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达到培肥土壤、化肥减量增效和持续丰产的目标,在不同肥力水平稻田中开展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中稻)产量、土壤肥力和化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培肥地力,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水稻产量提高2.1%~3.8%,平均提高2.7%;与试验前相比,马回岭低、马回岭中和新城镇试验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0.6、0.6和0.5 g/kg;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比试验前和常规施化肥处理均有明显增加,且氮磷钾利用率均明显提高,各试验点的平均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52.3%、28.3%和60.4%,分别比常规施化肥处理的平均值高16.8、8.9和1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对海阳市花生土壤速效氮磷钾进行了不完全"3414"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施肥平均增产31.15%~41.30%,以低肥区最明显,高肥区最低;土壤速效养分利用率、化肥利用率与土壤肥力呈负相关;化肥利用率以钾肥最高,磷肥最低。  相似文献   

3.
水稻氮磷钾化肥肥效适宜用量及配合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1981-1986年间,来自全省各地的79份田间试验报告,从氮磷钾化肥对水稻的增产效益、水稻氮肥适宜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化肥肥效的总趋势已由过去的氮>磷>钾,转变为氮>钾>磷.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施肥效应函数,确定了经济合理的氮肥用量.当前我省稻田已由缺素施肥转入平衡施肥阶段.根据稻田土壤基础肥力水平和轮作制度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氮磷钾合理施用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在湘南灰泥田上的施用效果.试验设置CK(不施肥)、NPK(氮磷钾)、HNPK(高氮磷钾养分含量复合肥)、DNPK(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固定的氮磷钾配比)4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湘珠牌水稻专用肥能够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千粒重,提高结实率;(2)施用湘珠牌水稻专用肥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早稻产量6567.0kg/hm2,比单质化肥NPK处理增产2.1%,晚稻8 000 kg/hm2,比单质化肥NPK处理增产11.1%;(3)在湘南灰泥田上施用湘珠牌水稻专用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早稻氮利用率为33.56%,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3.08%;磷利用率为16.82%,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1.49%;钾利用率为21.72%,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7.79%.晚稻氮利用率为37.02%,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3.11%;磷利用率为54.33%,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3.76%;钾利用率为82.55%,比单质化肥NPK处理高53.79%.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当地中稻生产提供因土施肥的科学依据,应用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设计方案,探讨山区单季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25个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中稻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53.4%;施用氮磷钾化肥平均分别增产稻谷27.8%、25.6%和19.9%,1 kg氮磷钾养分可分别增产15.6 kg、26.2 kg和11.9 kg稻谷;平衡施肥产量与空白区产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 005.5+0.5003X(F=4.8~*,n=25);土壤速效氮磷钾高产临界指标为碱解氮285 mg/kg、Olsen-P 62 mg/kg和速效钾138 mg/kg;经济施肥量平均分别为N 146 kg/hm~2、P_2O_575 kg/hm~2和K_2O100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51:0.68,但不同肥力等级稻田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浙优18化肥利用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仙居地区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化肥利用率与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的差异,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进行常规施肥及配方施肥条件下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水稻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25.8%、18.3%和36.5%,而配方施肥的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5.2%、31.6%和47.4%,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9.4、13.3和10.9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为金华市水稻合理增施缓释肥、控制化肥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金华市区对连作晚稻甬优1540进行缓释肥和配方肥的施肥效果试验,探索施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水稻的产量(折干)为488.7 kg/667m2,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43.9%、24.3%和48.7%;施用配方肥水稻的产量(折干)为472.6 kg/667m2,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6.6%、19.0%和39.6%;施用缓释肥比配方肥在等量养分指标投入下增产16.1 kg/667m2,增幅为3.4%,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7.3百分点、5.3百分点和9.1百分点。施用缓释肥替代化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与改善产量结构,可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青田县常规施肥及测土配方施肥下水稻化肥利用率差异,于青田县设置常规施肥及配方施肥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26.1%、22.1%和39.7%,而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2.3%、28.8%和52.3%,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2、6.7和12.6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289个单季稻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应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即:(1)不同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和比例;(2)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测定值的对应推荐施肥量计算式。结果表明,单季稻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平均增产效果分别为22.6%、15.5%和15.6%,中低产田的肥效高于高产田,山区稻田氮肥肥效与沿海稻田相当,磷肥肥效表现为山区稻田高于沿海稻田,钾肥则反之。推荐施肥量平均为N 160kg·hm~(-2)、P_2O_559kg·hm~(-2)和K_2O 122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0.8,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和生产区域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建立的测土推荐施肥回归方程式,实现了根据土壤氮磷钾测定结果计算具体地块施肥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夏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指导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氮磷钾养分是否齐全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三元素不可或缺,其增产效应为氮钾磷;在氮磷钾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剂增产不显著,亩增产16.67 kg,增产率为3.05%;100 kg经济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氮2.81 kg、磷0.41 kg、钾2.17 kg,利用率分别为氮48.26%、磷27.32%、钾46.90%。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九叶青花椒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重庆市九叶青花椒主产区江津区5个主产乡镇160个种植户2017年2-5月的花椒施肥和产量现状.结果表明:重庆市青花椒平均产量为9.87 t/hm~2;氮磷钾养分平均施用量分别为350.7,220.3和288.2 kg/hm~2,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占其总养分投入量的2.64%,1.75%和2.22%.氮磷钾施用量在适宜范围内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3.7%,23.7%和31.3%,施用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1.9%,22.5%和29.4%,施用不足的农户分别占5.0%,10.6%和3.8%.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花椒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增产17.8%.高产高效农户平均产量为11.44 t/hm~2,氮磷钾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71.8,163.7和218.1 kg/hm~2,其偏生产力分别是42.6,75.7和54.7 kg/kg,较氮磷钾肥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1%,30.2%和36.8%.综上所述,重庆花椒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的产量差异,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花椒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和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生态,对提高地力,稳产高产,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年公顷有机质生成量为420~645公斤,年生成率为0.6%~1,0%,耕层土壤理化生化性状趋向改善。公顷施7500公斤秸秆或马粪,配施氮磷化肥,玉米平均公顷产9000公斤以上,比单施化肥增产15%以上。优质农肥吨肥增产40公斤左右,秸秆或马粪吨肥增产16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平凉市黑垆土区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下冬小麦肥料利用率,提高当地冬小麦生产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和小麦增产。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等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冬小麦增产,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效果较好,而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钾肥利用率效果较好。通过对各试点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其养分分类归并,应用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得出,平凉市冬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57%、20.61%、61.06%。  相似文献   

14.
1.存在的问题(1)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低我省化肥利用率,氮肥约30%~35%(其中碳酸氢铵为20%左右),施用1公斤尿素只能增产2公斤粮食。而日本等发达国家氮素利用率平均达60%以上,日本的包膜肥料中的氮素利用率可高达80%以上。我省由于雨水充沛,钾肥流失也十分严重。我省化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①易分解挥发的碳酸氢铵使用比例较高;②复混肥使用比例过低,发达国家复混肥一般占化肥总施用量的50%~70%。③复混肥几乎全为混合型复肥,氮磷钾含量固定,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农业生产中稳产增产、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为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合理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梯度(0%、10%、20%、30%、40%和50%),分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差异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比较,20%的替代比对早稻的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了5.8%,对晚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增加16.1%、有效穗数增加7.4%、实粒数增加11.8%、千粒重增加11.1%、结实率增加4.5%)均有显著的增加效果,且早、晚稻分别显著增产13.9%和18.6%,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4.7%和4.9%。替代比例与早、晚稻产量的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的替代比均为21%。有机肥氮配施比例越大,田面水氮浓度越低,减少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20%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能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化学氮肥施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1,自引:7,他引:101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 t•ha-1•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 t•ha-1•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6.3%,土壤有机质含量5年提高了18.5%,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南方水稻田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础地力土壤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氮肥贡献率小、施肥增产的潜力小;低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低、氮肥贡献率大、施肥增产的潜力大。【结论】优化施肥可以降低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地力的依赖,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增施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其养分因子增产效果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早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80.67%83.67%、12.67%83.67%、12.67%18.00%、0.90%18.00%、0.90%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61.30%、17.9461.30%、17.9419.76%、10.33%19.76%、10.3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78.17%、5.65%78.17%、5.65%15.69%、5.68%15.69%、5.68%8.92%;不同类型水稻作物配方施肥下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各不相同,早稻分别为2.43、0.52、3.08kg;中稻分别为2.86、0.51、2.90kg;晚稻分别为3.77、0.74、4.34 kg。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施肥数量及施肥方法其氮磷钾利用率不一样;氮肥利用率中稻>晚稻>早稻,磷肥利用率晚稻>中稻>早稻,钾肥利用率早稻>晚稻>中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农业生产中稳产增产、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为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合理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梯度(0%、10%、20%、30%、40%和50%),分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差异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比较,20%的替代比对早稻的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了5.8%,对晚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增加16.1%、有效穗数增加7.4%、实粒数增加11.8%、千粒重增加11.1%、结实率增加4.5%)均有显著的增加效果,且早、晚稻分别显著增产13.9%和18.6%,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4.7%和4.9%。替代比例与早、晚稻产量的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的替代比均为21%。有机肥氮配施比例越大,田面水氮浓度越低,减少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20%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能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化学氮肥施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年来完成的312个田间试验结果,将耕地土壤肥力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土壤基础肥力对水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是75.32%,对甘薯、马铃薯和花生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9.13%、51.88%、65.72%。稻田土壤肥力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不同稻作之间差异很小,且在各相应土壤肥力等级中都高于旱地土壤。施用氮磷钾对粮油作物都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在水稻中氮肥在晚稻、磷肥在中稻、钾肥在早稻和中稻的增产效果最佳,在旱作物中氮肥在马铃薯上、磷肥在花生上、钾肥在甘薯上的增产幅度最大;稻田平均增产效果是N>K>P,且中低肥力等级土壤的氮磷钾肥效高于高肥力等级土壤。每公顷净平均增收是N>K>P;甘薯、马铃薯或花生施用氮磷钾的每公顷净增收和产投比都明显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