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反刍家畜粗饲料品质评定的指标及其应用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结果就评定粗饲料品质的单项指标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与动物的粗饲料干物质随意采食量以及综合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粗饲料分级指数(GI)在粗饲料品质评定上的应用进行了比较,指出:上述各单项指标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粗饲料的品质,应使用综合指标。由于GI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测定9种粗饲料及3个混合粗饲料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它们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同时就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GI对粗饲料品质的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同时证明:GI还可以用于混合粗饲料的优化与牧草刈割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几种奶牛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用的4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紫云英、高丹草与苏丹草)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1),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4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1)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对四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相似文献   

4.
几种奶牛用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用的4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紫云英、高丹草与苏丹草)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4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用4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相似文献   

5.
分级指数与相对值在奶牛用粗饲料品质评定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常用的6种粗饲料(串叶松香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矮象草、黑麦草、墨西哥玉米与鸭茅)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6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用6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几种奶牛用粗料品质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用的4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紫云英、高丹草与苏丹草)的常规成分基础上,实测了奶牛对这4种粗饲料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4种粗饲料的分级指数(GI)与相对值(RFV).分别应用单项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干物质随意采食量以及综合指标RFV、GI对试验用4种粗饲料品质的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单一指标都难以正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必须使用综合的整体指标.GI是首个将粗饲料的可利用能、CP、NDF与家畜的DMI综合起来考虑的一个粗饲料综合评定指数,由于考虑了粗饲料中的能氮互作,对粗饲料的分级比RFV更精确.  相似文献   

7.
粗饲料科学利用及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及其他草食动物饲粮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近年来,秸秆厌氧碱贮技术和蒸汽爆破技术以其简便高效、适合大规模应用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领域,一些简便实用的粗饲料评价方法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比如,通过乙酸和丁酸含量估测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通过测定36或48 h的瘤胃降解率估测粗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快速评定以及应用粗饲料综合评价指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快速评价,等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材料,并结合本实验室的部分研究成果,将这些技术逐一做了介绍,并针对其特点展开分析,以供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到秸秆饲料化的营养工程技术,阐述了反刍动物粗饲料高效利用的技术。特别是介绍了美国苜蓿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的田间预测方法,并指出我国粗饲料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分级指数(GI)亦应建立类似的田间预测方法,以推动GI在反刍动物粗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粗饲料面广量大,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的6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粗饲料饲用品质对反刍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精饲料的给量与成本。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证明要科学评定粗饲料的饲用品质,必须采用综合的整体指标。在综合指标中,  相似文献   

10.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粗饲料短缺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我国热带地区家畜养殖中利用较多的粗饲料资源包括牧草、灌木枝叶、农业副产物等,文章就热带地区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包括营养价值评价、消化特性、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随着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有关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粗饲料资源的不断开发。在原有粗饲料基础上,新的牧草资源、加工副产品等粗饲料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它们的合理使用方式和添加量都已被研究;②有关粗饲料品质评定的逐渐细化。粗饲料品质的评定已由早先的饲料相对值、饲料相对质量指数等发展到现在的饲料分级指数等,新的评定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③粗饲料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添加酶制剂、离子载体及补充快速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都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纤维的消化率,而且它们的合理添加量也已被逐渐探明;④粗饲料资源的合理搭配和优化利用。各种粗饲料资源的合理配比和优化使用的研究,可以在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养殖效益;⑤特殊营养阶段粗饲料的合理利用。在奶牛或肉牛的特殊营养时期,如围产期合理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或进行放牧,不仅可以使其在围产期前后保持较高的采食量,还可以在随后的阶段表现较好的产奶性能和生长性能;⑥粗饲料保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制作干草和青贮料是保存牧草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牧草的不同收获阶段、不同的贮存方式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对牧草保存的影响不断被研究清楚。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营养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来源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对于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粮不同精粗比对思南杂交肉牛体尺性状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12头思南杂交肉牛随机分为A、B、C、D共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B、C、D组精粗比分别为3:7、4:6、5:5、6:4。结果表明:(1)提高思南杂交肉牛日粮精粗比可以促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的增长,并且各组后60天各项体尺性状指标增长的平均值高于前60天,除管围外其余各指标总增长以精粗比5:5时最高|(2)试验结束时,D组红细胞数量较A组高18.28%(P < 0.05),较B组高13.61%,较C组高7.2%(P > 0.05),血红蛋白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其余血常规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思南杂交肉牛肥育前期精粗比以5:5为宜,后期可根据体尺发育情况提高精粗比至6:4,适宜的精粗比会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发挥肉牛的增重潜力。 [关键词] 精粗比|杂交肉牛|体尺性状指标|血液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料甜菜对其泌乳量的影响,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方法:2011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选择健康黑白花奶牛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饲料甜菜组)和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进行饲料甜菜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量增加2 kg,产奶量提高7.9%,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14%,饲料成本增加504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头日均收入高6.8元,增加纯收入1 124元,经济效益提高13.2%,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饲料甜菜饲喂奶牛,牛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在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区饲草资源、饲料资源的分布、数量、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饲料资源的建议,为合理开发、改良、利用饲草料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肉牛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对密度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品质对密度调控的响应机制,本试验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冀承单3号及青贮专用型品种真金青贮31号为供试材料,设5个密度梯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冀承单3号籽粒产量高于真金青贮31号的籽粒产量,而冀承单3号的秸秆产量及全株产量低于真金青贮31号,冀承单3号及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密度均低于其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8.25×104株·hm-2,全株青贮产量达21 364.69 kg·hm-2;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1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35.13 MJ·d-1;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7.31×104株·hm-2,产量达25 254.82 kg·hm-2;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0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24.12 MJ·d-1。综合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推荐冀承单3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11×104株·hm-2~8.25×104株·hm-2,推荐真金青贮31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01×104株·hm-2~7.3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6.
我国饲草饲料资源的生产现状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彦臣 《草业科学》1992,9(5):12-17
  相似文献   

17.
由于贵州省空气湿度大,导致该地区干草系列产品发展的成本较高,且无法适应市场规律,因此,更适合发展优质饲草青贮及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等厌氧保存产品。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和养殖企业则更加关心这些饲草产品的生产成本。介绍了优质饲草的青贮和FTMR加工技术,并以肉牛为例,分析了贵州省较为常见的青贮玉米、燕麦、苜蓿干草青贮和FTMR的饲喂价值、生产成本和效益,以期能为贵州饲草加工和草食家畜养殖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晶  南铭  刘彦明  张成君  任生兰  边芳 《草地学报》2023,31(4):1089-1098
本研究以13个饲草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连续3年进行产量、品质及饲喂性能综合评价,为甘肃中部地区饲草燕麦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燕麦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受年际、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影响极显著(P<0.01),穗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为31.21%,叶片数和茎节数平均变异小于5%;不同品种间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相对饲草品质、产乳净能与饲草分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张燕四号’相对饲用价值和相对饲草品质最大,分别为126.18,178.99,‘白燕7号’饲草分级指数最大,为35.01 MJ·d-1,13个燕麦品种产乳净能值平均为7.08 MJ·kg-1,达到特级饲草标准。结合产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构建线性评价函数模型,得出‘陇燕3号’‘坝燕6号’‘定燕2号’‘张燕四号’与‘白燕7号’产量稳定,饲喂性能突出,适宜推广并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鲁北滨海地区引种豆科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鲁北滨海地区对经一般观察后初步入选的14种豆科牧草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繁殖系数、折干率、叶量率、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豆科牧草是草木樨属牧草,其中白花草木樨尤为突出;其次为沙打旺和美国苜蓿,也是适于鲁北滨海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20.
以日喀则地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茎叶为原料制作青贮饲料,分别与玉米(Zea mays)面、小麦(Triticum aestivum)麸、聚合草(Symphytum officinale)、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饲玉米、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干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干油菜(Brassica napus)壳等材料混贮,以甲酸、尿素、食盐和6种生物菌剂(A,活性乳酸菌冻干粉;B,益加益秸秆发酵剂;C,千牧EM菌原种;D,百益宝EM菌种;E,微特美益生菌种;F,粗饲料降解剂)为添加剂,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分别于发酵30、60、90d后进行感官评定及生化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马铃薯茎叶青贮饲料在制作后30d已经基本完成发酵进入青贮稳定阶段,能长期有效保持饲料的水分及营养物质。单独的马铃薯茎叶青贮效果差,添加生物菌剂、甲酸、麦麸、玉米面、青饲玉米秸秆、燕麦草可以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麦麸的效果优于玉米面,添加青饲玉米优于添加燕麦草。聚合草含水量高、紫花苜蓿营养丰富,但是与马铃薯茎叶混贮发酵效果差。干油菜壳不适于与马铃薯茎叶混贮。菌剂A、B的青贮效果要优于E、F。研究得出,马铃薯茎叶+30%麦麸,马铃薯茎叶+0.3%尿素+0.4%食盐+30%麦麸+D,茎叶+30%麦麸+B这3个青贮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