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之为“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了双季莲藕套养青蛙的生态生产模式,一般667m^2藕田产藕2500-3000kg、青蛙2000kg以上,平均667m^2产值10000元以上。通过生态套养,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一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双季莲藕”。近几年来,为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出了双季莲藕套种慈菇的配茬生产模式,一般667米。莲藕产量2500~3000千克、慈菇700~800千克,平均667米。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配茬,较大幅度提高了双季莲藕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莲藕是广西柳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5000hm2,-年二茬,即春藕和秋藕,称之为双季莲藕.近几年来,柳江县紧紧围绕提高莲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农技部门摸索了双季莲藕套养田螺生态模式,目前全县已推广应用1 500hm2平均667m2藕田产藕3000-3500kg,田螺1500kg,平均667m2产值1.5万元以上.田螺喜栖息于冬暖夏凉,土质柔软肥沃,铒料丰富的水体,它属杂食性,摄食水生生物和腐败有机质,而藕田就具有它生存生长的环境.这种莲藕套养田螺的生态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柳江县莲藕分春秋两季进行双季栽培,春藕在2~3月种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至立秋前采收完毕;秋藕随着春藕的采收随挖随种,自10月至翌年春藕定植前均可采收上市。全县双季莲藕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其中春藕2133.3hm2,秋藕1866.7  相似文献   

5.
广西柳江县生产的莲藕分春秋2季进行栽培。春藕在2~3月种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至立秋前采收完毕;秋藕随着春藕的采收随挖随种,秋藕从10月份至翌年春藕定植前都可采收上市.全县双季莲藕常年种植面积4000hm2。其中春藕2133.3hm2,秋藕1866.7hm2。柳江县外销商品藕主要是春藕,由于莲藕产品上市时间与湖北省等莲藕产区的莲藕上市时间错开,赢得了市场时间差,产品供不应求,年外销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种植规模的双季莲藕产区。  相似文献   

6.
莲藕是柳州市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九五"期间,柳州农技部门探索出莲藕双季栽培模式;"十五"期间,探索出双季莲藕套种慈姑栽培模式,常年种植面积4 000 hm2以上,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双季莲藕、秋藕套种慈姑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为了提高莲藕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综合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技部门又探索出三季莲藕栽培技术,制定并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三季莲藕生产技术规程(柳州市地方标准DB 450200/T0041-2014)",实现同一块藕田一年内四种四收(莲藕种植和采收3次、慈姑种植和采收1次),即"春藕+夏藕+秋藕+慈姑"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主要水生蔬菜之一,以膨大根状茎(俗称藕)供食用,其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也是我国主要出口创汇型蔬菜之一.近些年莲藕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万~70万hm2[1],仅湖北省栽培面积就有9万hm2,然而有关莲藕生长发育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莲藕植株及其叶、莲鞭和藕的生长动态、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叶面积的增长等,以阐明莲藕的生长规律,为莲藕根状茎膨大机理研究及莲藕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季莲藕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振略  黄凌 《广西园艺》2005,16(4):23-24
莲藕为睡莲科莲属中能形成肥嫩根状茎的栽培种,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叫藕,原产于印度和中国。莲藕质脆味美、营养丰富、供应期长,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健脾开胃、益血生津等保健功效,莲藕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柳江县一直都有栽培双季莲藕的习惯,所谓的双季莲藕是指一年内同一品种莲藕进行两次种植,采收两次,分为春藕和秋藕。柳江县所栽的双季莲藕,具有白嫩、脆甜的特点,被称为“柳江玉藕”。由于所种植的莲藕品质佳,价格高,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实惠,群众生产积极性很高,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到2004…  相似文献   

9.
莲藕几乎在山东省每个地区都有不同面积的种植,由于受微山湖的影响,其中以济宁地区面积最大,仅鱼台县就有莲藕面积4万亩左右。除了常规的坑藕、湖藕等深水藕外,近年浅水藕面积大幅度增加,并在此基础上许多莲藕合作社、基地应运  相似文献   

10.
莲藕是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20万t,总产值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8.2%.为了提高藕田的经济效益,蔡甸区推广了多项藕田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区模式推广面积达7 730 hm2,占全区莲藕种植面积的77.3%.下面介绍近几年主要推广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莲藕是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20万t,总产值3.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8.2%。为了提高藕田的经济效益,蔡甸区推广了多项藕田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06年,全区高效栽培模式推广面积达0.773万hm^2,占全区莲藕种植面积的77.3%。下面就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主要栽培模式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柳江县双季莲藕的常年种植面积在4000公顷左右,产量1250千克/667平方米,但是由于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制约了双季莲藕生产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双季莲藕的单产、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通过采用试验的方法,对柳江县双季莲藕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的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期、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鱼藕、鄂莲一号、鄂莲三号比较适宜柳江县种植;春藕种植最佳时期在3月5日左右,最适宜种植时期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春藕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株距=1.0米×0.8米,秋藕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株距=0.8米×0.6米;种植莲藕每667平方米施尿素30kg+钙镁磷肥40kg+氯化钾25千克,既能获得高产,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莲藕施入养分总量以N+P2O5+K2O为36千克/667平方米左右为适宜,以N∶P2O5∶K2O=1.9∶1∶2.1为适当;养分总量≥42.4千克/667平方米会造成养分的奢侈吸收和浪费;养分总量≤29.8千克/667平方米会造成产量偏低。  相似文献   

13.
莲藕是武汉市的优势农产品,全市莲藕种植面积达20 000 hm^2,对莲藕种苗的需求量非常大。 1武汉莲藕种苗市场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莲藕的栽培总面积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至今,莲藕栽培一直采用传统的无性繁殖,即以膨大地下茎作种。传统的栽种方法以带泥的整支藕作种,大小藕不分,用种量大,  相似文献   

14.
<正>双季莲藕新品种柳白玉藕植株较矮,生长势较强,抗逆性较好,熟性早,可适合一年两熟种植,藕肉质细,品质优良,炒食脆甜、煲汤风味好,每667 m2产量1 450 kg左右。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地处广西中部,素有"桂中盆地"之称,土壤肥力中等,土质疏松,耕作层较深,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类气候,气候条件及水、土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双季莲藕生长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双季莲藕套种慈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柳江县的双季莲藕白嫩、脆甜,被称为"柳江玉藕",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澳门.2005年,种植双季莲藕4 000 hm2,套种慈姑1 986 hm2,667 m2年产莲藕3 300 kg,慈姑667 m2产量600 kg,莲藕单价2.2元/kg,慈姑单价1.0元/kg,667 m2纯收入5 820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柳江县是双季莲藕的主产地,常年种植面积4000 hm2,年产商品藕8.5万t以上.柳江双季莲藕,具有白嫩、个大圆润、藕节均匀、脆甜爽口的特点,被称为"白玉藕",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其上市时间与湖北莲藕错开,因此,生产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柳江县双季莲藕生产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产区于2003年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于2004年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17.
莲藕小棚覆盖和埋施稻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二晚水稻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二晚水稻与早熟莲藕的茬口衔接,早熟莲藕种植面积也随着增加.按照常规生产技术,在南昌地区早熟莲藕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移栽,7月中下旬起藕上市,但由于早熟莲藕生长期有限,产量不是很高,品质也受到一定影响.如何适当延长莲藕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在短时间内快速起藕就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莲藕(Nelumbo nucifela Gaertn.)是一种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种植十分普遍。但莲藕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运输费用高、损耗大、易带病等问题,是莲藕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限制因子。为此,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进行了莲藕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率先成功诱导出试管藕。2001年进行了试管藕大田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9.
韦启光 《长江蔬菜》2013,(23):36-38
开展双季莲藕生态套养泥鳅生产.应选择适宜藕田。加固加高田埂.设2道防逃网.做好藕田消毒工作,选择抗逆性强、早熟、高产的春藕品种.适时种植,按“浅一深一浅”原则科学灌溉,早收春藕促进秋藕早发:选择健壮、无病泥鳅种苗,做好种苗消毒及常规消毒工作,投饵坚持“四定”和“四看”原则.定期换算调水质,套养3个多月即可捕获泥鳅。不但莲藕产量和品质提高,且667m^2每年泥鳅增收15000元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朱圣勇  陶敏 《吉林蔬菜》2013,(10):34-35
莲藕自古以来就备受赞誉,"出污泥而不染"更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同时莲藕浑身都是宝,不仅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其观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鱼台县濒临微山湖,莲藕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除了常规的坑藕、湖藕等深水藕外,近年浅水藕面积大幅度增加,并在此基础上许多莲藕合作社、基地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出口、旅游观光等一体的产业链。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