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楚州区在新桑园建设上,成功摸索出一套"成园快、投产早、收益多"的桑园快速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当年栽桑(春栽),当年成林(667 m2栽1 000~1 200株,当年秋期养成有效枝条6 000根左右,产叶1 000~1 500 kg),当年养蚕(秋期667 m2桑可养蚕1.5~2张),当年收益(667 m2桑可收获茧款1 000~1 500元).现将桑园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苗启军  周帅 《北方蚕业》2010,31(3):51-52
近年来,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桑园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可提高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一般可产白术干货120kg/667m2,每667hm2桑园可增收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3.
雪岸镇是如皋市的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养蚕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桑园素质较差,667m2桑年平饲养蚕种只有2.5张,年平均产茧一直未能突破100kg,严重制约着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自1998年开始,该镇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在努力扩大桑园种植面积的同时,狠抓了以推广种植育71-1桑品种为主的丰产桑园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桑园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至2003年底,全镇已拥有桑园620hm2,年产蚕茧130.58t,667m2桑园年平均产茧已达140.4kg,其中已建成667m2年平产茧175kg的桑园370hm2,占总面积的60%,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邵绩飞 《中国蚕业》2004,25(3):65-66
绩溪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蚕桑之乡"的美誉,已经形成了育桑、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产业链格局.然而本县地处皖南山区,人多地少,桑园零星分散,品种单一,主要以湖桑系列为主,而且多数都栽植在山坡地,土壤肥力差,桑园抗旱能力弱,并易感染桑树萎缩病,部分桑园严重老化,单产较低,效益差,相对其它经济作物优势凸现不强.栽桑养蚕是典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连结配套产业,因此要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其关键首先在于如何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绩溪县从1999年开始,根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多年来栽桑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推广桑树新品种、应用丰产桑园栽培技术、主攻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建立丰产桑园基地,在全县10个重点蚕桑乡镇分别建立1~2个连片规模达2hm2以上的丰产桑园示范基地,仅1999年就建立12片共19hm2的丰产桑园基地,其中临溪上游村丰产桑园基地集中连片8hm2,667m2产叶量达1685kg,产茧121.1kg.全县丰产桑园示范片667m2桑产叶量达到1600kg,平均张种产茧达到38.2kg,667m2产量从48.5kg提高到了114.6kg,茧质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所谓低产桑园,是指667m2桑园年产桑叶500kg以下的桑园。由于肥培管理下降,用养失调,或遭受水灾、干旱等灾害,病虫害危害等原因,造成桑树衰败、产叶量下降。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3 666.7hm2,年发种16万张,667m2桑园年平均发种3.1张。具不完全  相似文献   

6.
冉龙平 《四川蚕业》2012,40(1):16-16
<正>宁南是四川第一蚕桑大县,也是冬季马铃薯大县。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县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1333.3hm2(2万余亩),产薯4万t,平均667m2产量达2000kg以上。在华弹镇水塘村建立的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67m2产量高达3976.2kg,全县桑园实现了"夏秋是桑园,冬春是粮田",桑薯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宁南县  相似文献   

7.
<正> 桑树按常规栽培需要2—3年才能正式投产。为了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探讨快速丰产桑园的栽培技术,我们从1981年冬开始,在丹阳县横塘公社冷甲大队进行了大面积密植桑园快速丰产的试验。现将一年来的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一、试验方法 (一)基地选择:为了提高桑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达到快速丰产的目的,以该  相似文献   

8.
<正> 渭北旱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年降雨量平均在500毫米以上;每年10℃以上的积温可达2500℃;无霜期200天以上;具备桑树快速丰产的基本生态条件。根据十六年来我们在蒲城、合阳两地从事桑树栽培的生产实践,对旱地桑园快速丰产的技术问题谈谈我们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汉中市汉台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桑园主要分布在沿江河滩区的铺镇和北部的丘陵区老君、武乡、汉王、望江等镇乡。河滩区植桑养蚕起步较早,蚕农管桑养蚕的水平较好,桑园主要以丰产密植园为主,667m^2年养蚕4张,张产普遍在40kg以上。丘陵区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的新蚕区,蚕农管桑养蚕的水平参差不齐,桑园多以宽窄行套种园为主,667m^2年养蚕2~3张,张产多在30kg以上。  相似文献   

10.
桑树带叶秋栽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冬春栽桑,将桑树栽植时期提前到10月中旬~11月中旬.新栽桑当年即可长出新根.并通过科学培桑管理,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就形成丰产群体结构.株有效条平均达5.1根,条长2.03 m,秋季可收获桑叶1213 kg/667 m2,比冬春栽桑园分别增产41%和65%,达到成年桑园的产叶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南洋樱植物篱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严重的地区,引进豆科速生树种南洋樱,以30 cm×40 cm株行距、品字形双行等高栽植快速形成植物围篱。结果表明,南洋樱植物篱在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生长良好,并且在种植3年间,治理区径流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年径流模数减少了29.13×104m3/km2,减少率76.90%;土壤年退化减少12 986.8 t/km2,减少率76.02%。研究区降水量与径流量间者的相关系数由建植篱前的显著相关变为不显著;有机质和钾流失减少量高达3 111.64 kg/hm2和3276.57 kg/hm2。南洋樱植物篱在控制旱坡地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和改善土壤养分等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杨锦梅  嵇伟亚 《江苏蚕业》2005,27(4):49-49,13
<正>为了解决桑园半年闲无收益,提高桑园的经济 效益,滨海县东坎镇新安村六组蚕农张道军多年来 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该户桑园667m2,其中 266m2套作平菇,收获平菇4次计1 000kg以上,按 市场收购价,一项收入1 400余元,全年养蚕3.5张, 收入2 300元,如全部套作平菇,667m2产值可达 5 92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固原市从1993年开始种桑养蚕试验示范,经过10 年的艰苦创业,截止目前,全市已发展桑园1100hm2,其中2002年新栽417hm2,涉及三县一区15个乡(镇)3865户农户.不计当年生桑园,全市2年生以上桑园面积已过万亩,按每6 67m2 桑园养蚕0.5张计,全年发种量应达5000张,但全市2002年度共养蚕2691.5张,产鲜茧99648 kg,农户养蚕收入204万元,折合667m2产值仅200元.低下的经济效益是固原市蚕桑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障碍.其主要原因在于:忽视对桑园的培育管理,从而导致桑园产叶量过低,一般667m2桑园产叶量为1000kg左右,差的只有几百公斤,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为期3年(2000~2002年)的老桑园改造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伟  赵勇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7,35(4):57-58
家住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的全国劳动模范李和湘,2006年养蚕收入达到113486元,成为凉山州养蚕第一大户。李和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承包了集体荒山256亩(1亩=667m2,下同),主要栽植桉树、花椒、石榴等,将地势比较平缓的30亩荒山建成高标准桑园,调整10亩承包地,建成密植桑园,在山坡地埂上栽植了部分四边桑,目前已有20亩坡地桑、8亩田桑进入盛产期。修起了一楼一底480平方米的专用蚕房,全部使用省力化蚕台和纸板方格蔟,2006年又投入7·8万元修建了三级提灌站,解决了自家桑园及周围桑园的灌溉问题。2006年李和湘一家养蚕98盒,产茧5158kg,单…  相似文献   

15.
临安市於潜镇扶西村毛泉福全家四人,子女在外地工作,夫妻俩共经营承包桑园4468 m2,转包他人桑园1334 m2,2010年后退包桑园1334 m2,改种菜竹1332 m2,是该村最大的栽桑养蚕大户。几年来,确保年年养蚕,期期高产,为本村及周边地区蚕农树立了良好榜样。据2006~2013年养蚕情况调查,年均养蚕23.25张,年均产茧1164.85 kg,张种产茧平均达到50.10kg,平均产茧159.88kg/667m2平均茧款收入4444.35元/667m2(见表1),是我市典型的养蚕高产稳产示范户。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铜罗镇后练村共有桑园67.2hm2,1996年被定为铜罗镇千亩丰产方.经过5年努力,取得了良好成绩,实现了丰产丰收.蚕茧总产从1995年的75.8t,2001年增加到152.2t,667m2产茧从1995年的74.9kg,2001年增加到151kg,实现了5年总产、单产翻一番,2001年总收288.20万元,户均收入4640元,成为该村农户主要收入之一.我们把所做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桑园通过间作地黄,掌握地黄种植技术,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相似文献   

18.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蚕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英 《蚕桑通报》2006,37(4):43-46
地处渭北旱原丘陵沟壑区西部的千阳县,近年提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创建西北蚕桑大县的目标,连续5年实施了“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引进与试验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大力普及蚕桑实用技术,促进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新栽旱地密植速生丰产桑园2967hm2,改  相似文献   

19.
桑园农药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伟国 《蚕桑通报》2004,35(4):26-30
桑园病虫害防治中使用18种农药,杀虫剂占85.3%.全年喷药6~13次,每次用药1~5个品种,平均使用2种农药混配;667m2桑园喷药量2.8~9.3背包/次,相差2.3倍;全年667m2桑园农药款平均35.2元,幅度11.67~72.67元,相差5.2倍,反映出农户间防治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种茧育桑园在减少约1/3常规氮肥投入量的基础上,桑园合理施用赛众28肥,即:667m2桑园施35kg赛众28肥+22.78kg澳佳复混肥(18-22-10型)+5.60kg尿素,桑园产叶量提高12.9%,能够改善桑叶质量,促进原蚕生长发育,提高原蚕强健度和生命率,提高制种效益,每667m2桑园增收650余元,经济效益提高23.7%。这个配方对种茧育桑园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