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菠萝蜜白化突变体,并对其形态和生理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分光光度计法、离体称量法、比色法等比较研究菠萝蜜实生白化苗与正常苗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菠萝蜜白化突变体的株高、侧根密度、茎粗、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周长、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正常苗,而含水量、蒸腾速率、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正常苗。菠萝蜜白化突变体和正常苗无论在形态还是生理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本研究不仅为木本经济作物白化突变体的研究提供材料,而且为进一步研究菠萝蜜白化苗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GenBank上公布的玉米T、C、S群不育细胞质线粒体DNA特异基因T-urf13、atp6-C、orf355的片段序列设计引物,以玉米自交系B77、U8112和150为核背景的3组同核异质系(N、T、C、S、M5P型和YⅡ-1型)叶片总DNA和种子总DNA以及线粒体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对新型雄性不育胞质MP型和YⅡ-1型进行归群研究.结果表明:①M5P型和YⅡ-1型不育胞质的PCR扩增产物与T群、S群有很大差别,与C群不育胞质的PCR扩增结果相同,M5P型和YⅡ-1型不育胞质可归为C群;②设计的胞质鉴定特异引物以从叶片中提取的总DNA和从种子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扩增,与以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的结果一致,表明只要提取基因组总DNA就可以用于玉米胞质类型的归群;③基于PCR策略用玉米胞质特异引物对胞质进行归群,不受供试材料核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氯化钾肥在菠萝蜜苗期的适宜施用量,本试验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钾素处理对菠萝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增加,菠萝蜜叶片净光合速率、根系参数以及各器官生物量和氮磷钾积累大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呈增加趋势.施钾量为K1(1 g/kg)时促生效果较...  相似文献   

4.
利用GenBank上公布的玉米T、C、S群不育细胞质线粒体DNA特异基因T-urf13、atp6-C、orf355的片段序列设计引物,以玉米自交系B77、U8112和150为核背景的3组同核异质系(N、T、C、S、M5P型和YⅡ-1型)叶片总DNA和种子总DNA以及线粒体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对新型雄性不育胞质M5P型和YⅡ-1型进行归群研究。结果表明:①M5P型和YⅡ-1型不育胞质的PCR扩增产物与T群、S群有很大差别,与C群不育胞质的PCR扩增结果相同,M5P型和YⅡ-1型不育胞质可归为C群;②设计的胞质鉴定特异引物以从叶片中提取的总DNA和从种子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扩增,与以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的结果一致,表明只要提取基因组总DNA就可以用于玉米胞质类型的归群;③基于PCR策略用玉米胞质特异引物对胞质进行归群,不受供试材料核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水平下菠萝蜜幼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酰胺态氮肥在菠萝蜜苗期的最佳施用量,本试验以马来西亚1号嫁接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施氮量对菠萝蜜幼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菠萝蜜幼苗叶片、茎秆、地上部和整株生物量,叶片氮素累积量、茎秆氮素累积量和总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施氮量为N1(5g/株)时达最大值;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在N1时达最小值。根系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增长趋势。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随着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N1水平与N0(0 g/株)无显著性差异。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体积与地上部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总根长单个因子以及三者共同解释菠萝蜜苗生物量变化的比例为9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菠萝蜜幼苗适宜的施氮量为5 g/株,可作为菠萝蜜苗期施肥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DNA甲基化与小麦抗盐性的相关性,以耐盐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新春11号(耐盐)和新春6号(盐敏感)为材料,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处理小麦种子7 d,并对处理后的幼苗用200 mmol·L~(-1)NaCl胁迫7d,分析盐胁迫下DNA去甲基化小麦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小麦的生长。盐胁迫下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对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无显著影响。与单独盐胁迫相比,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新春11号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减缓,胞间CO_2浓度无显著差异;新春6号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显著下降,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盐胁迫下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可显著减少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新春6号小麦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对新春11号影响不大;显著提高新春11号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新春6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上所述,DNA甲基化抑制剂会导致小麦植株矮化,提高盐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盐胁迫负效应,小麦品种对DNA甲基化抑制剂的敏感性与其耐盐性有关,推测盐胁迫下小麦可能通过DNA甲基化调控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海南省文昌市南阳镇、琼海市大路镇、乐东县黄流镇3个地区‘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叶片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的周年变化规律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菠萝蜜叶片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相似。元素年平均含量表现为氮>钾>磷。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生育期调研分析,将菠萝蜜的生长周期大致划分为2个批次3个时期:第一批次养树期(11—12月)、花芽分化期(1—2月)、结果期(3—4月);第二批次养树期(5—6月)、花芽分化期(7—8月)、结果期(9—10月)。生长周期内,氮元素含量年变化呈现“N”字型变化趋势;磷含量在1—4月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氮含量变化相似,但钾元素含量变化没有氮元素变化明显。菠萝蜜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的适宜范围为:全氮21.03~22.15 g/kg,全磷2.86~3.40 g/kg,全钾13.49~14.47 g/kg。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菠萝蜜需氮、钾元素较多,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和结果期,应注意增施氮肥与钾肥,磷肥应于养树期施足。  相似文献   

8.
用改良CTAB法提取菠萝蜜叶和花序总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蜜的叶片和花序为材料,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法(在原来的提取方法基础上,使用乙酸钾和无水乙醇预先沉淀果胶),成功提取菠萝蜜叶和花序的总RNA,平均产率分别为74.7 μg/g FW和31.6μg/gFW.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1%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所提取的RNA质量高,能够满足相应的分子操作.  相似文献   

9.
菠萝蜜的营养成分与鉴别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不同品系菠萝蜜的还原糖、粗纤维、蛋白质、脂肪等,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无损快速鉴别了6份品系菠萝蜜果实,并采用电子感官对不同品系菠萝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菠萝蜜含有丰富的还原糖和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和粗纤维,6份菠萝蜜均可根据红外的特征谱图,分析菠萝蜜化学组成成分,并进行品系的分类鉴别,电子感官技术也较好的对菠萝蜜品系进行了差异性比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良CTAB法研究经硅胶干燥法和保鲜法保存的五唇兰叶片DNA降解规律,并比较两种保存方法叶片DNA的保存时间,为叶片的野外远距离采集提供指导。结果显示,采取硅胶干燥法进行保存的五唇兰叶片DNA和SOD以及POD的含量下降迅速,第1天DNA的产率已经下降到65.4 ng/g,ISSR引物可以检测出7条清晰的条带,第2天DNA则降解完全,SOD和POD含量2 d内快速较少,第2天分别降到68%和27%;采取叶片保鲜法保存的五唇兰叶片DNA一周内保存完好,产率较高,为71 ng/g左右,ISSR引物可以检测出7条清晰的条带,7 d之后DNA开始降解,ISSR引物扩增出的条带变得模糊,随着叶片衰老进程的加剧以及叶片开始出现腐烂等性状,DNA降解逐渐加速,第13天降解完全,SOD和POD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与DNA产率一致的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在第9天达到峰值。叶片DNA的降解规律和衰老规律呈现出一致性,离体五唇兰叶片DNA降解主要原因来自于叶片衰老的加剧以及期间产生的有毒物质的积累,野外远距离采集五唇兰叶片可采用保鲜法保存以防止DNA的快速降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分析9组纯合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变的同源四倍体小型西瓜的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与对应的二倍体小型西瓜相比,同源四倍体小型西瓜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番茄红素增幅最高的为PI4,增幅达28.27%;瓜氨酸含量增幅最高的为PI8,增幅达19.12%。番茄红素含量依次为大红瓤>红瓤>粉红瓤>黄瓤,与其瓤色有关。瓜氨酸含量依次为黄瓤>大红瓤=红瓤>粉红瓤,大红瓤与红瓤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各个材料之间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菠萝果实不同发育阶段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个菠萝品种(卡因种和巴厘种)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果肉色泽和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肉颜色逐渐向橙色转变;叶绿素总量从果实膨大期增加到加工成熟期的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的含量从果实膨大期到完熟期都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及类黄酮无显著相关;类黄酮含量与类胡萝卜素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极显著正相关;h*值与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相关,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a*值、b*值与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花青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K、Ca、Mg、Zn、Cu、Mn、Fe 7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果皮较厚.(2)两葡萄柚中7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K、Zn、Fe以果肉中含量较多,Ca、Mg、Mn、Cu则主要分布于果皮,其中Ca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K含量位居7元素之首.(3)葡萄柚对K、Ca、Mg、Zn、Mn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Cu和Fe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4)7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甜葡萄高于红宝石,果肉高于果皮.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Mg、Zn,最低的是Cu,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O-2,SOD最差.  相似文献   

14.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 K、 Ca、 Mg、 Zn、 Cu、 Mn、 Fe 7 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 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 果皮较厚。 (2)两葡萄柚中 7 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 K、 Zn、 Fe 以果肉中含量较多, Ca、 Mg、 Mn、 Cu 则主要分布于果皮, 其中Ca 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 K 含量位居 7 元素之首。 (3)葡萄柚对 K、 Ca、 Mg、 Zn、 Mn 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 Cu 和 Fe 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 (4)7 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 甜葡萄高于红宝石, 果肉高于果皮。 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 Mg、 Zn,最低的是 Cu, 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 O2·- , SOD 最差。  相似文献   

15.
火龙果果实发育期间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郑伟  蔡永强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7):1242-1246
以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间鳞片、果皮、果肉中N(氮)、P(磷)、K(钾)、Ca(钙)、Mg(镁)、Fe(铁)、Zn(锌)、Mn(锰)、Cu(铜)、B(硼)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后3 d鳞片和果肉K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果皮K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K含量比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高。火龙果花后3 d果肉的Ca含量最高,在果实发育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0种营养元素在鳞片、果皮和果肉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规律来看,在幼果期,果实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此后,随着幼果的快速增大,矿质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直至果实成熟期,各种矿质元素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Carotenoids and phenolic profile, antioxidant activity as well as concentrations of selected macronutrients (K, N, Mg, Ca and Na) and micronutrients (Zn, Cu and Mn) in flesh and peel of peach fruit were recorded at two harvest dates. Predominant mineral was potassium, followed by calcium, magnesium and sodium.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micronutrients was greater in the peel than in the flesh especially in early season.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elements in flesh and peel decreased during fruit maturation. 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 varied with respect to the cultivar. β-cryptoxanthin and β-carotene were the major carotenoids in both tissues and flesh contain the lowest amounts. Neochlorogen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catechin, epicatechin, gallic acid, rutin, quercetin-3-O-galactoside, cyanidin-3-O-glucoside, cyanidin-3-O-rutinoside, were detected in both peel and flesh, with chlorogenic acid and catechin being the predominant components. Peel extracts showed markedly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hen estimated by ABTS or DPPH assays, than the flesh counterparts,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higher phenolic content. Overall, total phenolics levels increased at full ripening stage in both peel and flesh. The results found herein provide important data on carotenoids, phenolic and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changes during fruit growth, and emphases peach fruit as a potential functional food.  相似文献   

17.
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经济效益,研究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火龙果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产值和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火龙果桂香红间种的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产量达36 139.5 kg/hm~2,商品薯率达97.3%;桂香红产量达35 586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与桂香红纯种相比,总产值增加52.7%,纯收入增加109.7%,土地当量比为1.13。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审定品种茗科1号(Camelliasinensis cv.Mingke1)制作坦洋工夫滋味醇厚鲜爽,花果香明显,现已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端坦洋工夫红茶。本文从鲜叶原料、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五个加工工艺介绍了茗科1号制作坦洋工夫红茶的初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红毛丹组织X射线衰减系数与其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别测定红毛丹果实各部分的厚度,并利用X射线图像测定射线强度,研究其X射线衰减系数,同时研究衰减系数与其密度的相关性,建立射线强度和厚度的回归方程以及果实的衰减系数与果实的果皮、果肉、果仁衰减系数的关系,为外形尺寸大小的分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了困扰。本文综述椰子水、椰花序汁、椰肉中糖的种类、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为提高椰子副产物加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