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赤霉素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赤霉素(GA3)浸种对七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对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3能促进七叶树种子的萌发。经15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后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2%、156%、1.33。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催芽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南亚松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 mg/L的GA3浸种24 h,于30℃恒温箱催芽是促进南亚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CaCl2不适合用于南亚松种子的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3.
薰衣草不同品种种子特性及赤霉素影响下的出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引进了6个薰衣草品种(孟士德、希德、维琴察、莱文丝、紫带、蓝神香),当年4月对其种子特征和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薰衣草不同品种的种子性状差异很大,从而决定了不同品种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差异也很大;薰衣草6个品种的种子在不经GA3处理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萌发,且平均出苗率达到50%以上,个别品种出苗率甚至接近80%;GA3处理对提高薰衣草种子的出苗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品种的影响浓度大小不尽相同,总体上较高浓度600 mg/L的GA3处理的出苗率较高。研究认为,薰衣草的萌发特性和出苗率高低主要由其种子特性决定的,GA3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品种的影响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鹅观草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的老化温度和激素处理对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3种不同浓度的ABA、NAA和GA以及3个温度(30℃、40℃、50℃)下对种子进行了处理,观察种子发芽率。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老化处理下种子萌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0℃下的萌发率最佳,50℃发芽率最低;ABA促进了种子的休眠,降低了种子的发芽速率,10mmol/LABA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其他浓度的萌发率,其他各浓度间无显著差别;GA打破了种子休眠,3mmol/L时萌发速度最快,高浓度GA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NAA显著降低了鹅观草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高浓度的NAA对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et Zucc.)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在地质变迁、气候变化以及植物起源等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山西历山境内分布的连香树资源现状和种子繁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6个试验地不同干燥、贮藏、催芽方式,对连香树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不同海拔和湿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按锯末与连香树种子3∶1的比例进行搅拌播种,种子撒播于苗床后,覆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的定性描述在实际生产中更易掌握和操作。总结提出了生产上较为实用的连香树种子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漆树种子发芽率低和出苗不齐是林业生产中的难题。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以探索不同处理方法对漆树种子萌发的影响。先以浓硫酸(H2SO4)和赤霉素(GA3)按不同处理时间分别对3个不同地理种源种子进行催芽,再对其进行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云南砚山种源种子,采用98%H2SO4处理30min,低温层积25d,发芽率在75%以上;利用400mg/LGA3处理时间2h,低温层积25d,发芽率为71%。本研究意在筛选出漆树种子催芽的最优处理方案,为漆树育种和规划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泡猪屎豆和黄葵种子,研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GA3处理对猪屎豆的催芽效果最好,而1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葵的催芽效果最好;GA3浸种催芽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但效果不显著。GA3的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兴安 长白 华北落叶松种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种子的外部形态、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方便准确, 具有统计学上的可靠性, 基本解决了3种落叶松种子鉴别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生根粉双吉尔(GGR)和生根粉(ABT_1)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GGR、GA_3和NAA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均较高。GGR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最高,浓度为100mg/L时发芽势(86.6%)最高;GA_3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和发芽势(80%)最高;NAA显著促进了种子发芽率,但其发芽势较低;而ABT_1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作用不明显。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播种前对雨豆树(Albizia saman (Jacq.) F. Muell.)的种子进行了5 种预先处理,研究种子预先处理对种子发芽和苗圃种苗发育的影响。实验是在孟加拉吉大港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所的苗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末端修剪(处理4)提高种子发芽率50%,在冷水中浸泡24 小时(处理1)提高种子发芽率42%,在开水中浸30 秒后再在冷水中浸泡24 小时(处理2),种子发芽完全被抑制。处理4 和处理1 的种子发芽率、种苗初期形态生长和生物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这2 种播种前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可用于提高雨豆树种子发芽率和促进早期壮苗生长。图2 表3 参30。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适宜油茶胚状体发生诱导培养条件,以油茶去壳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胚状体发生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油茶品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诱导油茶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各异:2,4-D 2.0mg· L-1 +KT1.0mg·L-1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3%;6-BA 0.6 mg·L-1 +NAA 2.0 mg·L-1对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3%,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分别为棕榈酸平均含量为8.44%、硬脂酸平均含量为1.46%、油酸平均含量为80.92%、亚油酸平均含量为8.26%.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抽提试剂优化测定油茶籽的含油率,本文选用石油醚(沸点30~60℃)、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等5种试剂分别对油茶籽进行抽提试验.结果表明:除乙醇外,石油醚、正己烷、丙酮、氯仿均可作为测定油茶籽含油率的抽提试剂;正己烷、丙酮、氯仿、乙醇的回收率高于石油醚,均为90%左右;正己烷、氯仿的抽提时间最短,为6h,但正己烷的价格高于氯仿;综合考虑,氯仿的抽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油茶根际硅酸盐细菌拮抗菌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提取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由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引起的油茶根腐病,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干枯死亡,给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硅酸盐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同时具有一定的生防功效。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硅酸盐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油茶根腐病原菌层生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73株硅酸盐细菌,有7株具有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K56抑制效果最好,平板对峙抑制率达到85.9%;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抑菌活性物质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失去生物活性;在pH值5.0~8.0时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pH值6.0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8.8 mm;紫外线照射60 min后,抑菌圈直径为8.6 mm。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防效果较专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方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缺少资金支持、加工业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改造现有林分、推广良种壮苗、延伸产业链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等加快中方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赣系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油茶育苗经营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依据,调查分析了江西省林科院宜春育苗基地25个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的保存率、出圃率以及单位育苗的投入与产出,分析表明:赣无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加工方式得到的茶油进行VE含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用茶果浸提的茶油VE含量最高,其次是低温压榨法制得的茶油,再次是热榨法制得的茶油。精炼茶油VE含量最低。精炼茶油和半精炼茶油VE含量低的原因可能是经过应用酸、碱、高真空等去除有害成分的同时,微量营养成分VE等也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油茶无性系良种鉴定方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油茶无性系良种,根据油茶无性系良种遗传物质的特点及油茶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方法加以评析。肯定了当代鉴定的必要性。认为用父本的影响力鉴定代替子代鉴定,对油茶无性系良种的全面考察鉴定将更有意义。并提出了父本影响力鉴定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借鉴希腊现代化原生橄榄油制取工艺,对油茶籽微波辐照+水代法提取油脂新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经中间试验证明该工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可以直接得到质量很好的原生茶油,出油率能够达到接近90%。原生茶油其主要营养素与传统压榨和浸出生产工艺相比,生育酚含量分别高出3.6和4.9倍,角鲨烯含量高出近40%,能够最大限度保存茶油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原生茶油风味。  相似文献   

20.
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佳聪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90-92,98
腾冲红花油茶是油茶主要栽培物种之一,加快其产业发展对实现国家食用油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腾冲红花油茶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有利因素,提出了科学、细致规划,发掘优良种质资源,总结、引进和组装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