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未来我国8个不同农业区域发展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大豆商品粮基地和糖料生产基地。要加强国家玉米工程中心、大豆工程中心建设,把该区建设成为玉米、大豆生产、加工示范区和现代技术辐射源。华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棉、油、菜产区和肉、奶生产基地。要优先研究开发克服种植业旱、涝、盐、碱、薄(土壤肥力低)等障碍因素的技术与技术体系。建设好小麦、玉米工程中心,建立现代化示范区与试验区。华东地区农业集约化水平高,非农产业发达。要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加速农村小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农业工业化建设。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2.
玉米和大豆是我国农业生产当中较为常见的农作物,玉米和大豆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推广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技术,不仅有助于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提升,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农作物种植水平。滴灌技术不仅可以有效保养水土,还能够提升农田的灌溉效率。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与玉米大豆套种相互结合,能够在农村地区推广滴灌这一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3.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北方黑龙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豆玉米作为我国北方经济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玉米-大豆带状符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种植产量,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耕地空间,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探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种植技术的更新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在全国众多大豆生产基地中种植面积一直名列前茅。近些年来,因为种植玉米和水稻的收益要远远超过于种植大豆的收益,所以农民种植大豆的面积一直属于下降趋势。在生产初期,由于受到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偏低的限制,再加上引进了进口大豆,大豆的生产收益一直属于下滑状态。针对大豆当前的生产状态,应当选用一种合理的方案来维护非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  相似文献   

6.
大豆玉米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对满足我国粮食需求以及促进南方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大豆与玉米的耐荫耐密遗传特性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田地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提高光能、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创建适合两种作物和谐共生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南方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耕地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作物的种植产量,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我国主粮作物之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二者的争地问题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突出矛盾。2022年,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具备高产出、机械化、可持续等优点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所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的是将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调整,间隔种植,二者形成一种镶嵌结构同时种植,并且结合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作业。该技术的成功推广与应用对于实现我国大豆玉米绿色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我国对玉米、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了需求高、产量低、依赖国外进口等问题。2022年农业农村部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邢台市通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实现大豆和玉米带年际间地内轮作。本文通过阐述邢台市如何实施全程绿色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实现大豆玉米产量双提升,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开发布,明确提出:“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技术。”继2020年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该技术落实至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十三五”以来,广西地区围绕技术创新需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及支持下开启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优良大豆玉米品种以推动技术落实,研发关键性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黄泛区农场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手抓绿色产品生产,一手抓废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生产绿色产品 黄泛区农场根据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了《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围绕农产品资源,坚持用绿色农业理念指导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着力打造“种植一养殖一加工一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并根据生产实际加快实施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黄泛区农场已获得黄金梨、黑大豆、小麦、大豆、玉米、绿豆、花生果、红小豆、蚕豆等1个水果、8个作物的绿色食品证书.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是探索与实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示范区既是农业新技术开发、转化、推广的重要基地,也是新型产业培育和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平台。本文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义与引领作用,分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重点与机制创新,并结合福建省建瓯市的实际,提出了建瓯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与提升策略:一是建设山区绿色农业的开发区;二是建设高效优质农业的展示区;三是建设丘陵生态果茶业示范区;四是建设特色笋竹产业的先行区;五是建设现代循环农业的引领区;六是建设多样功能的乡村休闲区。  相似文献   

12.
王胜祥 《新农业》2013,(1):18-19
开原市是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也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高产创建中,开原市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12年共承担建设36个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其中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25个、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区1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10个;经过省农委检测,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相似文献   

13.
新郑市居河南省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郑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万亩以上,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全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玉米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优质、安全、健康的有机大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因此,亟待建立有机大豆生产基地,并依照新郑市的自然条件制定一套夏播有机大豆栽培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还会给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7-29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是山东省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针对德州市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对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可行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及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今后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现代农业,加快中国食品名城建设进程中,德惠市政府始终遵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必须先行"的理念,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来抓,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已建成水稻、玉米、大豆、瓜菜、果品五大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生猪、肉羊、肉鹅五大标准化养殖基地。全市有9大类76个品种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识,绿色食品年总产量10.74万吨,年产值3.5亿元;已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3%,其中蔬菜7.5万亩、水稻41万亩、玉米30万亩、大豆30万亩、果品1.5万亩。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2003年被列为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005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县级城市中第一个"中国食品名城"。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全面提升宜川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马铃薯间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示范区的应用,加快以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为重点的生产基地建设步伐,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示范区基本情况2016年至2017年连续两年在宜川县英旺乡刘庄、丁盘两个自然村建立地膜马铃薯间套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区,示范面积250亩,涉及32户,该区域气候湿润、凉爽,四季分  相似文献   

17.
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带动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本文对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的技术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玉米与大豆间套控制玉米病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海伦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为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及特色经济作物等,近年来由于海伦市在农业生产上坚持生态标准和质量,在粮食生产上进行减化肥栽培,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大市,实现农业生态化。1主要减肥技术措施1.1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内作物亩化肥用量较农民常规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优化组装配套,改变传统的玉米、大豆种植方式,进而提高玉米、大豆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生产实用技术。该技术显著提高玉米、大豆产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发展农业的生产规模。主要适用于东北平原地区垄作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的基础是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互补以及种植季度相同的特征,在单位面积上同时种植玉米与大豆,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促进集约化农业发展,是立体农业的一种.文章从目前四川大豆的生产状况出发,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点,结合四川大豆生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当地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的改进策略,以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