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早已被人们驯化成家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猴头菌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人工栽种更为广泛。国内目前人工栽种猴头菌多数以木屑为原料进行瓶栽,但产量不高,而段木栽培却很少有成功者。为此,我们于近年对猴头菌进行了段木栽培试验,初步取得成功,现简报如下。供试菌株为东北猴头菌(上海农科院供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1987年下半年和1988年上半年分别进行了二次用液体种栽培猴头菌试验。试验表明液体种栽培猴头菌具有发菌快、菌龄齐、菌丝壮、出菇整齐、生长期短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猴头菇又名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等,营养丰富,富含多肽及多种维生素,其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香椿是我国的优良乡土树种,不仅是速生用材林的优良造林树种,而且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作为"中国香椿第  相似文献   

4.
为了挖掘猴头菌优异种质资源,以‘黑威9910’为对照,对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和双鸭山地区的2个野生猴头菌菌株RT27、RT28的菌丝生长特性和驯化出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两个菌株均具有遗传特异性,其中RT28在常规木屑栽培基质中菌丝长势强,菇体圆整、紧实,菌刺短,平均单菇鲜重达227.5 g,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于对照,具有成为高产优质菌株的潜力,适合作为猴头菌良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猴头是东北特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山珍之称,且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而闻名。目前国内除锯屑、麦麸、酒糟、棉籽壳栽培成功的报告外,而利用废菜丝代料栽培猴头菌尚未见报道。我们自1983年冬至1984年秋对瓶装菜丝料栽培猴头菌进行了系统研究工作,使用500克大口罐头瓶,八五○农场栽培2000余瓶,瓶产一两以上,八一农垦大学食用菌厂栽培12000余瓶,平均产量达30-50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配料以纯菜丝栽培猴头,发现菌  相似文献   

6.
以5种菌草(巨菌草、象草、五节芒、芒萁、类芦)草粉为试材,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对5种菌草草粉进行配方筛选优化,以期得到菌草栽培猴头菌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5种菌草草粉中,菌草栽培猴头菌菌丝体的最佳配方为39%芒萁、39%类芦、20%麸皮、2%石膏,含水量为60%。该配方猴头菌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达0.654 9cm·d~(-1);当栽培料中的菌草和木屑的混合比例为28%∶50%时,猴头菌子实体头茬的产量高,平均每袋产量为269.24g。  相似文献   

7.
猴头菌是一种木材腐生菌,能将木质素、纤维素、猴头菌生长的材料均可用于栽培猴头。目前使用较为普通的材料有锯木屑、稻草、玉米芯及其他材料酿酒后的酒糟等稻、麦秆粉碎成糠,也可作为锯木屑的代用料栽培。  相似文献   

8.
李波  段超  薛变丽  陈丽 《食用菌》2017,(1):33-35
为了对香菇菌糠的再利用,探索其对猴头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将香菇菌糠培养基配方与棉子壳、苹果枝木屑培养基比较,观察猴头菌菌丝生长情况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配方:香菇菌糠40%,棉子壳50%,麸皮8%,石膏2%。利用香菇菌糠栽培猴头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猴头菌是一种木材腐生菌,能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糖类物质分解为简单的葡萄糖后吸收利用,猴头菌生长的基质材料用于猴头瓶栽培生产技术及猴头发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是一种木材腐生菌,能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糖类物质分解为简单的葡萄糖后吸收利用,猴头菌生长的基质材料用于猴头瓶栽培生产技术及猴头发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野生珊瑚状猴头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自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野生食用菌珊瑚状猴头驯化栽培成功,介绍了珊瑚状猴头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人工栽培技术。珊瑚状猴头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发菌期间需勤通风;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形态受环境条件影响明显,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15℃~22℃,湿度保持在80%以上,温度、湿度适宜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子实体形态与野生状态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生产成本和解决油茶籽种壳利用问题,研究油茶籽种壳营养成分及其代替棉籽壳和麸皮栽培猴头菌.结果显示:油茶籽种壳含有8.2%粗蛋白、12.3%粗纤维、4.5%粗脂肪、29.8%木质素以及12.6%灰分.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量且子实体仍保持良好经济性状.适宜配方为堆制13% ~28%油茶籽种壳、30% ~45%棉籽壳、30%玉米芯、10%麸皮、2%碳酸钙,袋(干料440 g)产量286~292 g,高于对照(267 g).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麸皮不利于猴头菌菌丝生长并降低其产量,但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上可利用油茶籽种壳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猴头菌.  相似文献   

13.
野生猴头菌生活周期长,产量很低,供不应求。因此,引种驯化和代料栽培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于1981年以酒糟、醋糟、棉籽皮为原料,常温人工栽培猴头获得了成功,并对子实体的营养成份做了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 (一)酒、醋糟培养基瓶栽:以栎木锯末为对照,观察猴头菌在酒、醋糟上的长势。培养基配方有三种①酒糟80%,谷壳8%,麸皮10%,石膏1%,CaCO_31%,营养液100%;②酷糟80%,谷壳8%,麸皮10%,石膏1%,CaCO_31%,营养液100%;③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十堰地区乌红杂交天麻种植较多,且种植方式多样。将2种较为实用的红乌杂交天麻米麻与商品麻栽培模式进行技术总结,并进行利弊分析,发现传统栽培模式需投入大量的人工、菌材。若精细化管理,采用三下窝方式,不仅减少菌材、人工的投入,还能提高产量,减少蜜环菌培育时间,该方式适合大面积天麻生产。  相似文献   

15.
菌草栽培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草栽培和木屑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2种猴头菌子实体粗多糖进行提取,研究了不同浸提次数、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对猴头菌子实体粗多糖得率的影响;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层析法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色谱法对提取出的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和纯化,以期得到几个组分,且每组分为具有单一对称峰的多糖。结果表明:猴头菌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提2次,料液比1∶25g·mL-1,浸提时间4h,温度90℃。菌草栽培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得到3个组分,分别记为cHEP1、cHEP2、cHEP3;木屑栽培猴头菌的子实体多糖纯化后只得到2个组分,分别记为sHEP1、sHEP2。对分离出的cHEP2、cHEP3和sHEP2纯度鉴定结果表明,3种组分均显示为单一对称峰。  相似文献   

16.
张静姜坤 《蔬菜》2014,(3):66-68
猴头菌既是珍贵的食用菌,又是重要的药用菌,其人工栽培在各地发展迅速。从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pH等方面,介绍了猴头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猴头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速生高产栽培技术彭明新(山东省聊城地区农科所252000)猴头属于一种食用真菌,子实体肉质鲜嫩,清香可口。近年随着猴头菌人工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将猴头速生高产栽培技术整理介绍如下。1选料与配料选新鲜干净的锯末或棉籽壳为原料。若...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菌简易袋栽技术采用卧式法袋栽猴头菌,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现将其简易袋栽新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一般春菇在3月-5月、秋菇9月-11月栽培,人防地道和山(窑)洞,温度稳定,湿度较高,可进行周年栽培不受季节限制。2.配料与...  相似文献   

19.
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产业。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形成了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在产量上、经济上均获得较大的突破。但仍常出现菌袋出耳期刺孔烂袋率较高,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孔袋栽培黑木耳新工艺试验。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供试菌种为浙耳508,此品种由武义牛头山野生黑木耳菌株经人工驯化育成,2015年通过浙  相似文献   

20.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