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江蓠属红藻门江蓠科,它是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生长,南海种类繁多而蕴藏量也大,江蓠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胶,干品含琼胶量一般达25%以上,是加工琼胶的好原料。琼胶产品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属于国际性大宗商品之一。一级琼胶产品目前售价40,000多元/吨,国际市场价1.3—1.5万美元/吨。  相似文献   

2.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藻,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脂质。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江蓠干品含胶量在25%以上,是目前制造琼脂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量20,000吨左右,其中以阿限廷、智利为最多,巴西、阿扎尼亚、日本、菲律宾也有一定数量,我国约年产3,000多吨。我国目前生产的江蓠除用来制造琼脂外,  相似文献   

3.
江蓠的养殖     
江蓠是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的经济红藻,具有藻体大,适应性强等优点.含胶量10%~25%,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 1 育苗 1.1 采苗时间与种藻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微藻添加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影响,探索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作为稚鲍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方法】在饲料中添加 1%、3% 和 5% 的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比较各处理稚鲍的生长参数,全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 淀粉酶(AMS)、纤维素酶(CL)活性以及内脏囊中细菌、弧菌的数量。【结果】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可显著提高稚鲍壳长,显著降低稚鲍死亡率,其中以 5% 三角褐指藻处理稚鲍的壳长最大(16.38±2.49 mm),1% 小球藻处理稚鲍的死亡率最低(2.00%±0.67%)。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可显著提高稚鲍体质量、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养殖 40 d 后,5% 三角褐指藻处理和 5% 小球藻处理的 SOD 活性(12.9±0.75、12.99±0.42 U/mg)均显著高于对照。3%、5%三角褐指藻处理的 T-AOC 活性(1.15±0.03、1.19±0.06 U/mg)显著高于对照。5% 三角褐指藻处理的 AMS 活性(4.92±0.74 U/dL)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间的 CL 活性差异不显著。养殖 40 d 后,5% 三角褐指藻和 5% 小球藻处理稚鲍内脏囊中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小球藻,以添加 5% 三角褐指藻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  相似文献   

6.
鲍俗称鲍鱼,属单壳类螺科,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鲍软体部发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海味之冠,是我国名贵的海珍八品之一。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干1998年承担了由省科委下达的“南日岛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海上鲍鱼养殖技术开发”课题,经过认真实施,目前已养殖皱纹盘鲍500万粒.占莆田市的80%以上,繁育鲍鱼苗1000多万粒,成为海岛高产高效养殖拳头产品,被人誉为“南日鲍”。南日岛浅海浮筏式网箱养鲍填补省内空白,海上鲍鱼养殖技术开发走在全国前列、经过5年多的养殖,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皱纹盘鲍浅海浮筏式网箱吊挂养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海区的选择该项目地点选择在南日岛娘屿海区,水深在15—30米之间,透明度大部分时间保持在0.5—2米,水流畅通,流速50—60米/分;水面水温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pH值8.0—8.2,比重1.019—1.024,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氨态氮不大于100毫克/升,有机耗氧在0.5—1毫克/升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受台风影响小。 二、养殖方式采用海上筏架吊挂养殖。皱纹盘鲍养殖的  相似文献   

7.
对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和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进行了为期12 d的腐解过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结束时,芋根江蓠、异枝江蓠腐解的时间分别为10 d、8 d,藻体失重率分别为22.52%、8.50%,2种江蓠均处于腐解早期阶段,腐解过程分先快后慢两个阶段,芋根江蓠腐解速率大于异枝江蓠。在腐解过程中芋根江蓠藻体丙二醛(MDA)含量大于异枝江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小于异枝江蓠,说明芋根江蓠膜系统受损程度较大,对逆境胁迫的抗氧化能力较弱。(2)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规律为:TNTP,氮磷释放不同步,磷释放滞后;其中TN释放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TP释放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腐解水体中TN、TP含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3)芋根江蓠藻体含水率、C/N初始值高于异枝江蓠,前者分别为95%、52.11,后者为91%、24.01。综上所述,芋根江蓠腐解的时间较长,藻体失重率和分解速率较大,抗氧化能力较弱,TN释放量较多,所以芋根江蓠腐解的程度比异枝江蓠大;2种江蓠氮磷含量、抗氧化能力、藻体含水率和C/N不同可能是导致藻体腐解、氮磷释放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赤潮是海洋养殖主要灾害之一,频发于网箱等渔排养殖集中区,易造成鲍等养殖动物的大量死亡。该文总结近几年渔排式养鲍集中区赤潮发生情况,分析了赤潮引发鲍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赤潮防范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海藻密度的增加,吸收效果也加强;第二部分试验,将不同密度的杂交鲍分别与密度为3g·L-1的石莼和6g·L-1的真江蓠进行混养。结果显示:随着杂交鲍密度的增加,杂交鲍的生长率有所下降。当杂交鲍混养密度为400粒·池-1时,杂交鲍的生长率相较密度为200粒·池-1时差异不显著,而与杂交鲍密度为600粒·池-1时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同等密度的杂交鲍,与石莼混养的养殖效果优于真江蓠。  相似文献   

10.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11.
宗岳 《新农业》2005,(5):31-31
近年来,由于养鲍的效益一度较高.沿海各地在潮间带建有大量鲍池养鲍.但由于后来养鲍效益下降等多种原因.养鲍池的利用率及效益很低。不少地方的池子几近废弃,导致生产物资、设施的极大浪费。在潮间带养鲍池堆石养殖海参能够有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养鲍养参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2.
鲍属海产珍品 ,早在 1 943年日本的学者就开始对鲍的生长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1 ] 。随后 ,进一步对鲍的生态、苗种生产、放流增殖等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2 - 5] ,七十年代日本养鲍产业到达了鼎盛期 ,年产量达到 640 0多吨。后来 ,由于陆上养鲍业的挫折 ,使鲍的产量大幅度下降。我国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开展于 1 980年前后 ,养殖的主要品种是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 ,随着对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6 ,7] ,使皱纹盘鲍的养殖从海区笼养、底播增养发展到陆上全人工养殖[8,9] 。但是 ,陆上全人工养殖的不少厂家存在着经济效益差 ,甚至亏损现…  相似文献   

13.
用三十烷醇的水溶液对绳江蓠藻体和孢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对绳江蓠藻体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附着有不良影响,使也子的附着率明显降低。对藻体生长的适宜浓度为1-4ppm,对孢子萌发生长的适宜浓度1-8ppm。在使用中以1ppm为宜。  相似文献   

14.
报道鲍从育苗至养成的幼体鲍、稚鲍及成鲍系列配合饲料的3种配方、生产工艺和养殖效果用幼体鲍饲料代替部分硅藻比单独使用硅藻可延长幼体鲍的附板天数10 d左右,提高出苗率30%~40%、成活率15%~20%;用稚鲍饲料养殖3.5 mm的稚鲍66 d,平均生长速度为169 μm·d-1,显示出良好的生长性状;用成鲍饲料养殖25 mm左右的成鲍90 d,平均增长速度达172 μm·d-1,平均增重速度达105 mg·d-1,分别比某商品成鲍饲料养殖成鲍的结果高20μm·d-1、12 mg·d-1,平均饲料系数为2.0,比某商品成鲍饲料养殖成鲍的结果低0.1.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离岸开放海区鲍养殖产业,拓展养殖空间,对兴化湾新近开发的开放海区与传统遮蔽海区,延绳式PVC管养新技术与传统筏架式筐养技术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济效益以开放海区PVC管最高,其次为开放海区塑料筐,最差为遮蔽海区塑料筐,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78、1:2.23、1:1.07.遮蔽海区塑料筐和开放海区塑料筐需要再延长272 d和136 d才达到开放海区PVC管商品规格,其预计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82、1:2.73.养鲍主要成本为人工费和饲料费,通过养殖容器改造,可节约人工费33.3%;实施鲍藻可节约饲料成本28.1%~34.77%,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3.61~3.71.延绳式PVC管鲍养殖新技术,既可克服开放海区养鲍技术问题,又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模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云冰  张付云  李妍  杨阳  苍桂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60-21661,21739
江蓠属于大型红藻,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对江蓠及其共附微生物的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开发利用江蓠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业》2000,(4):6
新华社信息广州1月24日专电(记者马道君)在养鲍地区广东汕尾等地,每公斤江蓠已由前年的1.3元上升到目前的2.2元以上.价格虽贵仍供不应求,预计价格仍有上扬趋势. 江蓠俗称海菜,是生长在沿海的江藻类,具有生长迅速和产量高等特点,生长期一般为二三个月,一年可收获数批.其种类较多,仅广东沿海就有细江蓠、细基江蓠、真江蓠等10多个品种,多数品种在春夏季成熟.  相似文献   

18.
紫菜,为红藻门、红藻纲、红毛目、红毛菜科海洋植物。紫菜是食用海藻中的珍品,生长在浅海潮间带岩石上,藻体呈胶状,菲薄如纸,颜色降紫或褐绿。我国沿海产有坛紫菜、条班紫菜、圆紫菜、甘紫菜、长紫菜、边紫菜等十余品种。商品紫菜以紫菜丝和方片对析,质嫩、色深而发亮,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叶片粗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配合饲料饲喂鲍鱼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对照组,研究3种不同配方、加工工艺生产的鲍配合饲料对室内工厂化水泥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和海上沉箱养殖3种养殖模式鲍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片状配合饲料Ⅰ、片状配合饲料Ⅱ均表现为在水中稳定性强,能满足现有3种不同鲍鱼养殖模式的需要,饵料系数低于膨化配合饲料Ⅲ和海带,鲍壳颜色为褐绿色。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藻类资源丰富,常见种类有80多种。本文主要报导的常见绿藻有25种,褐藻有22种,总共47种。其中产量较大,富有经济价值的绿藻有礁膜、石莼、裂叶石莼、浒苔和长松藻等;褐藻类产量大的有马尾藻科的种类.海南岛年产马尾藻可达18—20万担(干品),全省产量可达40多万担。它是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和马尾藻精的主要原料,也是鲍鱼养殖的良好饲料,有的绿藻椭藻也是江蓠养殖的主要敌害,因此,本文所报导的种类可供水产院校师生和水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