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橘青霉病是柑橘果实采后危害最大的病害。为得到一株可有效应用于柑橘青霉病防治的柑橘内生真菌菌株,进行了柑橘果实内生菌分离、离体与活体试验筛选、菌株形态学与多基因位点分子系统发育鉴定、菌株活体应用效果与作用特点以及菌株代谢产物稳定性与应用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所得的柑橘内生真菌Gds-1在离体与活体条件下均对柑橘青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经多基因位点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将Gds-1鉴定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提前48 h施用Gds-1菌体,对柑橘青霉病的预防效果最好 (防治效果为90.67%);Gds-1菌丝不会损害健康柑橘果实表皮,但可以在柑橘果实表皮伤口和被柑橘青霉菌感染的组织部位发挥作用,从而抑制柑橘青霉菌;当温度在 ?80~100 ℃和pH=5~10时,Gds-1无菌发酵液对柑橘青霉菌的拮抗作用高效稳定;单独施用Gds-1无菌发酵滤液28 d和56 d时,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效与100 μg/mL的抑霉唑相当,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生防镰刀菌F. avenaceum Gds-1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治作用,为柑橘果实采后生物源防腐剂的选择提供了新来源,为镰刀菌生物防治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海洋放线菌A3202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用于防治柑橘采后病害的海洋放线菌,以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橘绿霉病菌P.digitatum和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25株海洋放线菌进行筛选。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株的抑菌谱,并测定其发酵产物粗提物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效,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自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的菌株A3202对3种指示菌均具有强抑菌活性,对供试13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柑橘青霉病菌和柑橘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度分别可达2.33±0.05 cm和2.32±0.10 cm。该菌株800 mg/L粗提物溶液对接种后7 d的柑橘青霉病、柑橘绿霉病和柑橘炭疽病的相对防效均可达100%。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放线菌中的米修链霉菌Streptomyces misionensis。  相似文献   

3.
绿色粘帚霉防治柑橘青绿霉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崇明 《江西植保》2005,28(3):100-101
通过与农药(施保克)对照研究了绿色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对柑橘贮藏期青霉、绿霉及其它病害的防治。结果表明:经紫外线诱变的绿粘帚霉分生孢子悬液(10^6个孢子/ml)和培养滤液对柑橘绿霉病有一定防效,抑制率分别达到52.95%、58.94%;厚垣孢子悬液(10^6个孢子/ml)基本无防效;施保克的防效最佳,特别是对绿霉病的抑制达100%。  相似文献   

4.
柑橘贮藏期病害的预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在贮藏、运输过程中腐烂、霉变造成的损失常达10%左右,温度高、湿度大时可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因此,控制好柑橘贮藏期病害是确保柑橘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1贮藏期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1)青霉病和绿霉病。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过程十分相似。发病初期果皮软化,水渍状,色泽比健果果皮略淡,以手指轻压极易破裂,其后在病斑表面的中央开始长出白色霉状物,迅速扩展为白色圆形霉斑,接着又从霉斑中部长出青色(青霉病)或绿色(绿霉病)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其外围通常有1个圆形白色菌丝环。…  相似文献   

5.
Real-time PCR法定量检测柑橘绿霉病菌对抑霉唑的抗性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霉唑被广泛用来防治由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的柑橘绿霉病。已有研究表明,柑橘绿霉病菌对抑霉唑的抗性由CYP51基因启动子区5个126-bp转录增强子的简单串联重复和126-bp转录增强子上199-bp的特异性片段插入所引起。基于这2种抗性分子机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和优化条件,建立real-time PCR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用于快速检测柑橘包装贮藏库中绿霉病菌群体对抑霉唑的抗性频率FR,指导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青霉病病原菌鉴定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猕猴桃真菌病害导致的贮运难题,作者从湖南、陕西两个猕猴桃主产区采集的病果中分离获得青霉菌株Q-1,应用rDNA-ITS分子标记、BLASTn比对,结合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草酸青霉Pencillium oxalicum。利用带药培养基法筛选出对侵染猕猴桃的青霉菌有最佳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猕猴桃果实采后刺伤接种Q-1,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肉桂、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菌丝生长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92.79%、77.67%、78.49%,其中以川芎的抑菌效果最佳。猕猴桃果实在贮藏期接种Q-1菌株后,中草药提取物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病斑扩大。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为供试菌,研究不同白薇提取液浓度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率、菌丝体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并观察测定白薇提取液对脐橙青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白薇提取液能够抑制意大利青霉的孢子萌发,在浓度为50.00 mg·mL-1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达95.43%,此外,白薇提取液还能增强菌丝体细胞膜渗透性,降低菌丝体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苹果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果实病斑直径。白薇提取液主要是抑制意大利青霉孢子的萌发、破坏细胞膜结构以及降低能量代谢酶活性,从而扰乱意大利青霉正常生长,减少脐橙青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筛选得到一株疫霉菌的拮抗青霉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P.st10。该菌株强烈抑制疫霉菌及核盘菌的菌丝生长。无菌滤液抑制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囊、游动孢子的萌发,且能杀死菌丝细胞。该菌株在辣椒根际有很强的定殖能力,有机肥对其定殖有增强作用,接种后40d在根际的青霉菌数量,青霉处理为0.76×104cfu/g,而青霉菌肥处理为2.55×104cfu/g。盆栽试验显示:处理7d后,土壤只接种辣椒疫霉对照发病率为93%;同时接种青霉培养滤液和辣椒疫霉处理为16%;接种青霉培养滤液、新鲜菌丝和辣椒疫霉处理为15%。  相似文献   

9.
 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912作为生防拮抗菌,主要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接种时间的B-912活菌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柑桔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B-912活菌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地好于对照。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活菌液处理的果实在25℃下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小于15℃下的果实,24h后接种病菌孢子的果实其发病率及病斑直径一般都高于48h后接种的果实。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抗菌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武夷菌素为主要对象,以牛津杯抑菌测试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观察武夷菌素对几种常见的真菌类活体微生物农药之间的影响。武夷菌素对于真菌孢子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在高浓度处理下对球孢白僵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其中对球孢白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0 mg/L,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0 mg/L。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率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100 mg/L浓度对于三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4.6%、48.6%、39.2%,进行毒力回归方程计算,数据表明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的EC50为57.13 mg/L,对哈茨木霉的EC50为109.81 mg/L,对淡紫拟青霉的EC50为170.03 mg/L。武夷菌素在防治病害过程中实际用药量约100 mg/L,会对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和淡紫拟青霉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建议应错开使用。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指导武夷菌素及活体微生物农药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生物防治技术集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竹醋液复合硅、硅酸钠溶液、竹醋液在室内离体条件和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叶霉病菌[Fulviafulva(Cooke)Cifferri]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稀释范围内,随着竹醋液复合硅浓度增加,病情指数降低,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在相同处理中,竹醋液复合硅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要明显高于硅酸钠、竹醋液处理。当竹醋液复合硅浓度为2 mmol/L时,对番茄叶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46.57%,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达53.45%。  相似文献   

12.
拮抗链霉菌182-2的抑菌防病作用及抗菌物质的初步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拮抗链霉菌182-2的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对烟草赤星病的离体发病抑制率达65.79%;温室盆栽试验中的保护性抑制发病率为60.01%,治疗性抑制发病率为47.37%。发酵液的抗生素粗提物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粗提物浓度为1000μg/ml,培养至7d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仍达64.6%。对病原菌孢子的作用前期主要抑制其萌发,后期则主要对萌发的芽管产生影响,导致其缩短、扭曲、形成大泡囊或原生质体外渗,且使芽管畸形是主要的作用方式。经Doskochilova溶剂系统层析、pH纸层析和纸电泳测定表明: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为一种多组分的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贵州柑橘主要真菌病害种类,采集柑橘病害标本,并分离鉴定其中的真菌病原。结果表明,贵州柑橘常见的真菌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煤污病、树脂病、脚腐病、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黑星病,分别由刺盘孢菌、白粉菌、煤炱菌、球壳菌、镰刀菌、意大利青霉菌、指状青霉菌、丝梗孢菌和茎点霉菌引起。  相似文献   

14.
海洋真菌的筛选及其对离体荔枝果霜霉病和炭疽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区的近海海底沉积物与海水样品中分离出64株海洋真菌,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拮抗对象,发现有8株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MF-3、MF-13、MF-15和MF-16的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4%以上;菌株MF-3和MF-16的发酵滤液对荔枝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0%以上.用菌株MF-3、MF-6、MF-8、MF-13和MF-9的发酵滤液进行荔枝离体果防病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保鲜处理2~4d后,鲜果的褐变指数小于对照组,其中菌株MF-9防褐变效果最好.在26~32℃下,用5株菌的发酵滤液分别浸泡鲜果1d后接种荔枝霜疫霉,3d后菌株MF-6、MF-8、MF-9和MF-13处理的发病率分别是68.3%、71.67%、66.18%和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2%和烯酰玛琳的84.2%(P<0.05),能推迟鲜果晚发病1d.接种炭疽菌3d后,菌株MF-6处理的发病率仅为64.44%,与多菌灵(62.76%)和代森锌(62.54%)效果相当.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确定菌株MF-3、MF-6、MF-8、MF-9和MF-13分别为布雷正青霉Eupenicillium brefeldianum、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阿达青霉Penicillitun adametzii、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短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onanicus.  相似文献   

15.
36—1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平板共生培养测定表明,36-1菌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性,其中含36-1菌活菌体液剂对玉米小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依次为80.22%、80.50%、77.75%、75.30%、61.38%;处理柑桔(脐橙)病果,对果面青、绿霉病斑扩展的抑制率为65.97%;批量处理柑桔(桃叶橙),室温贮存90天,好果率为78.44%,比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研制新型植物源柑橘保鲜剂,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利用牛津杯法筛选出对柑橘采后意大利青霉有良好抑制作用的21种中草药的醇提物,并对白薇醇提物防治脐橙青霉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薇、零陵香、鸦胆子、藏青果、白药子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圈直径达26 mm以上,其中白薇醇提物抑菌活性最佳,抑制圈直径可达38.39 mm,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13 mg/m L和6.25 mg/m L,且抑菌效果与对照药剂1 000倍咪鲜胺无显著差异。25 mg/m L白薇醇提物处理脐橙7 d后,对脐橙青霉病的防治效果达35.93%,与1 000倍咪鲜胺的防治效果相当(36.37%);白薇醇提物处理后可抑制意大利青霉菌菌丝生长,导致菌丝肿胀、膨大、畸形、细胞膜透性增加、细胞内含物外渗;还可诱导脐橙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而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上升。表明白薇醇提物对脐橙采后青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柑橘保鲜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板对峙、离体叶片检测、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出3株对向日葵菌核病有较强拮抗能力的木霉菌,分别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N862、长枝木霉T. longibrachiatum N246和哈茨木霉 T. harzianum X102。3株木霉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生长抑制率均超85%,离体叶片试验显示,N862、N246和X102对病斑扩展的抑制率分别为90.6%、96.5%和63.8%,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分别采用木霉孢子拌土、灌根、拌土+灌根3种处理方式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拌土+灌根处理防病效果最佳,3株木霉的防效均超过73%。采用拌土+灌根处理进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田间试验,N862、N246和X102对病害的田间防效分别为67.54%、49.96%和49.23%,其中以N862的防效最高,3株木霉对向日葵菌核病均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有重要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肉桂精油对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肉桂精油的农用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活体组织法系统测试了其对番茄灰霉病菌、苹果青霉病菌、番茄茎枯病菌和黄瓜镰刀菌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离体活性测试中,肉桂精油对4种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72.17、324.78、316.24、326.95 mg/L;对4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96.01、273.52、390.44、311.23 mg/L。果实针刺法试验结果表明,在10 g/L处理剂量下,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分别为64.16%和34.90%(3 d),保护作用与对照药剂1 g/L腐霉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红富士苹果青霉病病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病在苹果储藏期引起苹果腐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石家庄等地冷库红富士苹果病果进行分析,共分离到42个青霉菌菌株.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42个菌株划分为4个类型.依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研究,4个类型青霉均为致病菌,分别为扩展青霉、冰岛青霉、壳青霉和圆弧青霉.根据分离频率和致病性数据分析,扩展青霉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4NO3,最适pH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