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解析了《萨勒姆女巫》中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及女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2012年3~7月,对上海动物园2只雄性华南虎的刻板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开展同种其他个体的气味丰容,旨在减少圈养华南虎的刻板行为.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出现在外展区4个区域,分别位于外展区的水池边、饲料投喂口、动物串门,室内笼舍.主要表现为重复性踱步,整体形状为“8”字形或者直线;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发生于早晨(7:00~8:00)、傍晚(16:00~18:00).气味丰容前后,华南虎的昼间行为的整体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活动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提升(P<0.05),标记行为显著增加(P<0.05);站立行为、卧息行为及睡眠行为减少,其他行为(如嗅闻和探索)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集约化饲养下的牛舍空间有限、环境单一,当自由活动无法满足时,奶牛就会发生各类重复、无功能的刻板行为,导致其福利状况低下,已越来越引起业界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奶牛刻板行为的类型、成因及其影响,重点归纳概述了多角度下缓解奶牛刻板行为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今后奶牛刻板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圈养野生动物刻板行为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来阐述丰容在野生动物刻板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为提高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水平和野生动物福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养小熊猫个体的行为修正效果。应用聚集动物取样法,从9:00到17:00,全事件记录并观察小熊猫行为。观察发现,受试小熊猫主要表现摇晃与踱步两种刻板行为。通过丰容前与三个阶段的丰容后刻板行为发生率比较,丰容后的刻板行为均显著低于丰容前,而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多重丰容可以减少圈养小熊猫刻板行为的发生,促进自然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辽宁省406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SPSS12.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专业上有显著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野生黑猩猩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觅食、处理食物,而在笼养条件下,由于有限的空间和程序化的喂食方式,导致黑猩猩缺少对环境的探索和对食物的搜寻处理,往往发生一些行为和生理的变化,其中刻板行为的出现和较高的粪便应激激素,显示出动物处于不理想的福利状况中。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于2012年5月1日-6月21日对杭州动物园7只黑猩猩进行了食物丰容,并采用了行为和粪便应激激素——皮质醇作为评价丰容效果的两种指标。行为观察采片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8:30-10:30和14:00-16:0)0的动物行为并统计其行为频率。通过比较丰容前后每种行为的变化发现:在食物丰容后,黑猩猩的不活跃行为和刻板行为显著降低(T=6.156,P=0.001;T=2.613,P=0.04),表现出更多的攀爬(T=-4.200,P=0.006)和探究行为(T=-4.902,P=0.005),而大大减少了玩耍行为(T=8.039,P=0.000)。通过对粪便皮质醇激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显示,3只成年个体的粪便样品中的皮质醇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通过行为和内分泌的检测结果显示黑猩猩的福利状况通过食物丰容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为继续开展黑猩猩的整体丰容计划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们越来越关注从情感角度来研究学生的二语习得。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一种情感因素———自我效能感,近来得到重视。英语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英语这个科目以及英语文化等方面有积极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拥有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或成绩的进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来自于消极情感,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在高职院校,我们发现学生一般比较不自信,自我效能感低,分析研究其原因是由于高中、中职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对学习产生很大的焦虑。给学生的二语习得带来很多心理上的挑战和诸多学习上的困扰。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学校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的老师,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导获取能够使其适应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在获取的同时,学校也在检验、评估他们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因此,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和社会性检验的重要环境是学校,而老师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尤其是认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动因。学生在学习掌握认知技能时,也发展了一种支配他们理智活动的效能感,对于学习英语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老师的指引,本研究希望借此使英语教师能准确把英语学习群体的特征,进而根据这些特征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性格可以解释为一种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针对灵长类动物的性格研究中,多用评定法来量化分析。要求熟悉动物的人员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评定,通过因素分析后,得出该物种的性格维度。这些维度包括开放、外向、谨慎、稳重、友好等。性格不同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压力环境下,主动性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刻板行为,而被动性格的个体则表现出抑郁的状态。同样,不同性格的动物在正强化训练和丰容中的表现也都不同。虽然性格因素在灵长类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圈养动物的行为管理中却往往被忽视。那些不表现出刻板行为的个体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新事物对于某些个体来说,更是一种压力而不是有效的丰容。本文建议在圈养动物的福利研究中做好动物的性格区分,根据动物的性格采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金钱豹采食前后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恢复并提高笼养金钱豹的野性和兽性,使其不至于丧失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对广州动物园试验场的4只金钱豹进行了为期近2个月的采食过程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笼养金钱豹的年龄越大,越常表现出一系列的刻板行为,这种行为在采食前表现更为突出。而采食活体动物能有效地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并提高其野性和兽性。  相似文献   

11.
对309名师范类本科生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信任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同伴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调查表明:师范类大学生自我灵活性显著偏低,刻板性显著偏高;一年级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师范类大学生;师范类女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刻板性显著高于男生;正在恋爱的师范类大学生对同伴的信赖程度显著低于非正在恋爱的师范类大学生;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与同伴信任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同伴信任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社会阶层筛选问卷和开放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低经济地位大学生对"富二代"的印象。由三位评分者分别评定142名被试描写的印象词的词性,主要分为积极印象词、消极印象词和中性印象词或其他。结果表明:(1)低经济地位大学生对"富二代"持消极态度,存在明显的消极印象;(2)与男性大学生相比,女性大学生对"富二代"的印象更加消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马刻板行为的现状,对新疆2个集约化马场和1个俱乐部的马的刻板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视频监测8匹咽气马和8匹正常马,区分咽气行为、警觉行为及躺卧行为,测定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从马刻板行为问卷调查发现:调查的176 264匹马,主要有咽气癖、啃癖、摇头、转圈和咬癖等5种刻板行为,其发生率分别为3.44%、4.10%、0.7%、1.03%和0.34%。咽气行为监测发现,咽气癖平均发生频次为(181±3.49)次,每次耗时约(2.33±0.02)s。采食期间(10:00—12:00)咽气行为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与正常马相比咽气马的警觉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降低,且白天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夜晚(P0.05)。在8:00—23:00之间正常马和咽气马的心跳、体温、呼吸无显著性差异(P0.05)。咽气马的血液尿素氮(UREA)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马(P0.01),其他指标均无差异。咽气马的β-内啡肽(β-EP)水平极显著低于正常马(P0.01),而其余激素指标均差异不显著。结论:咽气马的警觉性降低,进食期间咽气行为多发,β-内啡肽降低。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英语学业测试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尺。因此对其反拨效应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对测试有效性、考务安排、考试对教师教学评价观念的影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反拨效应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力图验证此种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每一位在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目前高职公共英语唯一的全国性考试,也是我校学生参与最广,影响最大的考试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测试结果,我们要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本文将使用统计学中的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对我校学生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期通过学生的测试成绩来全面科学的了解测试结果,给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对其反拨效应的监控是测试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本地区英语教师掌握英语测试反拨效应理论的现状,继而列举了本地区在此方面培训英语教师的一些做法,最后对英语测试学对考试命题以及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反拨效应效果进行了调研,力图验证英语测试学的反拨效应理论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46名高职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分量表与化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分量表与化学成绩存在着显著的相关;(2)化学成绩优秀与不良的学生在化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分量表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3)回归分析表明,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对化学成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以西南大学2007级102名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为调查对象,以修订后的词汇等级测试问卷、词汇关联测试问卷和CET-4仿真题为调查工具,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英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与不同类型英语阅读任务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受试的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260^*);受试的词汇广度知识与CET-4快速阅读成绩和仔细阅读成绩相关都显著(r1=0.317^**;r2=0.231^*);但是受试的词汇深度知识与CET-4快速阅读成绩和仔细阅读成绩相关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词汇广度知识的重要性,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牛年伊始,养殖业开局不利.刚刚从地震和三聚氰胺的阴影中走出来,却又面对大面积旱情的影响、席卷伞球金融风暴的侵害、猪蓝耳病和禽流感疫情的威胁.在此环境条件下,养殖业能否实现"牛气冲天"的华丽转身?回答是肯定的.前提是要客观地分析面临的问题,善于改变思路,冷静地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