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边坡绿化技术要点分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上海农业科技》2010,(6):103-104,99
笔者论述了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形式,如种草、铺草皮、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框格防护、合成材料植被网草皮护坡、喷混植生植物护坡、绿化笼砖护坡、香根草生物边坡防护技术、客土喷播技术等,同时提出公路防护工程设计要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才能确保公路边坡绿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市市区公路主干线的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主要有植物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框格结构植草护坡、三维植被网护坡、多种护坡技术结合等,指出其分布、适用范围、常用的绿化植物种类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兴梅  徐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5,(6):212-213,271
填方路堤生态边坡是生态公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列举了人工植草护坡、草皮铺装、框架梁填土护坡、空心砖绿化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填方路堤生态边坡防护形式.从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防护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种形式生态边坡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为填方路堤边坡合理选择生态防护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概况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了23万千米。当高速公路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山采石、取土以及大量弃土弃渣,使原生植被遭到破坏,进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路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的干扰和破坏,严重的可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公路建设植物防护对于边坡稳定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作用植物边坡的主要作用在于植物根系对土壤的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城市岩质边坡工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优缺点,针对城市岩质边坡的工程特点及出现的新问题,对城市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南方城市岩质边坡的生态防护技术与方法,并对防护结构的受力机理等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了土工格室与岩质边坡相互作用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城市岩质边坡土工格室生态防护技术规程,并将其应用于某城市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的修建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本文介绍了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对提高公路品质和提高公路车辆行驶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边坡植物生态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与植被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中的弃土、弃石、开挖和自然灾害(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及震后频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这些上顷与岩质边坡或陡或平、极不稳定。在自然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时间较长,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恢复,因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复过程。在生态学上利用植被稳定边坡、改善生态环境称为边坡生态防护。  相似文献   

8.
位移监测是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准确地获取全面的监测资料和数据,对山区公路施工期间开挖路堑边坡的安全施工和稳定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测斜仪的工作机理,并以贵州某高速公路K103+780~K103+920路段的路堑边坡为例,介绍了测斜仪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深部位移监测中的应用。为防止K103+780~920段路堑边坡施工过程中严重失稳,出现大面积滑动,有效控制边坡防护设施的修建速率,在边坡设置了3个深部位移监测点ZK001、ZK002和ZK003,分别埋设测斜管对边坡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测斜仪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监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得出的结论与钻探验证的资料基本一致,说明深部位移监测是研究公路路堑边坡滑动变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栎霖  毛凯  李西  刘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23-2024,2032
综述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速公路生态防护技术措施,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在技术模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生态防护角度出发建立不同路域的生态公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是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的前提。针对公路土质边坡易受降雨影响而产生滑坡灾害的特点,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受降雨入渗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在模拟中设置边坡坡比1:1.0、1:1.5和1:2.0,降雨的入渗深度设置为5 m,研究未降雨和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边坡模型在未降雨时比较稳定,降雨条件下稳定性安全系数明显下降;降雨入渗后不同坡比公路边坡数值模型的破坏模式存在较大差别,坡比为1:2.0的模型在降雨入渗后形成了较完整的滑动面,滑坡隐患明显;建议在公路边坡施工过程中,加强坡面防护和适当控制开挖坡比以提高公路土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开展干旱半干旱区的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干旱半干旱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以国道045主干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高速公路为例,分析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6年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挖方边坡适宜采用无防护措施,任其自然恢复,其土壤的抗冲抗蚀性更好;填方边坡适宜采用工程措施+本土适生植物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护,在不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长边坡下部可适当采用无防护措施,土壤抗冲抗蚀性相对更好,工程措施倾向拱形骨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喷射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喷射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的湖北省荆宜高速公路边坡的现场进行调研,讨论和分析了不同植物组合的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的生态效应和工程效应.结果表明.只要综合考虑研究地的气候、边坡岩土状况、坡面、坡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护坡植物的种类及构成,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就具有较好的护坡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现状,分析了嫩呼公路的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环境特点,找出了嫩呼公路各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措施。运用了指标赋权法对保山市市区公路的各种环境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尾气组成元素对公路环境影响最大的结果,为公路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依据。并应用SPSS软件对公路污染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降的增加会相应导致TSP减少,氮氧化物和TSP的增加会导致尘降减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防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准确地评价高速公路边坡5种常用灌木的生态防护效果,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绿化现状的调查,把试验取样地点设置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边坡,通过挖掘法挖取植物根系,观察根系的构型;使用根系分析仪测定根系的形态学指标(根长、根体积);通过简易的设备和直剪仪测定根系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综合分析根系的形态学指标和力学指标,测得5种灌木对于生态边坡的防护效果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夹竹桃(Nerium indicum)、伞房决明(Cassia corymbosa)、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植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方法]在韶赣高速公路始兴县马市镇路段开展了高速公路施工产生的植物废弃物堆肥处置及绿化应用研究。[结果]静态垛堆肥工艺不仅可获得良好的堆肥产品,而且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植物废弃物进行好氧堆肥化处理后,其理化性质均已达到有机肥国家标准;与草炭土相比,植物废弃物堆肥作为种植基质添加材料具有较高肥效。高速公路植物废弃物堆肥施用于边坡绿化,不仅可减少植物废弃物本身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未来高速公路植物废弃物处置的主要方向。[结论]对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期产生的植物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并应用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是废弃物处理和边坡绿化相结合的高效工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喷射生态护坡技术作为一种机械化高、生产能力大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边坡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在充分对比分析湿式和干式喷射生态护坡技术的基础上,依托穿越青藏高原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国道569曼德拉至大通高速公路项目,对公路沿线3#取土场开展了生态修复研究。具体技术参数为:选择湿式喷射生态护坡技术,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选取10 g·m-2披碱草、7 g·m-2冷地早熟禾、4 g·m-2星星草和3 g·m-2豌豆的种子。施工后1 a的恢复效果表明,恢复效果因取土场坡度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坡度<1∶0.75的区域植被覆盖率、植物生长高度及植物多样性指标明显高于坡度>1∶0.75的区域,且植物群落逐渐向自然边坡演替。表明湿式喷射生态护坡技术适用于坡度<1∶0.75的边坡,坡度>1∶0.75的边坡可考虑采用干式喷射生态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17.
道路边坡的防护与生态美化是目前道路建设中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基本原理,并对道路生态护坡形式进行了分析。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生态护坡的经验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与施工,并探讨了道路生态护坡新技术,意在为各种道路护坡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郭鹏 《农技服务》2010,27(3):389-389,402
通过对银川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干旱气候区对边坡绿化的特殊要求,浅析了关于北方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因地制宜,采用鱼鳞坑边坡防护,为西北干旱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使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探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以山东省青临高速公路16种典型绿化护坡类型为例,选取代表植物群落、地形条件和土壤特性的指标,运用冗余分析法揭示植被重建后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构建不同护坡模式下植被-- 土壤耦合模型。结果表明:1)各类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公路边坡植物多样性变异信息的87.599%,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度最高,达到69.539%;2)多样性指数对土壤作用的反馈程度排序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3)与群落多样性平均关联系数大于0.65的土壤因子排序为速效磷>全磷>全氮>全钾>有机碳,属于较强关联;4)公路边坡植被-- 土壤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弱协调和中等协调为主,耦合度排序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岩土混合边坡。该研究可为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托内蒙古包头至磴口段高速公路工程,介绍了公路边坡塌陷的不同防护模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进行了各种防护模式的评价,从而推荐出最佳防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