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枣组培中的品种差异及辣椒枣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梨枣和辣椒枣生长季茎段为试材,研究了枣的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适于辣椒枣的快繁体系:启动培养基为MS BA0.5~5 IBA0.5;增殖培养基为MS BA2.0;生根培养基为MS BA0~0.1 IBA1.5。启动培养萌芽率可以达到30.9%。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增殖倍数和生根率变大,继代6次后,增殖倍数达到5,生根率为85.7%。但是,此快繁体系不适于梨枣。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玉簪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处理方式,寻找适合‘金标’玉簪组培快繁的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以‘金标’玉簪腋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腋芽处理为0.1% HgCl2溶液消毒15 min;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5 mg/L 6-BA)+(0.50 mg/L NAA);丛生芽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4 mg/L 6-BA)+(0.50 mg/L NAA),增殖系数达到4.12;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0.50 mg/L IBA),生根率达到96.67%。将组培苗采用草炭∶珍珠岩(3∶1)作为基质移栽至育苗盘中,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适时喷淋和遮阴,移栽成活率达到94.5%,建立了‘金标’玉簪组培快繁体系,可为‘金标’玉簪进行种苗繁殖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锦杜鹃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野生珍稀植物。以新发茎段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云锦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外源激素1 ̄5mg/L浓度的ZT能诱导腋芽分化,6 ̄8周继代一次。不同浓度ZT对继代培养中的再生枝条数有显著影响,以0.5 ̄1mg/LZT处理的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为优;不同pH值对增殖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组培苗长势有明显作用,以4.8 ̄5.2处理较为适宜。将组培苗扦插在无土基质中,达到85%以上的瓶外生根率。  相似文献   

4.
以矮生一品红的幼叶、幼茎、茎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壮苗的组培快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茎段、茎芽是诱导丛芽的较好试材.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适合丛芽增殖成苗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IAA0.1mg/L,继代增殖培养40d的平均增殖倍数为11;适合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2MS+IBA0.9mg/L,开始生根天数为8d。生根率可达85%.采用河砂和营养土两步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绿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常绿杂交杜鹃一年生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外植体在1/2MS+ 1.8 mg/L ZT+O.1 mg/L IB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的培养基上诱导率可达96.6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1/2MS+ 1.2 mg/L ZT +0.1 mg/L NAA +30 g/L蔗糖+4 g/L琼脂,pH 5.0,此时芽苗生长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mg/L IBA+ 1.5 mg/L NAA +30 g/L蔗糖+7 g/L琼脂+3 g/L活性炭,pH 5.0,此时生根率可达95%.[结论]为常绿杂交杜鹃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几种映山红杂交杜鹃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对近年来育成的映山红杂交杜鹃品种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以新发枝条的茎段作外植体,用商品化的WPM基础培养基作诱导增殖培养基,用0.5~3.0 mg·L-1反玉米素作诱导,诱导率达45.3%~61.5%;用IBA和NAA诱导作生根激素,生根率达95%。建立了映山红杂交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为新品种加速繁育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白掌的茎段或侧芽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成份及浓度水平下,进行组培快繁试验。研究表明:MS BA5mg/L NAA0.5mg/L为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可达85%以上;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BA1mg/L NAA0.1mg/L,增殖系数达3.88;适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 NAA0.01mg/L,生根率达95%以上。生根苗田间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TDZ和GA3对提高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苯基噻二唑(TDZ)和赤霉素(GA3)对红叶石楠组培快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两品种继代培养能适应多种基本培养基,在MS、4/5 MS和B53种基本培养基中,红叶石楠的继代增殖率均达到3.0以上;在继代培养中,TDZ、GA3的添加对继代周期、年增殖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增殖倍率没有显著影响;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GA3有效地缩短生根诱导时间及生根培养时间,提高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高精油互叶白千层优良无性系继代苗经多代增殖扩繁后,易出现基部褐化死亡现象,部分无性系生根率低,严重阻碍了组培苗产业化生产应用。以花宝1号、B5、MS 为基本培养基,开展大量元素不同浓度、维生素组合、生长调节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0 g·L^-1花宝1号与 VH、Vc、VB2的组合能有效地抑制继代苗褐化死亡;继代培养基中添加 GA0.4~0.6 mg·L^-1,有效芽苗数多,且芽苗粗壮、长势整齐;不同优良无性系在2.0 g·L^-1花宝1号生根培养基均获得了较高生根率,平均生根率为95%。花宝1号能有效提高互叶白千层组培苗产业化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高山杜鹃扦插繁殖的生长和产量瓶颈,以组织培养为手段,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方对高山杜鹃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培养基配方和组培快繁工艺。结果表明,高山杜鹃组培快繁的最佳工艺为摘取高山杜鹃顶芽或侧芽,0.1%升汞消毒后接入1/4 MS培养基预培养;30 d后将生长健壮的无菌苗嫩芽接至培养基1/4 MS+ZT 3.0 mg/L+NAA 0.10 mg/L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30~50 d后取生长到2~3 cm的芽小苗或侧芽切下,接入培养基1/4 MS+NAA 2.0 mg/L+IBA 2.0 mg/L中生根;60 d后即可将生根的组培苗移入基质中进行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蓝莓品种阳光蓝(Sunshine Blue)的离体繁殖条件,建立阳光蓝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阳光蓝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筛选适合其芽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基类型、茎段起始芽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pH及活性炭(AC)添加量。【结果】阳光蓝茎段在WPM培养基中增殖芽数最多,培养60 d时平均芽长较长,可作为阳光蓝茎段增殖较佳的基本培养基;以起始芽数2芽茎段接种到WPM+2.0 mg/L ZT+0.01 mg/L IBA培养基上,培养30 d时增殖芽数为10.25个,显著多于其他增殖培养基(P<0.05),培养60 d时增殖芽数达17.43个,增殖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增殖培养基。在生根培养中,当生长素为0.10 mg/L IBA、添加1000.0 mg/L AC、培养90 d时生根率达87.50%,明显优于其他生根培养基。【结论】阳光蓝组培苗的离体繁殖以带2个芽茎段在WPM+2.0 mg/L ZT+0.01 mg/L IBA中进行增殖培养、在1/2WPM+0.10 mg/L IBA+1000.0 mg/L AC中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种间杂交及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东北原产的野生百合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与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进行正反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杂种系精粹、多安娜的正反交组合均获得了有胚种子,而大...  相似文献   

13.
对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蝴蝶兰花梗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用腋芽启动的幼嫩花梗,以MS+3.0mg/L6-BA培养出芽率最高,达90%以上;MS+5.0mg/L6-BA+0.5mg/LNAA诱导茎尖原球茎状体,诱导率最高,达100%;原球茎状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6-BA+0.2mg/LNAA+1.5%o活性炭,增殖系数达2。3;添加6-BA和NAA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生根,平均根数达到3.2条;过渡培养能够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以雪花梨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雪花梨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试验表明,5月中旬为雪花梨取材的最佳时间;基本培养基、6-BA和NAA等3种因素对黄冠芽增殖影响差异较大,按影响大小依次为6-BA、基本培养基、NAA;最佳的雪花梨组培苗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15mg·L-1+GA30.5mg·L-1,增殖系数达3.9;适宜雪花梨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1,生根率达41.4%。  相似文献   

15.
以"泰山红"石榴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并建立了高频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和育种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BA+0.3 mg/L IBA+2 g/LPVP,成芽率达85.7%,成芽个数为4.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5+0.6 mg/L BA+0.5 mg/L IBA+0.3 mg/LAgNO3+0.2 mg/L GA3+100 ml/L椰汁+2 g/L PVP,增殖系数达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B5+1.0 mg/L IBA+100 ml/L椰汁,生根率达94.0%,移栽成活率达89.0%。  相似文献   

16.
探讨椰乳和香蕉泥、胚龄以及杂交组合对百合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的6个杂交组合、3个胚龄的幼胚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胚龄60~65d的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最高,其次为80~85d的幼胚,再次为70~75d的幼胚.不同杂交组合的幼胚离体培养的平均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罗蒂娜×马可波罗,罗蒂娜×法兰西,罗蒂娜×索蚌,提拔×法兰西,提拔×康斯坦萨,提拔×马可波罗.在60~65d胚龄时,在培养基中加入50mg· L-1椰乳使幼胚的成活率提高8%,加入100mg· L-1椰乳可使成活率提高5%,但加入香蕉泥使成活率大幅降低;在70~75d胚龄时,加入香蕉泥效果稍好;在80~85d胚龄时,加入椰乳和香蕉泥的培养基效果都较差.不同胚龄的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刚刚固体化的幼胚成活率最高.杂交组合不同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不同.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椰乳能提高刚刚固化的幼胚的成活率,添加适量的香蕉泥能提高固化程度稍高的幼胚的成活率,对发育到胚乳完全硬化程度的百合胚,加入椰乳和香蕉泥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旱柳体外培养的方法:9月份至12月份采集1~2a生枝条上带腋芽的茎段,经过筛选确定MS+0.5mg/L6-BA+0.1mg/LNAA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平均每个芽点产生的不定芽数量为3.5个,20d后苗高为1.8cm;不定芽在MS+0.1mg/L6-BA+0.2mg/LNAA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及生长较好,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在形成的不定芽中有些不定芽起源于单株苗的切口基部,因此,初步建立了旱柳的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可为旱柳的遗传转化等研究奠定基础.经过壮苗处理的幼苗在MS+0.2mg/LNAA培养基上的生根率达100%,且生根量多,幼苗生长健壮.生根苗移栽至V(草炭土):V(河沙)为3:1的混合基质中,60d后成活率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观赏性小苹果"特丽"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无菌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和不同茎段类型对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的生长素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 BA0.5mg/L~2.0mg/L NAA0.1mg/L均为适合的芽萌发培养基;MS BA1.5mg/L IBA0.1mg/L是最适合的茎段增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取留顶芽无侧芽和去顶芽带有1~2个侧芽两种类型的茎段有利于提高增殖系数;1/2MS 0.2mg/LIAA是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增殖系数达到5.6,生根率达91.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啤酒花品种青岛大花脱毒苗植株再生技术,以期获得青岛大花脱毒苗快速繁殖的便捷途径。【方法】以青岛大花脱毒苗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分别以不同水质(自来水、凉开水、蒸馏水、当地井水)、不同前茬和简易营养液处理(带芽根茬、带芽根茬+简易营养液、新鲜培养基)及不同激素组合进行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在芽诱导及植株再生培养过程中,以当地井水进行外植体培养的效果较好,虽然其诱导芽数、新增芽数、增殖倍数稍低于对照蒸馏水,但生根茎段数、生根率、平均根长、茎粗和株高均最高,其次为凉开水处理;自来水处理的生根茎段数、诱导芽数、新增芽数、增殖倍数、株高等均明显低于蒸馏水对照。在前茬培养基上添加10 mL简易培养液对外植体培养20 d, 其诱导芽数、新增芽数、增殖倍数、株高均明显高于新鲜固体培养基处理,且叶色均浓绿。在不同激素组合中,随着6-BA、IAA浓度的增加,单芽茎段的诱导芽数、生根率、增殖倍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以原继代培养的激素组合6-BA 0.1 mg/L +IAA 0.2 mg/L的诱导芽数、生根率、增殖倍数最高,其次为激素组合6-BA 0.01 mg/L +IAA 0.02 mg/L。【结论】在外植体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中,可用当地井水、凉开水作为培养基介质取代蒸馏水;继续利用前代培养基并留茬、再适量添加简易培养液对外植体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脱毒苗的增殖倍数,且再生苗质量不受影响;可使用含低浓度激素组合(6-BA 0.01 mg/L+IAA 0.02 mg/L)进行脱毒试管苗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培养,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欧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李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 6-BA0.4mg/L 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3mg/L IAA0.4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 IAA0.5mg/L。应用症状诊断和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平均脱毒率为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