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庆市北碚区塔罗科血橙园和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温州蜜柑园释放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以控制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试验结果表明,放螨后半个月巴氏钝绥螨控制了中心虫株上的害螨向其他植株上扩散蔓延为害;化防园和对照园害螨数量增加;释放巴氏钝绥螨和胡瓜钝绥螨的生防园持续控制害螨的时间长达120天;而化防园控制害螨的时间较短在15天左右,如不继续喷施化学农药防治,害螨数量回升很快;从减退率与防效看,巴氏钝绥螨与胡瓜钝绥螨效果相当。巴氏钝绥螨对柑桔全爪螨具有较好控制效果,值得在防治柑桔害螨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柑桔全爪螨又名柑桔红蜘蛛,是一种世界性害螨,在我国各柑桔产区为害特别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柑桔全爪螨最为有效的措施,但由于其个体小、世代多、繁殖力强,对药剂极易产生抗性。尽管柑桔全爪螨抗性极其严重,但确切的抗性分子机理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四川省江安县水果栽培历史悠久 ,全县现有果树 0 6 7万hm2 ,其中 ,以夏橙为主的甜橙 0 5 5万hm2 。以夏橙为主的水果产业已成为江安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柑桔病虫害发生严重 ,特别是柑桔害螨(红、黄蜘蛛 )发生更为严重 ,柑桔害螨防治工作已成为摆在江安果农面前的一大难题。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 ,不仅杀灭了大量天敌 ,并导致害螨抗药性不断增强 ,为害日趋猖獗 ,而且还严重污染了生产环境 ,对果品食用安全性带来严重隐患 ,极大地削弱了江安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制约了江安县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实施生物防治控制…  相似文献   

4.
三氯杀螨醇又名开乐散、大克螨、凯尔生。我国在7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并推广到产区。它是一种有机氯类专用杀螨剂,杀螨谱广,杀螨活性较高,对成、若螨和卵均有效。属低毒农药,对人、畜较安全,对作物也安全,对蜜蜂、天敌昆虫伤害小。该药剂为神经毒剂,对害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无内吸性,是我国现今果树上常用杀螨剂。我国江西南昌农药厂、江苏扬州农药厂、天津人民农药厂、河北长城化工厂和山东农药厂等厂家生产的三氯杀螨醇均为20%乳油,外观为淡黄色至红棕色单相透明液体。1防治果树害螨的效果1.1在常绿果树上的效果柑桔害螨…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华安县高安镇某专业户饲养母猪20多头,自繁自养,2008年8月17日,断乳12 d的3栏共33头仔猪突然出现精神沉郁、减食不吃、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等症状,发病仔猪逐日增多.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笔者近日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 ,该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主持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项目 ,日前在广西柳城县通过了专家组的专题验收。当地果农在南丰蜜桔上采用释放捕食螨消灭害螨的生物防治技术 ,一年不需喷施农药。据了解 ,“以螨治螨”技术操作方便 ,完全能控制住柑桔害螨的危害 ,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 ,而且柑桔果实不受农药污染 ,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目前 ,该技术已获多项发明专利 ,并在福建、北京、广东、广西、河北、湖北和海南等 10多个省 (市、区 )推广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被列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和…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消息,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发明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十几年来在全国许多柑桔产区推广,有效治理了柑桔害螨,促进了桔农增收,成绩斐然。今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200 hm2柑桔实施"以螨治螨"生物防治,不仅减少农药施用次数,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产量较高,果实品质好,所产柑桔外观光滑美观、果肉脆甜汁多,颇受消费者青睐,价高畅销,每667 m2增收400~500元。据悉,自2000年以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8.
柑桔进入休眠期后 ,树体 40 %~ 60 %养料在叶片中贮藏。因此 ,冬季护叶不仅有利于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促进花芽分化 ,而且有利于次年春季萌芽生长和开花结果。1 喷药护叶 重点是防治红蜘蛛。红蜘蛛是柑桔的主要害螨之一 ,没有明显的滞育期 ,在冬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 ,红蜘蛛仍然为害比较严重 ,是引起柑桔异常落叶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加强防治。当发现红蜘蛛数量超过 1头 /叶 ,可立即喷施 73 %克螨特1 5 0 0倍液 ,或 2 0 %扫螨净 1 0 0 0倍液 ,也可喷施波美 2~ 3度石硫合剂。发生柑桔矢尖蚧桔园 ,可用低浓度机油乳剂 (2 % )与低浓度的乙酰甲…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湖北省秭归县为加速无公害脐橙基地县建设,积极落实无公害食品生产计划,引进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防治柑桔红黄蜘蛛取得成功。2 0 0 3年9月上旬,秭归县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引进5 0 0 0袋捕食螨。经验收,捕食螨控制害螨时间长,直到2 0 0 4年2月上旬,试验桔园害螨为害未达到防治指标,比化学防治每6 6 7m2 节约成本5 0元,增值4 0 0元,增效4 5 0元。该技术配套杀虫灯、诱饵瓶等使用,可大幅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生产绿色食品。据悉,秭归县将大力推广以螨治螨及与之配套的无公害脐橙生产技术。秭归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柑桔全爪螨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检验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柑桔全爪螨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24h的LC50为0.3998mg/L, 48h的LC50为0.1714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柑桔全爪螨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好,持效期亦长,药后1d,高浓度(3000倍)的防效达92.77%,低浓度(6000倍)的防效亦达83.42%,药后3d,各处理浓度的防效均达94%以上,28d后防效仍保持在91%以上,是目前桔园防治柑桔全爪螨较理想的药剂。该药剂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对柑桔产生药害, 对天敌较安全,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柑桔全爪螨为防治对象,在柑桔全爪螨自然发生程度较轻、中等和严重的柑桔果园中,采用巴氏新小绥螨进行处理,评价释放不同数量的巴氏新小绥螨对不同虫口基数下的柑桔全爪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个释放密度(1000、2000、3000头/株)的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桔全爪螨种群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最高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均在85%以上。柑桔全爪螨发生程度较轻的区域,释放巴氏新小绥螨防效从高到低分别为3000头/株>2000>头/株>1000头/株;发生程度中等的区域,释放巴氏新小绥螨3000头/株与2000头/株防效相当,高于1000头/株;发生程度严重的区域,释放捕食螨后7-21天,防效较为稳定,但21天后,各处理的防效值波动较大。综合生防成本与防效,推荐释放量为2000头/株,且在危害程度较轻和中等时释放巴氏新小绥螨持效期长、防效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1柑桔红、黄蜘蛛的大发生为什么近两年柑桔红、黄蜘蛛都在春季和夏季盛发?由于受“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的双重影响,全球气候越来越暖和,暖冬现象愈演愈烈。暖冬气候的卫月月均温均在5℃以上,有利于柑桔红、黄蜘蛛成螨的成活和取食产卵与发育,两种害螨分别在3C、5C时就可取食产卵,卵在5.5℃、8.2℃时就可孵化。10日内虫口增长的倍数15℃时仅1.5倍,20℃时为2.7倍,25℃时为45倍,由此可见日均温20~25℃加上干旱的气候,相对湿度50%~70%的协同作用,就导致了两种害螨发生早和持续时间长的危害,使生产者难以防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笔者调查,近两年来(1997年11月至1999年3月),川、浙、粤、桂、湘、闽、赣、苏、滇、陕、黔等11个柑桔产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持续的秋旱和长时间的名干春旱,温度偏高,雨量偏少。如此秋旱和冬干春早与温度偏高的气候,使柑桔红、黄蜘蛛在冬季不断繁殖,提高了过冬的成活率,却不利于它的有效天敌——捕食螨和寄生菌的发展,因为这些天敌的生长发育都需要较高的湿度(80%~90%)。根据1月均温的差异,可将上述11个柑桔产地的169个主产县分成以下4类:1.11月均温10℃以上的有38...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所50年来,科研人员先后在广东、四川、重庆、云南等柑桔产区开展了柑桔螨类、蚧类及实蝇类害虫调查研究。柑桔螨类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据《植物保护》2021年第4期《乙唑螨腈与螺螨酯混用对柑桔全爪螨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作者唐涛等)报道,于2017—2018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30%乙唑螨腈·螺螨酯SC、30%乙唑螨腈SC、240 g/L螺螨酯SC、1.8%阿维菌素EC及43%联苯肼酯SC对柑桔全爪螨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柑桔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1991——1995年对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螨——柑桔始叶螨为害桑树情况和室内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研究,究明该螨在桑上年可发15~17代,卵期:23~24℃5~6天。27~30℃3~4天;幼螨至成螨历期:20℃左右9~10天,23~24℃6~7天,27~28℃5~6天;成螨寿命最短13天,最长51天。雌成螨产卵前期1—3天,产卵期10—41天。每雌产卵量最高90粒,最低为12粒,总平均为40.89粒。雌雄性比为2.05:1。该螨主要在桑树主干近基部疤痕、裂缝等处越冬,4月初上树为害,5~6月形成高峰。7-9月虫口锐减。10-11月再形成小高峰直至桑树落叶。四川桔桑混载地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09,(11):42-42
治螨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要治好螨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在和诸多蜂友的闲谈中了解到,受螨害者并不少,有的蜂友春季蜂群发展得很快,群势强大,还有的经常挂螨扑,将其视为治螨之宝。一到秋季,蜜源枯竭,蜂群螨害成灾。有些甚至整群垮下去,就埋怨螨扑无效。还有些蜂友看到自己蜂群强大,沾沾自喜,可到群势下降螨害成灾时,  相似文献   

17.
配合饲料易受到螨的侵袭,储藏期间的饲料中螨的数量可能很大.但是饲料的螨害不容易发现,有些饲养场甚至使用受螨害严重的饲料.而且螨害给牲畜的危害也难诊断出来.侵害饲料的螨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粗脚粉螨(Acarus siro)。这些螨的体形非常小(不到0.5毫米),肉眼难以看见。在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在25℃左右时繁殖最快,一星期内可增殖4倍以上.在低于5℃的温度下螨仍可繁殖,但增殖率慢得多。由于繁殖很快,每千克饲料的螨数可达到一百万只以上.调查发现,养猪场的饲料中普遍遭螨害.遭螨侵害过的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8.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4,55(5):27-27
治螨本应把螨害消灭在发生前期,见螨就治是不妥当的,重复用药,少量的蜂螨是消灭了,但大部分幼蜂同时受到药害,要知道螨害是根治不了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重庆地区柑桔全爪螨对桑树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用桑叶作饲料饲育研究其生活年史,表明该螨在重庆北碚年发生16代,在15.4℃~15.6℃、20.1℃~21.6℃、24.4℃~25.8℃、29.6℃~31.5℃下,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经过平均历期(日:时)依次为18:01、8:00、5:12、3:05;3:19、3:07、2:09、1:15;2:22、2:08、1:21、1:15;6:05、3:2O、2:09、1:19.成螨寿命8~42天,每头雌螨平均34.8粒;幼、若、成螨喜在叶底及叶缘分散为害,田间发生以5~6月、10~12月螨量大,对雨水冲刷及农药的抗性远比朱砂叶螨强,有逐步上升为桑园主要害螨之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7,(7):33-34
<正>1955年在浙江发现大蜂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到1958年在江西和广东发现小蜂螨后,显示出螨害的严重性。从此以后每年都有不少蜂群被蜂螨整垮,虽然治螨药剂不断转型升级,螨害却日趋严重。2015年6月,南方定地蜂场出现严重螨害,那年南方春繁早,蜂螨活动也提前,可是6月份我到秦皇岛青龙县给蜂农办成熟蜜和巢蜜培训班时许多蜂农反映蜂螨危害蜂群。当地蜂群3月份出窖,仅仅三个月受螨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