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德胜 《北方蚕业》2007,28(4):32-32,34
柞蚕(antheraea pernyipupa)蛹是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最佳中间寄主。近几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简要总结了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蜂业》2012,(7X):11-11
<正>3亿6月19日,3亿头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驻军"山东省泰安市景区山林。周氏啮小蜂有"森林小卫士"的美誉,它主要是通过在产卵环节与美国白蛾的蛹"亲密接触",破坏白蛾的正常繁育。另外,采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纯粹的生物手段,不会对自然环境和周围居民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东方泰山网50万群蜜蜂授粉创造的经济价值,可比蜂产品价值高110倍,这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目前,陕北仅延安就有生态林2700万亩,天然草原1500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农林害虫防治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长期无节制地使用,不少害虫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大量天敌被杀伤,致使一些害虫的危害十分猖獗.而且,许多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农林业害虫,既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又能达到增产增收、节省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明显效果.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研究成功,既是柞蚕应用于生物防治方面又一典型事例,也是我国生物防治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为我国的生物防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草原毛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通过对周氏啮小蜂防治草原毛虫原理的应用,利用周氏啮小蜂对草原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生物防治的特性,操作方便,效果好,具有延续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桑天牛卵啮小蜂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是抑制桑天牛的有效天敌。为使天敌能大量人工繁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单头桑天牛卵啮小蜂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SDS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适宜于RAPD-PCR扩增分析。在25μL反应体系中,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为:1.5mmol/L Mg~(2+)、2μL的dNTPs(2.5mmol/L)、320nmol/L随机引物、80ng模板DNA、0.8U Taq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6.
7月底,山东省昌乐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将首批含有5000万头周氏啮小蜂“种子”的蚕茧挂在了济青高速公路和胶济铁路昌乐段两侧的绿化树上,经过孵化已经“破茧而出”,开始向柳毒蛾等食叶害虫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7.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几乎为雄性。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外膜蛋白基因(wsp)、细菌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和核糖体16S rDN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在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的DNA中分别扩增出约600、1000和900 bp的片断,验证了米蛾体内已感染了Wolbachia;而在桑天牛卵啮小蜂的DNA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断,表明Wolbachia在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未被感染或感染率极低。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美国白蛾在江苏睢宁地区桑园的发生情况,选择对家蚕残毒期比较短的80%敌敌畏乳油和60%敌畏马乳油进行了美国白蛾防治初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议使用1 000倍液进行防治.睢宁县针对临近秋蚕期的实际,采取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以人工防治(摘卵剪网、堆草诱蛹)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控措施,控制了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的危害.同时,在对美国白蛾幼虫的罩养过程中发现了美国白蛾幼虫新的寄生蜂,经鉴定为茧蜂科、盘绒茧蜂(Cotesia sp.).  相似文献   

9.
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两种寄生蜂的触角上着生着6种感器,分别为指形感器、板状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蒲姆氏鬃;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模式在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种内雌雄个体间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寄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1介壳虫天敌昆虫资源丰富介壳虫的自然天敌包括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等,以天敌昆虫最为重要。经统计,介壳虫的天敌昆虫隶属9目24科。膜翅目的跳小峰科,蚜小蜂科,啮小蜂科,柄翅小蜂科,金小峰科,姬小蜂科,细蜂科和蚁科等。其中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的种类最多,在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占主导地位。常见的种类有球蚧蓝绿跳小蜂、刷盾蚧短缘跳小蜂、长缘刷盾跳小蜂、梨回蚧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双带花角蚜小峰等。鞘翅目的瓢甲科、方头甲科、长角象甲科等。瓢甲科是介壳虫的一类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11.
桑粉虱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 ,初步查明桑粉虱在江苏省吴江市的发生世代为 8代 ,在日均温度 2 6 6~ 2 7 9℃环境中 ,其成虫、卵、幼虫、蛹的历期分别为 3 2、4 5、16 5、5 7d ,完成 1个世代约需 1个月左右 ;雌雄性比为 12 3∶1,种群消长受气候、天敌、农药防治等影响较大。在调查中首次发现了桑粉虱的新天敌———长跗浆角蚜小蜂。  相似文献   

12.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对桑枝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重要卵寄生蜂之一,桑天牛危害的桑枝挥发物在该寄生蜂寄主生境定向搜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触角电位(EAG)仪测定了桑天牛长尾啮小蜂对8种桑枝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发现该寄生蜂对这8种桑枝挥发物都能产生电生理反应,且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电生理反应增强。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测定了桑天牛长尾啮小蜂对不同浓度挥发物的趋性行为,结果显示0.01%月桂烯、0.01%里那醇和1%Z-乙酸-3-己烯酯对该寄生蜂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研究结果对揭示桑天牛长尾啮小蜂寄主定向的化学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在广西北流潮塘、荔宝、花果山等果场进行了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总面积约20hm2,8~10年生龙眼、荔枝树约4000株.结果为: 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内,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跳小蜂的总寄生率分别为94.3%和18. 9%,相比效果明显,同时,果园中若虫数量显著降低,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病虫害,在各地均有分布,危害植物种类广泛,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介绍了通过实施人工剪除网幕、围草诱蛹等防治美国白蛾,美国白蛾一年可发生两代,主要危害糖槭、沙果、杨树、柳树等树木,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美国白蛾的危害控制在损失最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桑大象(Episomus kwanhsiensis Heller)成虫取食桑叶,幼虫取食桑根,可以造成整株桑树和整片桑园死亡。近年来,在四川蚕区的许多地方已成为主要害虫。桑大象分一年一代和二年一代两个类型。以幼虫和成虫在地下越冬,成虫出土为害的高峰期在4—5月和8一9月。卵产在杂草或桑叶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8℃,发育有效积温为142日·度,幼虫期约300天,蛹期24—28天。桑大象的天敌,主要有卵寄生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寄生率可达60—80%。  相似文献   

16.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产卵及寄主识别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刻槽表面检验的时间较长。选择试验显示,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正常桑枝和取食桑枝。在刻槽未产卵桑枝、刻槽产卵未涂抹分泌物桑枝和正常刻槽产卵桑枝中,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并且刻槽检验时间、寄主卵检验率和寄生率等都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已寄生刻槽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低于未寄生刻槽。  相似文献   

17.
在十多年前看到有的介绍养蜂经验的文章,在蜂群之间调动予脾未能说清楚是蜂卵发育到何阶段的脾。因为从蜂卵孵化成为幼虫、大幼虫、蛹,再羽化成蜂,要二十多天时间。如果调的是卵脾而误为蛹脾,或者是蛹脾误为卵脾,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桑天牛危害和外源茉莉酸诱导桑树防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试验研究了桑天牛危害和外源茉莉酸(JA)对于诱导桑树产生防御反应的影响。桑天牛危害诱导的结果表明:在危害诱导后的第3天,受害桑枝被桑天牛继续取食的面积明显少于对照,而同株系统枝被取食的面积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明显;危害诱导后的第1天,被害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桑枝,此后其引诱作用逐渐下降,第3天时与健康桑枝间的差异消失。JA诱导的结果表明:JA处理3 d后,桑枝被桑天牛取食的面积也明显少于对照;JA处理1 d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健康桑枝,JA处理2 d后的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第3天时与健康桑枝的差异消失。此外,无论是桑天牛危害诱导还是JA处理诱导,对桑天牛的产卵数量均未产生影响。分析认为:桑天牛危害和外源JA均能诱导桑树通过减少桑天牛取食桑枝的面积产生直接防御,但这种抗虫性仅局限于被害桑枝;桑天牛危害和外源JA还通过增强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使桑树产生间接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河南省一年能发生三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  相似文献   

20.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的寄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是一个新种 ,对桑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观察发现该寄生蜂 1年 2~ 3代 ,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 6月下旬越冬代的成虫开始羽化 ;第 1代成虫 7月下旬开始羽化 ,8月上中旬为盛期 ;第 2代幼虫一部分以老熟幼虫直接越冬 ;第 2代成虫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羽化 ,8月底与 9月初为盛期 ,所产小蜂幼虫从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探明了该寄生蜂的羽化时间、交配、产卵、寄生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