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栽培木屑香菇,是人为地摸仿野外香菇生态环境,创造适应香菇生长发育的温湿条件,从而达到香菇高产稳产目的。一、准确安排栽培季节:香菇的栽培季节过早或过迟都不利香菇生长,难以达到高产的目地。太早开始制筒接种,气温高料易发酸,菌丝老化快,接种难成活,并易感染杂菌,成品率低。过迟因气温低,成品率虽然高,但菌丝生长缓慢,而排后遇上低温  相似文献   

2.
日本栽培香菇的农户迅速增加,但是由于缺乏细心的管理,杂菌大量发生,出现原木消耗量多而产菇量不高的局面。香菇栽培的标准技术尚未确定,多数栽菇农户依靠老经验生产香菇。因此,研究香菇高产技术,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香菇菌丝在5~32℃下生长,22~26℃最适宜菌丝生长,35℃以上生长明显受抑。香菇可根据其出菇温度分为高温型(15~25℃出菇)、中温型(10~20℃出菇)、低温型(5~15℃出菇)三大类。确定栽培何种香菇品种很重要,但是准备好适宜菌丝生长的菇木,对提高香菇的产质量则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市每年10月到翌年5月,蔬菜供应紧张。为了解决部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1980年,我市几个单位进行了纯棉籽壳栽培平菇试验,于10~12月播种,面积250m_2,由于气温低(5~13℃),发菌时间长,普遍在80~120天才现蕾,霉菌感染率达20~90%。笔者认为,发菌时间长的原因是:菌种用量太少(在2%以下),纯棉籽壳菌丝吃料慢,培菌温度太低(平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0~27℃,而当时仅10℃左右)。如果利用加温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完善香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香菇"申香1513"为试验对象,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养菌过程菌丝后熟阶段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与出菇的关系。结果以菌丝后熟阶段以培养温度20~22℃、时间60~70天表现产量较高,子实体朵形圆整、大小适中,商品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代料香菇栽培的培养料中添加总量10%、20%、30%的烟杆屑,与常规配方在香菇农艺性状、香菇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除菌丝满袋时间稍长,在香菇农艺性状、香菇产量上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生产传统工艺是由母种—原种—栽培种—栽培。这种方法已成规律,但由制种到出菇周期太长,尤以香菇、灵芝、竹荪等食用菌周期更长。目前,一般接种方式都是一端或两端接种,菌丝生长要从菌袋一端或两端向中间生长,需要时间长;香菇、木耳等腹面接种虽加快了其发菌速度,但因开口多封闭不严感染率高。改用长竹签或木签原种和栽培种,菌丝从菌袋轴心向周边生长,大大缩短了发菌期,可提早1~2个月,甚至更早出菇,避免了腹面接种的较高杂菌感染率。具体方法如下: 1 竹木签的制作 将竹竿或木料锯成段,长度据其下一级种或栽培袋实料的长度或床栽的厚度而定,用刀将其劈成粗细与中号毛衣编织针相近的竹签,木签稍粗些,表面粗糙比光滑签好,也可用宾馆、饭店的一次性卫生筷一端稍尖。制好后将其曝晒数天至充分干燥,用细绳扎成捆,每捆200~300根。 2 营养液浸泡或蒸煮 将成捆的竹签置营养液中浸泡4~12小时,气温高浸泡时间短,气温低浸泡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香菇规模化生产中的原材料质量实行精准控制,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和栽培工艺,开展不同颗粒粗细度木屑栽培高温香菇试验,探索其对高温香菇菌丝生长、香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颗粒粗细度为0.5~0.3 cm与0.3~0.1 cm比例各占50%的木屑混合栽培高温香菇,在菌丝生长速度、香菇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真菌,温度是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最活跃的因素,菌丝生长温度5~32℃,适宜温度8~28℃,最适温度24~26℃,35℃以上停止生长。生产花香菇的菌筒菌丝需经炎夏,因此菌简能否安全越夏是关系到花菇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对花菇的菌丝生长极为不利。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观察和试验,为确保菌筒的安全越夏,应着重抓好以下七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代料栽培香菇具有段木栽培难以比拟的优势,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夏季香菇价格高,栽培香菇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气温高、温差小,不是香菇栽培的适宜季节,因此香菇栽培风险高。夏季代料栽培香菇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保湿、拉大温差。现以具有内外双遮阳系统大棚为例,介绍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阶段管理措施。1脱袋期菌丝满袋刺孔后菌棒表面逐渐由白色转变为褐  相似文献   

10.
段木栽培香菇,传统的菇木浸水催菇,是在接种后菌丝经过春夏两季生长,气温适宜出菇时进行。根据我们的实践,最佳的浸水时机应视菇木直径大小而定。直径10~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菌丝生长期,待菌丝已深入到菇木的各个部位(除芯材外)才可进行浸水;直径大于20厘米的菇木,必须经过三年的菌丝生长期才可浸水。  相似文献   

11.
成品率的高低,是袋栽香菇成败的关键.袋料接种多在夏季高温期进行,此时香菇菌丝的生活力相对较低,杂菌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掌握不当,常常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在香菇接种发菌期,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基数,创造一个有利于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繁殖的环境。根据我地菇农的经验,归纳起来要把好七个关。(一)把好季节关接种过早,气温偏高,易污染杂菌,成品率低;接种过迟,脱袋时气温低,不利菌筒转色,影响秋菇的产量。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时开始接种为好。在我区以8月下旬~9月底接种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粉碎原料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培的成功率。而栽培成功的关键,除了菌种、原料的配制、消毒及压块、管理等环节之外,栽培种的接种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制作香菇栽培种多在7~8月份高温季节,空气中杂菌多,香菇菌丝活力弱。而且目前通用的固体菌种接种法,多  相似文献   

13.
阮时珍  宋勇 《食用菌》1996,18(6):23-23
近几年来,代料香菇在全省发展较快,产量虽成倍增加,但质量却不尽人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直接影响了菇农种菇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所从1992年开始筛选花菇品种和培育花菇技术研究,现将其技术简报如下: (一)栽培季节安排 代料栽培花菇一般采用中温型和中温偏低温型品种,如9305、9396、9335、939、9015、9135等菌株,菌丝在适温条件下培养160~200天达生理成熟,一般按常规选在3~4月份制袋,低海拔制袋接种可以适当推迟15~20天,如不同品种和菌龄的栽培时间安排,菌丝生长发育期间要用铁钉扎孔供氧,菌丝正常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加强菌筒越夏管理,防止高温“烧菌”。正常是以最适宜出菇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扣去菌龄天数为最适宜生产期。  相似文献   

14.
陕西洛南县位于秦岭南麓,海拔在1000米以上,月平均气温11℃左右。气候特点是:春季增温快,秋季降温也怏,年降雨量仅600~800毫米。南方气温高、湿度大,香菇室外栽培发展迅速,而北方(特别是西北)不仅气温低且干旱,在室外栽培香菇难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代料香菇夏季栽培,把出菇时间安排在6~10月,是根据市场需要,错开生产季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新的香菇生产方式。香菇系高温养菌低温变温结实的大型真菌,其生理特性决定了夏季栽培与常规栽培有一些不同点,根据我市几年来栽培试验及1990年大面积推广的经验教训,香菇夏季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层发酵培养的香菇液体菌种,具有菌龄齐、菌丝粗壮、接入栽培料萌发点多、发菌快等优点,因此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如何利用香菇液体菌种的优势,采取较简单的工艺栽培香菇,少见报道。我们于1986~1987年利用香菇液体种,采取开放式栽培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其开放式栽培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成功,优质香菇——花菇生产量剧增,发展极快。如何提高花菇的品质和产量,使其产后增值,现对花菇越夏、增氧、管理的关键技术谈点浅见。 1越夏 ①制栽培袋时间,培育花菇的要比培育一般香菇提前3~4个月,从接菌到转色出菇需6~7个月。②菌丝培养适应的温度在28℃以下。③根据花菇菌丝体培养等特性,将其生产时间安排在3~5月,菌丝生长越夏到9~10月出菇(即180~210天)。④选用中温偏高,适应性广的菌株。⑤菌丝培养阶段场地需要阴凉、宽广、通风、微光,菌筒按井字摆放四层,控制温度不超过28℃,高于28℃时采取挂袋凉菌。⑥采用单面接菌3穴,延长菌丝发透菌筒时间,利于菌筒越夏。⑦发菌阶段翻筒次数不能过多,以3次为宜,防止过早转色造成菌皮增厚。  相似文献   

18.
香菇液体菌种生产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液体菌种—固体原种—栽培种的制种工艺生产香菇,菌种制作时间短,菌龄一致,菌丝生活力强,杂菌污染少,香菇的生产周期缩短,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一九八五年我们在偏湿的培养基、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和恒温的条件下,进行香菇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19.
<正>在香菇整个栽培过程中,接种室工艺流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会影响香菇后期的生产。如果操作不规范,污染率上升,对后期的菌丝培养和出菇非常不利,必须引起重视,以免造成损失。一般而言,由于条件所限及出于成本的考虑,大多种植户采用开放式接种,它有接种速度快,功效高等优点。在气温低,干燥的环境中,只要操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年种植香菇,菌筒感染率逐年提高,香菇菌筒受感染后,有的菌筒经过一段时间,菌丝可继续长满整筒,有的香菇菌丝被杂菌杀死,如绿霉菌、链孢霉,整筒都没有香菇菌丝,就变成废料。随着香菇种植面积扩大,这种废料逐年增加。本文旨在探讨用香菇废料代替蘑菇营养料——牛粪的可行性,寻找香菇废料再利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 当地的蘑菇栽培种。 (二)栽培料配方 A组:稻草50kg,尿素5kg,过磷酸钙10kg,石膏12.5kg,石灰5kg,牛粪100kg。B组:稻草50kg,尿素5kg,过磷酸钙10kg,石膏12.5kg,石灰5k8,香菇废筒300个。 (三)试验方法 A组和B组随机3次重复,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