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明确田间多种天敌昆虫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2012和2013连续2年于哈尔滨地区,采用田间罩笼研究了3种优势天敌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日本通草蛉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通过4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及其方程,分析了不同天敌与大豆蚜之间及天敌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决定田间大豆蚜数量的各因素中,主效应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大豆蚜初始量、异色瓢虫量、龟纹瓢虫量和日本通草蛉量;通过模型筛选出3种天敌对蚜虫控制作用的优化组合:2株大豆蚜虫数量在100头时,成虫组合异色瓢虫成虫、龟纹瓢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末龄幼虫分别为6、1和4头,天敌防效84.60%;幼虫组合均为3头,天敌防效98.89%;蚜虫数量大于100头时,成虫组合异色瓢虫成虫、龟纹瓢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末龄幼虫分别为6、4头和0头,天敌防效42.33%~52.17%;幼虫组合3种幼虫均为4头,天敌防效为33.68%~73.17%。结果进一步验证了3种天敌昆虫均有效地抑制蚜虫数量增长,昆虫共存系统中不同物种种内或种间存在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明地区云南樟和山玉兰上的黄圆蹄盾蚧进行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共收集到捕食性天敌昆虫6种,即日本方头甲、二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日本通草蛉.其中日本方头甲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5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双带花角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盾蚧汤氏跳小蜂和金黄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是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昆明一年发生4代,4月中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双带巨角跳小蜂羽化盛期.双带巨角跳小蜂对黄圆蹄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和发生动态,以期为转基因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有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和星豹蛛.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份之前较高,8月份较低,8月份后又表现为较高.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出现高峰,9月上旬之前数量逐渐降低,9月中旬以后数量又逐渐上升,出现一个小高峰.八斑鞘腹蛛、星豹蛛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7月份以后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到棉花收获.鲁西麦套棉区,在小麦收获后,大量捕食性天敌转移到棉田,其中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的种群数量在棉花的生长期均保持了较高水平,对棉田的害虫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异色瓢虫是我国苜蓿重要的天敌昆虫,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是严重为害苜蓿的刺吸类害虫。为探究异色瓢虫对豌豆蚜和牛角花齿蓟马的生防潜力,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成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猎物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对两种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豌豆蚜2~3龄若蚜的捕食能力最强,雌成虫次之,异色瓢虫1~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减少而逐渐降低。另外,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和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较弱。不同龄期的异色瓢虫分别对豌豆蚜2~3龄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猎物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以3种不同数量比例(豌豆蚜:蓟马=40:80头、60:60头、80:40头)共存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D)均大于1,表明4龄幼虫对豌豆蚜表现较强的正捕食偏好性;但异色瓢虫雌成虫对猎物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雌成虫对两种猎物无明显的捕食偏好。综上表明异色瓢虫对苜蓿豌豆蚜若蚜和牛角花齿蓟马成虫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选择行为反应试验测定4种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功能植物均可涵养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等捕食性天敌,其中蛇床草Cnidium monnieri上的捕食性天敌总数最多,达821头。蛇床草种植区棉花上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的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而棉蚜Aphis gossypii、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和棉黑蚜Ap.craccivora的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油菜Brassica napus种植区棉花上的中华通草蛉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棉长管蚜种群数量则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薄荷Mentha haplocalyx种植区棉花上的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棉花,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罗勒Ocimum basilicum种植区棉花上的棉长管蚜和棉黑蚜种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区棉花。此外,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数量与捕食性天敌总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蛇床草和罗勒植株的挥发物显著吸引多异瓢虫和中华通草蛉,罗勒和薄荷植株的挥发物显著驱避有翅棉蚜。表明功能植物蛇床草、油菜、薄荷和罗勒可为棉田涵养捕食性天敌,而薄荷和罗勒还能驱避棉花蚜虫,可用于棉田害虫及天敌的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4种主要捕食性瓢虫对烟蚜的控制效能及其与优势寄生性天敌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对烟蚜的捕食效能和异色瓢虫与烟蚜茧蜂的取食竞争作用。结果表明,4种瓢虫捕食烟蚜后均能正常完成发育,发育历期分别为异色瓢虫(17.11 d)七星瓢虫(16.25 d)六斑月瓢虫(13.69 d)龟纹瓢虫(12.73 d),其中异色瓢虫的4龄幼虫期最长,达4.15 d,显著高于其他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六斑月瓢虫和龟纹瓢虫完成生长发育对烟蚜的总捕食量分别为687.0、635.6、359.2和253.2头,各瓢虫间差异显著。在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的共存系统中,增加异色瓢虫的数量,异色瓢虫和烟蚜茧蜂对烟蚜的个体控制数量均会降低;增加烟蚜茧蜂的数量,显著降低了种内的个体寄生量,但对异色瓢虫的控蚜作用无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合理利用天敌昆虫组合控制烟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业集约化形成的农田景观格局影响鸟类和天敌昆虫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及其控害功能。为明确景观生境对玉米田鸟类和天敌昆虫及其玉米害虫种群的影响,本研究以5种不同生境比例的农田景观为对象,分析了不同生境比例下鸟类、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及其对主要害虫玉米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和草蛉在非玉米田生境比例20%的农田景观中种群数量最多,而异色瓢虫在生境比例30%的农田景观中种群数量最多;生境比例为15%、20%、30%和40%的农田景观分别有利于涵养白头鹎和斑鸠、麻雀、喜鹊和家燕、戴胜;且玉米蚜累计数量以生境比例30%的农田景观最低。排除鸟类与天敌的笼罩试验发现,鸟类与天敌通过直接取食或者干扰生态位生境条件,对玉米蚜的控制效果明显,以非玉米生境比例为20%的农田景观可涵养更多的天敌昆虫和减少玉米蚜发生,提高农田景观对玉米害虫的生物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发现杭州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的捕食性天敌有5科7种,主要是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Okamoto)、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Stephens)和小花蝽属Orius spp..日本通草蛉幼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捕食作用强弱为:日本通草蛉3龄幼虫捕食若虫>日本通草蛉2龄幼虫捕食若虫>日本通草蛉3龄幼虫捕食成虫,其对应的搜寻效率α与处理时间Th值分别为1.0141、0.5687、0.3757和0.0075、0.0121、0.0267.成虫和若虫共存时,日本通草蛉3龄幼虫喜好捕食若虫.日本通草蛉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日本通草蛉2龄、3龄幼虫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其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其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关系分别为:E=0.3164 P-0.4700和E=0.3411 P-0.4762.日本通草蛉幼虫间存在分摊竞争.  相似文献   

9.
大豆蚜虫是本县大豆的重要害虫。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大豆蚜虫的天敌多少,直接影响着大豆蚜虫的发生程度。 通化县大豆蚜虫优势天敌种类主要有脉翅目: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丽草蛉(Chrysopa,ormosa Brauer)、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鞘翅目: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nnaeus)、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g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膜翅目的日本豆蚜茧  相似文献   

10.
编后话     
解放以来,我国利用昆虫天敌防治害虫(亦即害虫生物防治),不断出现优异的成绩。其中,在天敌昆虫方面,主要有赤眼蜂、红铃虫、金小蜂、荔蝽平腹小蜂、苹果绵蚜日光蜂,紫胶虫的白虫小茧蜂,柑桔黑剌粉虱的寄生蜂,澳洲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各种草蛉、各种蚂蚁等;在昆虫微生物方面主要有苏芸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蚜霉、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在益鸟方面,主要有大  相似文献   

11.
2014-2015年,调查研究了成都地区黄秋葵蚜虫发生特点、其天敌资源种类和优势天敌类群发生动态,发现成都地区为害黄秋葵的蚜虫主要是棉蚜,其天敌资源有5目8科21种,优势种有棉平突蚜茧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大草蛉。棉蚜发生量在黄秋葵移栽40d即达到高峰期,后逐渐下降,棉平突蚜茧蜂发生动态与棉蚜的发生动态具有较强的跟随关系,瓢虫、草蛉和食蚜蝇的发生动态差异较大,与棉蚜的发生动态跟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异色瓢虫在河北南部区域有多个变种,其成虫及高龄幼虫是多种蚜虫的重要天敌之一。2022—2023年普查发现8个变种。通过比较异色瓢虫成虫对当地8种主要蚜虫的取食喜好性,发现其对禾谷缢管蚜、大豆蚜、萝卜蚜、槐蚜表现出明显偏好,平均日捕食量比柳蚜、桃蚜高45.93%~61.54%。根据异色瓢虫捕食特点及当地主要蚜虫种类,选取3、4龄幼虫捕食大豆蚜、萝卜蚜、禾谷缢管蚜,并用Holling II型圆盘方程建立了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3龄幼虫对上述3种蚜虫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86.5、89.9、123.8头,4龄幼虫捕食量分别为197.4、214.9、209.3头。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生物防控蚜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靶标生物在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系统评估了新型Bt杀虫蛋白Cry1Ah对多异瓢虫幼虫、成虫和日本通草蛉成虫各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体表布满Cry1Ah蛋白的桃蚜后,多异瓢虫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蛹历期、体质量、雌雄成虫寿命、雌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均差异不显著。日本通草蛉成虫取食含有Cry1Ah蛋白的蜂蜜水后,雌雄成虫寿命、雌虫产卵量与对照间均差异不显著。因此,Cry1Ah蛋白对多异瓢虫和日本通草蛉的各项生命指标无显著的不利影响,这为转Cry1Ah基因抗虫棉花商业化释放前的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种植环境番茄田中烟粉虱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于云南省元谋县番茄种植区选取露地和大棚番茄田,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系统调查,并使用时间生态位指数和灰色关联度指数分析烟粉虱及其优势天敌在时空上的跟随关系。结果表明:露地番茄田中烟粉虱若虫和成虫的种群密度均高于大棚番茄田。在整个调查期内大棚番茄田中雌性烟粉虱占比均显著高于露地番茄田。露地和大棚番茄田中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中部叶片的种群密度均最高,烟粉虱成虫在植株上部叶片的种群密度均最高。两种番茄田中烟粉虱的优势天敌均包括烟盲蝽、六斑月瓢虫、丽蚜小蜂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其中露地番茄田中优势天敌还包括异色瓢虫,且露地番茄田中优势天敌的种群密度均高于大棚番茄田。露地番茄田中天敌与烟粉虱的个体数量益害比均大于大棚番茄田。在露地和大棚番茄田中,六斑月瓢虫与烟粉虱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均最大,其值分别为0.96和0.99,六斑月瓢虫与烟粉虱的空间跟随关系最密切,其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0.33和0.36。针对烟粉虱的聚集习性,在防治时可以重点防治烟粉虱聚集的植株中部和上部。露地番茄田中烟粉虱自然天敌资源丰富应加以保护,同时在大棚内烟粉虱发生早期释放优势天敌创...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棉田捕生天敌数量变化及空间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考试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天敌与棉铃虫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和时间发生上的同步性,建立了棉铃虫捕食性天敌控制作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棉田棉铃虫发生期,控制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的天敌集团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瓢虫草蛉类〉捕食性蝽类〉蜘蛛类。天敌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存在时间上的序列性和阶段性,不同棉铃虫发生世代天敌功能团和优势天敌作用大小不同。二代主要为龟纹瓢虫、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冷冻豆蚜Aphis craccivora是否适合作为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种群扩繁的饲料, 本文研究了冷冻豆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冷冻豆蚜?交替饲喂活豆蚜与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分别为19.6?18.4 d和19.3 d, 饲喂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显著长于饲喂活豆蚜处理(16.6 d)?饲喂不同饲料处理的异色瓢虫总存活率无显著差异?饲喂冷冻豆蚜?交替饲喂活豆蚜与冷冻豆蚜和幼虫期饲喂冷冻豆蚜成虫期饲喂活豆蚜的异色瓢虫产卵前期分别为41.2?14.8 d和9.6 d, 显著长于饲喂活豆蚜(8.8 d); 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17.8?546.2粒和564.5粒, 显著低于饲喂活豆蚜(1 221.4粒)?从幼虫发育历期?总存活率?成虫寿命等方面综合考虑, 冷冻豆蚜可以作为异色瓢虫的替代饲料?  相似文献   

17.
天敌的增殖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室内大量繁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为提供天敌的周期性释放,作为补充天敌的本地自然种群或引进天敌的种群来直接防治或间歇控制害虫种群在可允许水平之下。本文介绍了正在我国推广应用或研究成功的几种赤眼蜂、平腹小蜂、红铃虫金小蜂、黑胸茧蜂,紫腹白虫小茧蜂、烟蚜茧蜂、几种草蛉、孟氏隐唇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刺兵蝽、土耳其扁谷盗及几种钝绥螨的大最繁殖方法和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19.
有机桃园天敌与蚜虫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蚜虫是有机桃园早期的主要害虫类群,为研究蚜虫与天敌的互作关系及生态调控措施,在基地内设计了地表种植大蒜+覆盖地膜、种植100%紫花苜蓿和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3种生态调控模式,调查昆虫群落的变化,分析蚜虫的主要天敌及生态调控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的主要天敌分别为龟纹瓢虫、小花蝽和七星瓢虫。蚜虫数量与益害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种植100%紫花苜蓿处理小区和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处理小区,益害比和天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显著升高,蚜虫总体数量显著降低。果园种植100%紫花苜蓿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数量;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可以有效降低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蚜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方法,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对5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卵的选择性。结果表明,两种赤眼蜂均可寄生日本通草蛉和大草蛉卵,并成功在卵内完成发育;但均不寄生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卵。同时面临防治靶标和草蛉卵时,两种赤眼蜂均选择寄生草蛉卵,但嗜好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松毛虫赤眼蜂对日本通草蛉卵的接触次数和寄生粒数比对亚洲玉米螟卵的显著要多;螟黄赤眼蜂对日本通草蛉卯的接触次数和寄生粒数比对棉铃虫卵的要多,但未达显著水平。在子代性比、每寄主出蜂数和寄生雌蜂率几项指标上,两种赤眼蜂在各自靶标和日本通草蛉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