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养殖对于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养殖技术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高产量。为了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必须提升在单位空间里水产养殖的密度和质量,而水中的溶解氧水平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生长、饲料转化和生存,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下,必须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当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不足时,必须通过使用增氧设备装置提高溶解氧含量。研究了叶轮式、水车式两种增氧机,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淡水水面居世界之首,达3亿多亩,发展淡水养殖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广东省水产养殖的面积达到了400万亩,而且近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水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长期得不到提高。要大幅度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提高水塘单位面积上的养殖密度是主要方法。但是,水中的含氧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据推算,在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含氧量仅仅是空气中含氧量的1/34。池塘中,除鱼虾耗氧外,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夜间)、微生物、底泥及有机物分解等都需要耗氧,从而使池塘溶氧量不断下降。当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时,水…  相似文献   

3.
《农机具之友》2009,(4):18-18
叶轮式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主要设备之一,ZY3G叶轮式增氧机由金湖县金龙祥渔业设备厂(电话:0517—86786648)生产,该机能显著地增加水中溶氧量,改善水质.可有效地防止鱼虾因缺氧浮头死亡,以达到促进鱼虾生长,提高养殖密度,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鱼病防治与健康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鱼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严重。1 水质恶化是由导致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水质恶化是由水体中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底泥过多综合形成的。11 化学因素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的影响。在溶氧缺乏的水中,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体质变弱,对传统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强。水中溶氧含量低于1mg/L时,鱼就会“浮头”,如果不及时采取增氧措施,鱼类就会窒息死亡。溶氧过多,过饱和,鱼苗和鱼种会患上气泡病。PH值:养殖鱼类要求水体的P…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鱼塘养殖密度,防止水体溶氧量过低造成鱼类缺氧死亡,研制了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精确补氧系统。通过RY952型溶解氧传感器实时监测鱼塘溶氧量,以Zigbee无线传输数据,支持用户自定义溶氧量阈值,根据温度不同修正溶氧量补偿值,实现了增氧机无线智能控制。应用证明,该系统可实现溶氧量的实时调控,减轻了养殖户劳动强度,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任泓旭 《农业工程》2018,8(1):48-49
鱼菜共生池塘养鱼技术是一种生态养鱼技术,它是依据鱼类和植物的生长环境、营养生理和理化知识等特点,结合水产养殖与蔬菜养殖这两种不同的农业养殖技艺,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实现和谐共生。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鱼菜共生项目的研究,说明这种养殖技术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繁殖,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防止泛池及改善池塘水质条件,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  相似文献   

8.
在水产养殖中,水体的溶氧量对鱼类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监控.为了提高监控的效果,建立了水产养殖溶解氧监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设计了PID控制器,并利用该软件中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模块优化了控制器的参数.系统仿真分析表明,系统稳定,且优化后系统的超调量很小,响应变快,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对水产养殖溶解氧监控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可以为分析该系统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在实际应用方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区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淡水养殖水产面积在逐年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单产养殖效益是广大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水产专家指出,淡水鱼最适宜和生长的水温为20-28℃。温度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溶氧量均下降;同时,在这个温度区间,鱼的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耗氧率也较高。此外,在这个温度区间,池水中的粪便、淤泥等有机质分解速度很快,也需消耗大量的氧,若缺氧时便会因分解不完全而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毒害鱼类。特别是夏季雷雨天,水温高,大气压力低。水的溶氧量下降,同时有机质及鱼类的耗氧率皆升高,如无外界增氧措施,便极易造成“泛塘”死鱼。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繁殖,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防止泛池及改善池塘水质条件,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可以说增氧机是我国实现渔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设备。  相似文献   

11.
增氧机是池塘养鱼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它对于改善水体质量、解救鱼类浮头、提高鱼产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农民朋友应根据养殖水体的规模及水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增氧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体溶氧对鱼的摄食影响明显,高溶氧可大大提高鱼的食料速度及食料量;而投饲机的投料量及投料范围不仅影响到鱼的食料速度还影响其投料区域的溶氧量。本文介绍一种将风送投饲技术与微孔增氧技术有效结合的微孔增氧投饲设备,以此解决水产养殖喂养过程投料量低、范围小、水中溶氧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加速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消除有害物质,促进浮游繁殖,改善池塘水质条件,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防止泛池,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水质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产养殖环境监测手段及监测设备基础薄弱、相对落后的现状,应用无线传感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微机电技术(MEMS)、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于一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水产养殖环境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对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检测指标(水温、PH值、溶氧量、浊度、氨氮等)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够对检测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和挖掘,以建立水产养殖环境检测指标历史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的本地或远程、实时、动态显示和分析,为水产养殖过程中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养殖环境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提供了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以及水产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国开展工业化养鱼的规模日益扩大,而新型的养殖技术在提高鱼类产量和降低能耗、节约水源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节温度高,水中有机质分解快,氧的消耗量大,很容易造成水中溶氧度过低,使鱼类“浮头”。下面介绍几种救治土法。 1.将临近两个水塘的水对口循环,互相注水,可增加溶氧量,降低水中有毒气体含量。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效益高网箱养鱼是一种集约化养鱼方式。其特点是不占地,不耗水,养殖技术简易灵活,且高产高效,一般情况下,投入产出比为1:1.3~1.5。1.网箱设置的选择网箱设置应远在背风、溶氧量大,透明度大于30厘米,水深在350厘米以上的水区。网箱采取“一...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为水产养殖大省,沿江邻海,河湖众多,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江苏省把走高效生态健康养殖之路作为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健康养殖是新的养殖理念和模式,而健康养殖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先进、科学的技术装备。底部微孔增氧设各是健康养殖的主要设施与装备之一,其原理主要是采用底部增氧和水体循环活化技术,弥补原有的叶轮式、水车式等增氧机的不足,使整个养殖水体消除分层,有效增加水体溶氧量,加快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9.
藕田(池)养鱼,是利用藕田(池)既种藕又养鱼的一种综合生产方式。它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既能提高鱼类产量,又有利于莲藕的生长。为便于广大群众开展生产,现将藕田(池)养鱼的技术与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鱼群拥挤吃料时,局部水体的溶氧量会急剧下降,鱼的摄食量明显减少,饲料转化率也显著降低。文章介绍了用于水产养殖的投饲增氧复式装备技术原理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