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自然资源优势,在地力评价的基础上,把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复杂土壤组合,从区域性角度进行综合性分区划片。按其土壤特点,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良措施与利用意见,达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为农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一、分区的原则与依据七台河市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总的原则是:以土壤分布特点及肥力状况为基础,以自然条件和各成土因素为依据.以反映自然单元与经济内在联系,达到综合治理与改良利用为目的。1、分区时即要考虑土壤的一致性与规律性,又要考虑局部土壤的特殊性,客观地反应各区自然和农业经济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水产生产是包括在江河湖海、库塘田洼中的捕捞、采集和人工养殖、栽培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因此,除了水产资源本身条件外,它还要求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地说,水产资源的丰欠,自然条件的优劣,社会经济条件的好坏,这三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产生产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防城港市木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万亩木薯良种繁殖基地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就防城港市农业经济、木薯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调研和总结,以充分发挥防城港市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较好地发展防城港市木薯生产,为后续木薯能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打下生产基础,形成防城港市良好的木薯产业链,服务三农,发展经济为目的,对防城港市木薯生产的发展对策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农业生产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学好地理知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是我国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原则显得特别重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农业生产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必须适应和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才能顺利地进行农业生产,并在生产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发展云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特点,要求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贫困落后地区与其它相对发达地区相比,各方面条件都有很大差距,具有独特的特点。贫困落后地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条件差.气候多变、土地贫瘠、山大沟深等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其次是经济欠发达。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拉大差距,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难。一方面。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困难,影响了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群众的经济来源有限,很少把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8.
云玲 《吉林农业》2006,(2):25-25
土壤改良利用是根据土壤的肥力属性和组合特点及其与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条件的内在联系,综合编制而成的。从区域性角度出发,根据土壤的特点,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和限制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土壤的改良利用的主次方向及其措施,为综合区划和农田基本建设,科学种田培肥改进土壤等项生产规划,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受自然条件和体制因素长期影响,大多数农民形成了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传统观念,习惯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灶头”的 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凉州区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由于受粮食价格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仅可使农民增产、增效,而且还会带动地方企业经济的发展。2003年我们在凉州区清源镇、古城镇、二坝乡种植金盏花50hm^2,平均产鲜花4.5万kg/hm^2左右,同时古城镇还修建了金盏花加工厂提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村贫困面大。因此,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提高干旱山地农业生产水平,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京郊的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形势大好。然而,山区和平原间的发展还不平衡,在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上潜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京郊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搞得更好,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一、京郊山区农业生产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为了发挥优势,首先要弄清山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条件特点,以便更好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搞好农业生产。那么,京郊山区农业生产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注意。1.耕地少、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相似文献   

13.
广东山区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社会经济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且工业化进程只能靠自身低经济增长缓慢地积累工业资本,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实力迅猛增强,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极,对广东山区两翼产生经济辐射,交通等基础设施向广东山区纵深延伸,形成全省交通一体化,广东山区从此纳入广东区域统一市场,其工业化进程迎来了广东发展极经济辐射这一强劲的主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卞鸿翔 《农业考古》1995,(3):159-169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荆江以南,境内降水丰沛,河湖众多,湘、资、源、澧四水联结境内大小五千余条河流,合入洞庭,北汇长江,古称“三湘七泽之地”。湖南经济开发和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的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南劳动人民自古重视水利建设,以合理利用和改造当地自然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香料烟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有适宜发展香料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只要形成规模化生产,并给以足够的重视,就有可能成为陕北黄河沿岸贫困地区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生产徘徊不前,种植效益低下,烟叶等级结构不合理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成因是香料烟收购价偏低,比较效益不合理;在公司经营中所占比例小,引不起各级领导重视;生产技术规范未得到贯落实,种植管理粗放;生产环节不完善,烟叶不能进行加工醇和增值,以工补农难以实验。  相似文献   

16.
恩施地区小麦生产,主要是种植面积不稳定和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品种问题,却是重要因素之一。小麦栽培范围扩大了,自然条件、耕作制度也跟着发生变化,如果仍以原有的小麦品种来应付,那就自然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必须根据小麦发展地区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条件,重新考虑品种的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华池县地处落后山区。属典型干旱山区农业县,县内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步伐。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推动全县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全县上下紧跟市场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走企业带动基地、加工促动生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古今农业》2021,(3):91-98,90
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是以金针菜生产为核心的农业系统,于2020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针菜作为中国原产作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由观赏植物到药用植物、再到食用蔬菜的转变。而江苏宿豫丁嘴地区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不仅成为金针菜的重要产地,而且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金针菜生产为核心的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传承至今。本文拟以金针菜在中国种植历史以及角色的转变为背景,通过分析宿豫地区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挖掘金针菜生产系统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思茅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约因素1.自然条件的客观局限。思茅地区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山区 ,自然条件极其复杂 ,98 %以上的广大山区地形、地势、气候多样。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难以形成较好的经济优势 ,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的家庭经营很难形成规模化的合作组织 ,参与市场竞争处于被动的地位 ,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问题显得势单力薄 ,制约了我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农民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的制约。由于我区广大农村山区教育、交通、信息相对滞后 ,农民的文化素质、经济意识、商品意识较差 ,长期形成的一家一户自发生产行为和小农经济意识难以形成集约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高陵县的自然条件、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该地推广优质小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优质小麦生产形势,指出该地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优势及其必然性,同时提出了筛选适宜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