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危害症状黑痘病又名疮痂病、鸟眼病。凡是葡萄绿色部位均可受害。叶片受害后,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 mm,边缘紫黑色至黑褐色,中央灰白色,破裂后出现星芒状穿孔。新梢受害后,病斑呈长椭圆形,边缘紫褐色至黑色,稍隆起,中央呈灰白色凹陷,有时深达木质部,龟裂。新梢从尖端开始发病,逐渐向下蔓延,轻者  相似文献   

2.
一、黑痘病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发生严重。黑痘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幼嫩组织——幼叶、嫩梢、花穗和幼果。嫩梢、幼叶受害后,往往干枯而死。幼果感病后出现圆形深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中央变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疮痂链霉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此病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在新疆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过程中发病较为严重.发病率30%-50%,最高可达80%以上。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块茎发病表面形成疮痂状褐色病斑,病斑木栓化,质地粗糙。木栓化病斑仅限于皮层,其区别于马铃薯粉痂病。病薯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4.
<正>1 黑痘病 1.1 症状。主要为害葡萄的幼嫩部分。幼 果受害,产生鸟眼状圆形褐色病斑;叶片 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 易皱缩畸形。发病严重时枝叶枯死,花果 凋落。 1.2 防治方法。①发芽前用10%-30%硫 酸亚铁溶液涂蔓或喷洒。②芽膨大期喷洒5  相似文献   

5.
一、黑痘病存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发生严重。黑痘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幼嫩组织——幼叶、嫩梢、花穗和幼果。嫩梢、幼叶受害后,往往干枯而死。幼果感病后出现圆形深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中央变成灰白色、凹陷、边缘褐色,似鸡眼状;后期病斑硬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对葡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等均能侵染,尤其是幼嫩部分受害最重。幼叶发病时产生多边形褐色小斑点,叶皱缩,后期病斑干枯穿孔。成叶病斑为圆形淡褐色,亦干枯穿孔。幼果易感此病,染病后有针头大的黑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周边紫褐色,果实坚硬、小而酸。新梢、卷须,叶柄染病时,产生椭圆形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变灰黑色,边缘呈紫色。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来年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10~40℃均可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0~30℃,高温、多…  相似文献   

7.
豫南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造成葡萄生长期病害种类多且严重。给生产上造成损失的主要有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房枯病,其次是霜霉病、褐斑病等。一、葡萄黑痘病(一)症状幼果受害时,果面出现近圆形的浅褐色小斑点,病斑边缘呈紫褐色,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形似鸟眼状。果实生长缓慢,果粒呈绿色且不成熟;新梢、卷须、叶柄和果柄受  相似文献   

8.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鸟眼病。俗称蛤蟆眼、火龙、黑斑等,是葡萄上主要的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9.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鸟眼病,常使枝梢枯死、叶片枯凋,果实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葡萄黑痘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是葡萄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一、病害识别可危害果实、果柄、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叶片上典型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至紫色,病斑14毫米,中央可破裂穿孔;叶脉病斑呈梭形,同时引起叶片扭曲皱缩;绿果上病斑呈圆形,中央凹陷,灰白色,  相似文献   

11.
怎样预防葡萄黑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是葡萄最重要病害之一,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区发病甚重,常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鸟眼病,是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在葡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我省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疮痂病(续第8期第25页)发生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新梢、嫩叶和幼果,也可危害花萼和花瓣。受害的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见第2 1页图1),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突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突起部位呈圆锥形的疮痂(见第2 1页图2),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病斑多时,叶片畸形扭曲。新梢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14.
1.识别 葡萄黑痘病又名萎缩病。俗名“黑斑”,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其主要表现病状为:1.1叶片 叶片受害后初期发生针头大褐色小点,之后发展成黄褐色直径1-4mm的圆形病斑,中部变成灰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硬化,脱落成穿孔,幼叶受害后多扭曲,皱缩为畸形。  相似文献   

15.
薛勇 《北京农业》2003,(1):18-19
一、梨黑星病别名疮痂病 1、症状危害梨树的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叶片受侵后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褪色黄斑,而在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尤以小叶脉上最易着生.病情严重时,病叶大量早落.幼果受害大多早落或病部木质化并停止生长而发展成畸形果.大果受害可发生几个到十几个病斑,形成疮痂状凹斑,并常发生龟裂,病斑伤口常被其他多种果实腐烂病菌进行浸染,使全果腐烂.  相似文献   

16.
<正>1黑痘病1.1发生特点。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葡萄叶片、穗轴、果梗、卷须、新梢、果实等幼嫩部分均可发病,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扭曲、皱缩,幼果畸形。该病于早春葡萄发芽前后及开花后发生,多雨年份,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7.
1 柑桔疮痂病 1.1发病症状 叶片受害,先产生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木栓化,并隆起圆锥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或红褐色疮痂.颜色随品种和叶片成熟度而异.病班以叶背为多,一面隆起则另一面凹陷,病部长灰色绒毛.病斑多时叶片扭曲,至焦枯脱落.花瓣受害后很快凋落.幼果染病后长出散生或群生的瘤状突起,引起早期落果.后期果实受害,常表现为表面粗糙、果小、皮厚、味酸,或成为畸形果.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粉痂病(Spongospora suberranea)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最初表现为针头大小、微微隆起的褐色病斑,6~8 d后逐渐扩大成明显的疮痂,直径可达0.5 cm,病斑周围常有一个半透明、边缘清楚、宽1~2 mm的环,但表皮不破裂,为"封闭疮"阶段;随后疮痂褐色消失,病斑组织呈胶体状,内含大量黄褐色的孢子球,疮痂继续生长,皮下组织破裂,散发出浅褐色粉团,  相似文献   

19.
用5种生物药剂和1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亿孢子/g多粘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低,不建议使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可用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1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显著,这2种药剂均可用来防治马铃薯粉痂病。生物制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及粉痂病的防效优于传统化学药剂多菌灵,而同种药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效优于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柑桔疮痂病是我县柑桔重要病害之一,能为害柑桔新梢、叶片、幼果等幼嫩部分;为害严重时能造成落叶、落果、嫩梢枯死和果实畸形,使品质变劣。一、为害症状受害叶片初期出现半透明、水渍状、黄褐色、圆形的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出而叶面凹陷,成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受害严重的叶片扭曲畸形,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