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桑叶加工桑叶茶类的适制性,以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叶两用桑树品种‘粤椹大10’不同成熟度的桑叶为原料,分别采用绿茶、乌龙茶、红茶制备技术加工成不同发酵度桑叶茶,对所制茶样进行营养活性成分分析与感官品质审评。结果表明,以3种成熟度桑叶所制成的桑叶茶均呈现随发酵程度加深总多酚含量逐渐降低,而总多糖、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熟度Ⅰ(1~4叶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中,绿茶的感官品质总评分最高,乌龙茶和红茶在滋味与香气方面略优于绿茶;成熟度Ⅱ(5~8叶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以乌龙茶的总评分最高;在成熟度Ⅲ(9~12叶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中,红茶的总评分略高于乌龙茶,绿茶总评分最低。综合考虑桑叶茶的营养活性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评分结果,成熟度Ⅰ的桑叶更适于制作绿茶,成熟度Ⅱ的桑叶适制性较广,乌龙茶、绿茶或红茶均适合,成熟度Ⅲ的桑叶较适于制作红茶或乌龙茶。本试验结果可望为桑叶茶生产及桑叶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果桑叶的综合利用,参考其他植物多糖提取方法提取果桑叶多糖,采用Feton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果桑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Feton体系清除·OH结果表明,果桑叶多糖在质量浓度0.8 mg/mL时有最高的·OH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90.8%;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结果表明,果桑叶多糖在质量浓度0.8 mg/mL时有最高的O-2·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60.2%。  相似文献   

3.
桑叶是药食同源的绿色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GABA、DNJ等多种功能性成分,不含咖啡因且滋味尚佳,适宜加工为代用茶。目前,桑叶茶加工以桑绿茶为主,桑红茶、桑叶乌龙茶及发酵桑叶茶亦有研究。  相似文献   

4.
桑叶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原料。桑叶食品是以桑叶为原料,经过各种工艺制得的产品,如桑叶茶、桑叶饮料、桑叶焙烤食品、桑叶粮食制品等。通过介绍几种桑叶食品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桑叶食品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燥方法对桑叶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是精选云南农业大学试验桑因桑叶,仿效绿茶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经感观审评及部分理化分析.初步探讨了桑叶茶的最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6.
桑果采摘后,桑叶一般都会用来还田.这不仅浪费了桑叶资源,同时也给桑园发生病虫害带来了隐患.但是,江西精华实业有限公司却能够独辟蹊径,将桑叶制成茶,在为广大桑农解决了桑叶处理问题的同时,也给桑农找到了又一条来钱的途径.   ……  相似文献   

7.
东阳县古光乡朝阳社的特产队在今年春季开始培养一块丰产茶园,共86叢茶树,实际測量占地0.389亩,头茶采制干茶110.75斤,折合亩产284.7斤;二茶采制干茶52.77斤,折合亩产135.6斤,头二茶折合亩产共420.3斤,这块地不仅茶叶丰收,而且茶果累累,結果最多的一叢茶树有茶果1695个,  相似文献   

8.
茶是饮料,饮用者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解渴提神,所以从其所含特有成分如茶素单宁的多少,以及水浸出物的多少来衡量饮用价值是合乎道理的。但是,茶果外壳的利用人们注意得却很少,往往是收了茶籽茶果外壳便当成废物丢弃,这是很可惜的。我们研究分析了茶果外壳(即种籽成熟时灰绿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市13个品种桑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吐鲁番市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促进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13个桑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VC、花青素、生物碱、β-胡萝 卜素、黄酮苷、褪黑激素、总多糖、总酚、γ-氨基丁酸和类黄酮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桑叶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不同品种桑叶的营养和活性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品质综合得分排序为:药桑>无核大10>黑桑>白桑>台湾长果>育711>嘉陵30>龙桑1号>大青条>强桑1号>粉桑>公桑>选792,聚类分析将供试的13个桑树样品划分为5大类,各品种间在营养指标上有较大差异.由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得出,药桑、无核大10、黑桑、白桑、台湾长果等品种桑叶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广西藤县大果红山茶的遗传多样性,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大果红山茶样本进行标记,并利用NTSYSpc 2.1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条引物对14份供试样本的DNA进行扩增检验,共扩增出3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7条,多态性比率为97.37%;14株样本间遗传距离为0.3952~2.1383,其中3-5号和1-12号的遗传距离最大,为2.1383;而N3号和JJ5号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952;说明大果红山茶种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广东地区的茶花育种资源很丰富,近年来发现的四季开花杜鹃红山茶就分布在阳春地区.此外,广东地区还有许多育种材料,如培育早花品种的'长尾红山茶';培育耐寒品种的'莽山红山茶'、'钝叶短柱茶'、'窄叶短柱茶';培育观叶观果品种的'大果红山茶'、'柳叶毛蕊茶';培育大花品种的'大白山茶';培育香花品种的更多,如'长尾毛蕊茶'、'毛药山茶'等.  相似文献   

12.
茶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大有可为。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茶鲜叶、茶花、茶果、茶枝、茶根、茶树皮、茶叶以及茶资源加工中的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发展动态、前景、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爲評估台灣茶樹種原之遺傳歧異性,本硏究由100條ISSR引子中篩選出12條可産生多型性條帶明顯的引子,這些引子共可産生67個的多型性條帶罁恳环N原之分子標誌數據進行UPGMA法分群分析結果,可將台灣133個茶樹種原區分成六大群,包括油茶群、赤芽山茶群、野生茶樹群、大葉變種與小葉變種混合群、大葉、小葉及大葉、小葉雜交種混合群及小葉變種群。而主成分向量分析的結果與利用群聚分析得到的親緣關係樹形圖結果相符合。台灣茶樹種原高比例的遺傳歧異度是由台灣的野生茶樹所貢獻,部分重要栽培種間的相似性仍極高。爲了探討制茶過程對分子級品種鑒定之影響及DNA分子標誌應用于成茶品種鑒定之可行性,本硏究分析不同發酵程度的茶類,在制茶過程中對DNA質量之影響,試驗結果顯示高溫殺菁過程嚴重造成成茶DNA的降解。利用各種類別成茶與新鮮茶葉(對照)所抽取之DNA樣品進行PCR擴增反應,結果發現分子量小於1,000bp的ISSRDNA條帶表現較穩定。  相似文献   

14.
灵芝桑茶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芝桑茶是由灵芝与桑叶以及其他天然植物配伍而成,经过3a的研究,科研产品已通过专家鉴定,并获安徽省省级成果,其中对桑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经查表明属国内首创,产品口感清香,汤色碧绿清澈,人群试饮表明:对降低血压和血糖、改善睡眠,缓解便秘,预防支气管哮喘等有很好的效果,经化验分析,灵芝桑茶比桑叶茶含有更为丰富的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矿物元素,产品稳性毒试验表明,其安全性好,未出现毒副作用反应。  相似文献   

15.
邹璐 《保鲜与加工》2016,16(4):67-72
为研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绿茶汁的最佳浸提条件、果粒蜜茶的最佳配方、果粒悬浮剂的选择和使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50(m∶m)、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0 min;火龙果果粒蜜茶调配最佳工艺和配方为:果汁与茶汁比2∶1(V∶V),蜂蜜添加后的糖度为14%,柠檬酸添加量0.1%,p H 4.0,果粒添加量8%,琼脂添加量0.13%,CMC-Na添加量0.06%。该条件下制得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清新柔和,酸甜爽口,感官品质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6.
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是颇具经济价值的山茶科植物。以当年采收的3种山茶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形态特征,通过白菜种子发芽试验探索3种山茶科种子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的萌发抑制作用,并研究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_3)对3种山茶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博白大果油茶与多齿红山茶种子形态接近,与石笔木种子形态差异较大,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质量最大,单粒重达3.779g,石笔木种子质量最小,为1.889g。博白大果油茶种子萌发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内,其中外种皮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更强;多齿红山茶主要存在于外种皮和种胚内;5%的石笔木种皮和种胚提取物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不同浓度激素对博白大果油茶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发芽指数;GA_3能提高多齿红山茶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6-BA浓度对多齿红山茶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00mg/L的GA_3能显著提高石笔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研究结果可为博白大果油茶、多齿红山茶和石笔木种子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的桑叶绿茶加工工艺提供依据,研究二次烘干、瓶式炒干、双锅曲毫炒干、先瓶炒后烘干、先锅炒后烘干、先烘干后瓶炒、先烘干后锅炒7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评价的影响.以总酚、总多糖、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桑叶绿茶的茶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经不同方式干燥后的桑叶绿茶总酚含量、总多糖含量、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感官评分均有明显差异,各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各干燥方式的综合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先烘后瓶炒、先锅炒后烘干、先瓶炒后烘干、先烘后锅炒、瓶式炒干、双锅曲毫炒干、二次烘干.因此,先烘干后瓶炒和先锅炒后烘干可以作为桑叶绿茶加工中适宜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麦粉中添加桑叶粉进行复配,制成桑叶海绵蛋糕,分别考察不同桑叶粉添加量(2%、4%、6%、8%)和桑叶粉粒径(60、120、180、240目)对桑叶海绵蛋糕品质及其质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桑叶粉会阻碍蛋糕面糊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影响蛋糕的持水性,从而影响蛋糕的品质。综合各项参数,制备桑叶海绵蛋糕的最佳桑叶粉添加量为6%,最佳桑叶粉粒径为180目。  相似文献   

19.
炒青綠茶(眉茶)佔浙江省外銷茶总量54.14%。为改進提高当前的生產技術,浙江省有关茶業單位組織成“浙江省綠茶初制研究组”。因溫州綠茶几年來進步很快,1955年外交苏結果,按出厂等級原級成交的估91.23%,級2.66%。品質列为全國外銷綠茶的首位。我们  相似文献   

20.
浙江的茶多为細茶、品質高,但往往由于农业和采制茶劳力发生矛盾,有一部分青叶未能及时采下老在树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損失,为了滿足国內外日益增長的需要,增加茶农收入,参考了浙江农学院張堂恆教授1957年在紹兴紅茶初制厂用不萎凋做紅茶的試驗,进一步在各地試做碎紅茶,经过审評的結果,品质合乎出口的要求,不但扩大了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