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入仓平均水分15.6%的稻谷,在充分利用“四合一”储粮技术装备和现有仓房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控温、降湿措施,有效抑制了粮堆内的湿热扩散和水分转移,并及时利用高浓度PH3进行熏蒸抑茵、杀虫,确保了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同时,储藏一年后稻谷平均水分仍控制在14.5%以上,实现了偏高水分稻谷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的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2.
通过粮温、品质与微生物区系的测定,表明在江苏吴江地区水分为15.3%的较高水分的晚粳稻谷,采用冬季通风降温、春季粮面压盖及环流熏蒸杀虫等综合储粮技术,能在高大平房仓内较长期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3.
前言高水分稻谷的储藏,是安全储粮的一个难题,本课题是探索把加热的干燥空气用机械通风的方法输送到水分含量高于安全水分的稻谷堆中去,将危险水分的粮食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干燥到安全储藏的水分标准,达到全年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稿件名称作(译)者期号页码OJ 00 OJ,臼1一唯19曰术④王善军谭剑荣刘振鹏等蒋中柱等28 32 38 41 3 9 13 19 17 2631八0 CO CO noJ往﹃J怪 ④储粮技新型材料活动仓储粮试验报告双循环储粮技术我国粮库现代化及发展趋势的探讨粮食储藏技术的现状与展望高水分晚粳稻谷烘干与机械通风降水 结合过夏实仓试验露天存粮“全密封压盖”低温度夏试验露天粮堆高水分粮安全储藏试验夏季安全储粮技术与管理拱顶方形露天堆的制作及储粮性能探讨露天储粮过夏技术研究太阳屋面供热通风干燥稻谷的试验怎样储藏谷物淀粉试论我国储粮技术的发展方向挂面空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川渝主要储粮区(中温高湿区)偏高水分稻谷和小麦的实仓安全储藏预警技术。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储粮条件下,稻谷和小麦中早期储藏危害真菌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水分、初始带菌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耐藏性和储藏安全性明显优于稻谷。早期储藏危害真菌的数量变化可以作为监控即时粮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其良好的预警作用(高灵敏性和及时性)对粮食安全储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整精米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温度、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模拟储藏,探讨其对稻谷整精米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储藏稻谷整精米率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各类储粮技术尽量控制稻谷在安全水分以内、20℃以下低温储藏.  相似文献   

7.
王效国 《粮食储藏》1998,27(2):30-33
高水分稻谷采用机械通风与隔热密闭相结合的储藏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储粮温度和水分,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达到了安全度夏的目的。应用机械通风要掌握时机,在低温干燥的冬季通风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粮温又能起到降水效果,在较低粮温和水分的条件下,采用隔热密闭技术,抑制了害虫的生长与繁殖。试验仓校对照仓可以节约更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控温及隔热储粮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收购市场化后,部分高水分的粮食进入粮库,严重影响储粮的安全.一年来我库对部分轮换入库高水分的稻谷首先采取边入库边通风降水,然后通风降温有效控制粮温;再采取薄膜密闭、稻壳覆盖隔离粮堆和屋面喷水隔热等多种隔热及控温储粮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出一条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偏高水分玉米入仓储藏,应用低温压盖密闭和膜下环流通风均衡粮温集成技术,保持低温储粮状态,经过实仓试验,达到安全储藏和保水的目的,对试验项目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水分和湿热相对平衡的数学关系式来指导储藏产品通风、密闭、干燥和冷却等保护技术的应用,控制储粮的温、湿度和水分含量,并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以提高通风储粮效果,对预防和消除储粮发热、抑制虫霉危害、延缓品质陈化或劣变、保持储藏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北方主要储藏粮种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收获季节水分普遍偏高。为了保证储粮安全,入仓前需经过烘干、晾晒或机械通风等方法进行降水处理,直至达到安全水分。储存过程中经大功率风机的通风降温以及出入库搬倒作业都会造成水分损耗,势必会影响粮食的加工品质。为了减少玉米保管损耗,保管人员对即将轮换出库的玉米进行了调质通风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机械通风降低并平衡偏高水分粳稻谷粮堆水分和温度,保持粮堆平均温度在准低温线以内。结果表明,高大平房仓储藏高水分粳稻谷利用机械通风降水控温,保持了储粮品质、并抑制了虫霉活动,达到了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央储备粮邵武直属库开展了“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偏高水分稻谷安全储藏”实仓试验,入库稻谷平均水分15.6%,略高于当地现行安全储藏水分标准。6月,试验仓粮堆中、上层局部出现了粮温偏高的异常情况,经检测分析,不排除由于微生物孳生、繁衍等原因所致。于是采取了高浓度磷化氢熏蒸抑菌处理,有效抑制了微生物孳生和发展,避免了坏粮事故,实现了偏高水分稻谷的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高水分晚粳稻谷(水分15.3%)在高大平房仓散装储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通风、粮面压盖及环流熏蒸等技术,能有效杀虫防霉,延缓品质陈化,可使高水分晚粳稻谷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5.
虽然偏高水分粮食通过机械通风降水可以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但粮食数量的损失较大,给粮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湖北京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从2004年开始在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进行了偏高水分粮保质储藏试验研究:采取一定的方法将粮堆外围粮食的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冬季尽量降低粮温、夏季粮面采用稻壳压盖隔热结合仓顶喷水降温的方法,使60%的偏高水分粮食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下,实现安全度夏,从而减少储粮损失。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区域内选择具有储粮代表性的小麦、玉米、稻谷储备仓,实施了不同水分含量的实仓试验,采集试验粮表层温度、水分、CO_2浓度和真菌孢子计数等数据,探索试验数据与安全储粮的相互关系。试验表明:山东区域的小麦、稻谷、玉米的储藏安全受粮堆温度、水分含量的制约,温度、水分越高储藏安全风险越大,粮食水分含量与反映粮食呼吸状况的CO_2浓度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自然条件下,山东小麦、玉米、稻谷的安全储藏,其水分含量不应高于13.0%、14.0%和14.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控温储粮与保水储粮有机结合的探索,持续改进储粮手段,重点完善本库的通风方式和方法,控制储粮水分流失。同时加大仓房硬件改造投入,细化控温环节,实现了稻谷准低温储藏,改善了储粮品质,降低了储粮保管损耗。通过对三间存放稻谷的仓房进行连续2年~3年的跟踪管理,2011年轮换出库后,库存损耗小,仓储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气调储粮技术是公认的绿色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杀虫、抑菌等优点,本项目将气调储粮和控温储粮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气调和控温的优点,解决我库小麦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较重、偏高水分粮安全储藏的难题,实现我库粮食绿色保质储藏。项目实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中央储备粮的宜存率,保证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促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降温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机械通风,可以预防和消除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自然发热现象,降低储粮温度,增强粮食储藏的稳定性,使粮食储存安全;还可以用来平衡储粮水分和温度,消除水分分层、转移和结露,改善粮堆的生态环境,控制储粮害虫及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