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化探样品批量大,元素多,检出限低等特点,采用水平电极撒料法,对化探样中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光谱定量分析.将样品与缓冲剂1:1混匀,采用W-100光栅摄谱仪(光栅刻线1200条/毫米,二级光谱)进行水平撒样摄谱,谱板经暗室处理后,在东德GFE760μ测微光度计上用P标尺测光,以△P-logc绘制工作曲线,查出含量.本法采用了特制的撒样漏斗,改善了下料的均匀性,提高了分析精度;以Ge和Pd作内标消除工作条件变化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同时还试选了SiO2:C:Na2SO4=61:30:9的混合物作缓冲剂,提高了弧烧的稳定性,获得了较高的再现性.本文还采用了一种单元素线减光器对Ag3382.9进行减光,使Ag的测定上限由5×10-6提高到30×10-6.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较低,一次可测定Ag、W、Mo、Sn、Bi、Cu、Pb、Zn、Ni、Co、Cr等多种元素,检出限为Ag 0.03×10-6,W 0.5×10-6,Mo0.05×10-6,Sn 0.4×10-6,Pb 1×10-6,Zn 3×10-6,Cu 0.5×10-6,Bi 0.1×10-6,Ni 0.3×10-6,Co 0.3×10-6,Cr 1×10-6,基本上达到了化探普查找矿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铅锌矿周边农耕地土壤中的Cr,As,Ni,Pb,Zn,Cu和Co共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实地采样.经测定研究区内Zn,Co,As的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92,147,112倍,这3种元素在研究区内富集效果明显.各元素的基底效应按元素排序由小至大为Ni,Co,Cr,Cu(与As同),Zn,Pb,其中Co和Ni各自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利用地统计方法获得研究区域内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显示中部为高值区,而东北部地区土壤重金属累积不明显.相关性分析得出研究区内Cr,Co,Ni和Cu之间具有较高的依存关系、相似的来源途径;Pb与Zn的相关系数为0650,两者在土壤中的积累均来自铅锌矿矿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揭示了各元素间的远近程度,将研究区内7种元素分为3类:Cr-Ni-Co-Pb-Zn,Cu,As,可见矿区周边农业土壤重金属的复杂性.分别利用地累积指数与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研究区进行污染评价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各采样点的地累积指数值均未达到中度污染,污染程度按元素排序由强至弱依次为Zn,Co,As,Ni,Cu,Cr,Pb,土壤环境整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7种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按元素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o,As,Ni,Cu,Pb,Cr,Zn,均处于轻度风险水平;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的分布图表明,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位于研究区域的偏东南南部,呈圆状向四周辐射,研究区域内整体水平处于轻度生态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3.
微量金属元素对甲烷菌激活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亚新  杨建刚 《中国沼气》2000,18(2):8-11,16
本文以血清瓶为反应器,以醛酸钙为基质,通过厌氧批量试验从动力学和角度研究了微量金属元素Fe、Co、Ni对甲烷菌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微量金属元素Fe、Co、Ni能有效缩短厌氧消化反应时间,提高基质降解率和产气速率。  相似文献   

4.
陕西规模化猪场猪粪与饲料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陕西省11个地区64家规模化养猪场中64个育肥猪饲料和相应的猪粪样品中Cu、Zn、Cr、Ni、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并评估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饲料和猪粪中均含有大量Cu、Zn、Cr、Ni、As、Pb和Cd等,并以Cu和Zn含量最高;饲料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38.33~805.61mg/kg和90.69~1208.19mg/kg之间,猪粪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78.99~1543.28mg/kg和68.72~3011.72mg/kg之间;陕西育肥猪饲料中重金属已经超出国家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其中Cr、Cu、Zn、As、Pb和Cd的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5.44、134.27、10.98、60.08、7.67和110.86,饲料是猪粪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限制陕西省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农用的主要因素是Cu、Zn和Cd含量。估算表明,安康、商洛和杨凌地区猪粪农田施用不足100年土壤Cu或Zn即超标,陕西农田土壤Cd在18.3~99.3年后即达到容许量。  相似文献   

5.
课题组研究杭州环西湖周边茶园土壤中Pb、Zn、Cu、Cd、Cr、Ni、Hg、As和Co九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评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以GB 15618—2018和NY/T 391—2021为标准,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环西湖周边3处...  相似文献   

6.
ICP-MS测定花草茶中金属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梦 《农业工程》2014,4(4):97-99
采用干化法对花草茶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电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了样品中As、Cd、Cr、Pb、Sr、Mn、Cu和Zn 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ICP-MS法测得的加标回收率为90.3%~109.4%,样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38%~8.19%。该法相比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花草茶中多种元素的同时快速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为当地小麦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选取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3个县洪洞县、襄汾县和闻喜县为代表区域,每个县根据土壤类型、地形特征以及种植区划,采集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6种微量元素Cu、Zn、Fe、Mn、Ni、Se全量水平。【结果】山西省典型小麦种植区耕层土壤硝态氮量在1.9~115.2 mg/kg,平均值为35.14mg/kg;有效磷量在2.4~88mg/kg,平均值为26.9mg/kg;速效钾量在97.1~579.2mg/kg,平均值为297.9mg/kg,有机质量在5.61~64.28 g/kg,平均值为21.65 g/kg,总体较第二次土壤普查山西省耕层土壤对应养分数据提高了1.26%~109.4%。土壤中Cu范围在16.09~59.71 mg/kg,平均值为30.40 mg/kg;Zn范围为57.88~198 mg/kg,平均值为90.04mg/kg;Fe范围为2.30%~6.66%,平均值为3.76%;Mn范围在426~926.10mg/kg,平均值为660.7mg/kg;Ni范围在23.31~47.75 mg/kg,平均值为34.80 mg/kg;Se范围为0.017~1.354 mg/kg,平均值为0.434 mg/kg;对应较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提高10.82%~141.11%。6种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FeMnZnNiCuSe。当地土壤中有机质量与有效磷、Se全量呈极显著相关性。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县域空间分布差异性表现为3种大量元素上以襄汾县最高,Mn、Se、Zn以闻喜县最低。【结论】经过30多年土壤演化与施肥管理,山西省小麦种植区土壤养分数据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数据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东省重点地表水体岸带土壤进行系统采样分析,探讨了Cr、Ni、Cu、Co、Cd、Zn、Pb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空间赋存及污染水平,并与国内外部分水岸带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河岸带土壤重金属元素均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均大于20%),但均可达到国家二级土壤标准值,但各元素均存在多个点位超过山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情况;Cr、Co、Ni、Cu和Hg等5种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省内农田土壤中含量;整体上看,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略低于国内部分水岸带土壤重金属含量,但与国外的部分水岸带相比,除了Cr和Ni元素外,重金属含量要高于国外水岸带。  相似文献   

9.
杨姗  张凯 《农业工程》2018,8(2):50-56
采集毕节热电厂和毕节化肥厂周边耕地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测定土壤中Zn、Pb 、Cd、Ni、V、Cu、Cr和Co等元素,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试土壤中As、Hg元素,以Tessier连续持续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中Pb、Ni、Cr、V、Cu和As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其含量所占比例在50.88%以上,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环境中比较稳定;Co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形式存在,其含量所占比例为76.26%;Hg以强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力;Cd以离子交换态与残渣态为主,Zn在各态中含量分布都较高,其生物可利用态与潜在可利用态所占比例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厂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潜在危害性较大,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进而威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浓度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通过进行系统、大规模的采样,计算提出了山西中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研究结果表明,山西中部地区土壤Cd含量的背景值为0.087 mg/kg、Cr为46.90 mg/kg、Cu为17.62 mg/kg、Ni为26.50 mg/kg、Pb为26.02 mg/kg、Zn为57.95 mg/kg,这六种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15618-1995)。与全国土壤背景值比较,山西省中部地区的Cd、Ni、Pb含量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而Cr、Cu、Zn均小于全国对应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 GFAAS)测定富硒大蒜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方法,研究富硒有机肥对大蒜中硒元素及其形态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出硒元素最佳测定条件,即最佳基体改进剂为Pd(NO3)2(1 g/L)和Mg(NO3)2(0.5 g/L)混合溶液,且最佳添加体积为5 μL。参照标准DBS 42/002—2014制备出富硒大蒜总硒和无机硒测定试样,再使用HR-CS GFAAS法测定总硒含量为8.933~9.476 μg/g,无机硒含量为5.784~6.021 μg/g,计算出有机硒含量为3.124~3.491 μg/g,所占百分比为34.16%~36.84%,这说明富硒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大蒜中总硒和有机硒的含量。该方法的精密度为3.0%~5.2%,总硒和无机硒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和93.7%,这表明参照DBS 42/002—2014分析富硒大蒜中硒元素含量及其形态,结果准确可靠,添加的标样(无机硒)几乎全部在待测无机硒试样中。该方法快速、准确且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南瓜中的果胶、环丙基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锌、铬(Cr)对防治糖尿病起主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南瓜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够,除部分食用外,还有一部分作为饲料处理,导致南瓜品种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本文采用干法消解处理样品,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200份不同品种资源南瓜中铬的含量。其中203号样品总铬含量最低(0.015 3 mg/kg),233号样品总铬含量最高(0.520 0 mg/kg),且已超出国家限量标准(≤0.5 mg/kg)。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从200份不同南瓜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一批含铬量适宜的品种,为开展富铬南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技术和种质基础,对利用南瓜防治糖尿病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在气象资料缺失地区的准确计算,探究ET0简便方法在泸州市的适用性,以Penman-Monteith(PM)法作为标准方法,对Hargreaves(Har)法、FAO24 Blaney-Criddle(FAO24 BC)法、Makkink(Mak)法、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的ET0进行适用性分析,并采用线性关系和贝叶斯公式对各方法进行修正。通过误差分析得出,Har、PT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较好,RMSE在0.5~1.1 mm/d、PE在10%~15%,误差相对较小,且利用线性关系修正比贝叶斯公式好,线性修正后的Har法、PT法误差分别下降50%、80%左右,可以看出PT法的修正效果比Har法更理想。采用线性关系修正后的PT法更适合代替PM法计算气象资料缺失时的ET0,可为估算作物需水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 5个生长阶段的3-脱氧-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aroF)、奎尼酸脱氢酶(quiB)、脱氢奎宁酸脱水酶(aroD)酶活及其对应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推测莽草酸、奎宁酸途径在该菌不同生长阶段中的运行情况。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法、NAD+法、免疫酶联法测定冠突曲霉5个生长阶段中aroF、quiB、aroD的酶活性,并利用qRT-PCR及相对定量2-ΔΔCt法分析对应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冠突曲霉的有性生长阶段,随着菌体闭囊壳的形成,aroF、quiB、aroD的酶活均出现升高的趋势,分别由(62.08±0.43)U/L升至(68.60±0.19)U/L,(5.37±0.58)U/L升至(19.56±0.67)U/L,(33.76±0.03)U/L升至(34.30±0.10)U/L,随着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成,aroF和aroD的酶活呈现下降(P>0.05)的趋势,但quiB的酶活仍呈现上升(P<0.05)的趋势;无性生长阶段,随着菌体的生长及分生孢子的形成,aroF、quiB、aroD的酶活均显著(P<0.05)下降,分别由(64.37±0.53)U/L降至(60.65±0.33)U/L,(36.74±1.42)U/L降至(18.87±0.75)U/L,(31.42±0.70)U/L降至(26.59±3.13)U/L。在整个有性生长阶段,随着菌体的生长,aroF和quiB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P<0.05)上升的趋势,至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阶段,分别升高了114.53倍、95.48倍,但aroD出现下降(P<0.05)的趋势,下降了99.34%;在无性阶段,随着分生孢子的形成,aroF、quiB、aroD对应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也呈下降(P<0.05)趋势,分别下降了54.46%、52.83%、98.03%。相关性分析可得,quiB(R2=0.91)的表达量与对应酶活的相关性较强,aroF(R2=0.43)与aroD(R2=0.06)的表达量和酶活之间相关性较弱;aroF与aroD在冠突曲霉不同时期的酶活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但在对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上aroF与quiB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性。该研究揭示了莽草酸、奎宁酸途径关键酶酶活及其对应基因在冠突曲霉不同生长阶段的活性差异及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外标法定量,对样品的提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经试验确定的色谱条件为:起始温度180℃,最终温度270℃,并保持15min;样品提取净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V/V,3:1)为提取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进行洗脱。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表明:在0.008-0.8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3;回收率为80.7%-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1_8%~8.9%,最低检出限为0.0003-0.0042mg/kg。此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冷冻丙酮法分离杜仲子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冷冻温度、V(丙酮)/m(脂肪酸)、冷冻时间为自变量,以α-亚麻酸纯度为响应值,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杜仲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冷冻温度-44 ℃,冷冻时间3.3 h,V(丙酮)/m(脂肪酸)=4.2条件下,杜仲子油中α-亚麻酸纯度为28.05 mg/mL,其含量达到80.11%,杜仲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由60.14%提高到80.1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重金属元素。拟定了测定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9%~104.9%,变异系数RSD〈10(n=6),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满足分析要求,为蔬菜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绒 《湖南农机》2013,40(3):101-102
文章从设计形式及结构方面详细介绍了DN100-1000喷锌机,该产品改变传统的喷锌机只有小口径(DN100-300),中孔径(DN400-800),大孔径(DN700-1000)这三种形式。该产品在伊朗某工厂投入使用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该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笔者为研发团队的主要带领人,文中详细叙述了制作要素,以求为其它喷锌机的需求者提供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19.
砒砂岩地区沙棘根系改良土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砒砂岩区林龄为2a-8a的沙棘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沙棘群落根系改良土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群落的根系可快速增加土体中〉0.01mm微团粒的数量,并使土壤容重有所降低;同时明显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N、P、K等化学元素的含量,从而协调供应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及结构;有效的改善了砒砂岩区的生态环境和减少了砒砂岩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生物质发电厂得知,牧豆树常被选为下吸式气化炉的燃料。产气的特性由不同的成分、热值、密度和焦油含量所确定。气化炉的性能通过观察参数如燃料消耗量、比燃料消耗量、当量比、比产气率、比气化速率和气化效率来评价。在负荷20 kW条件下,一氧化碳(CO)、氢气(H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氮(N2)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8.4%、13.8%、11.1%、2.40%和54.2%。随着发动机负荷从5 kW增加到20 kW,气体的热值、密度和焦油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17~4.85 MJm3,1.16~1.56 kgm3和10.0~10.2 mgm3;燃料消耗速率、比燃料消耗速率、比气化速率、比产气率、当量比和气化效率变化范围为11~28 kgh,1.40~2.20 kg(kW·h),29.63~75.43 kg(m2·h),103.7~257.43 m3hm2,0.32~0.47和79.26%~8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