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选地、整地与施肥 (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2)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得到改善.一季作区多秋翻,秋起垅或秋翻早春顶浆起垄,起垄后立即镇压保墒.翻地深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3)施肥.马铃薯是喜肥高产作物,每生产500千克块茎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3千克,磷0.5-1.5千克,钾6-6.5千.  相似文献   

2.
一、选地、整地与施肥 (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2)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得到改善。一季作区多秋翻,秋起垅或秋翻早春顶浆起垄,起垄后立即镇压保墒。翻地深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3)施肥。马铃薯是喜肥高产作物,每生产500千克块茎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3千克,磷0.5—1.5千克,钾6-6.5千。施肥方法分基肥与追肥。基肥多用有机肥加化肥混用,每0.1公顷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化肥20千克左右。在肥料充足时可结合秋或春耕撒施,然后随耕耙与土壤混合;肥料不足时,可在播种时做种肥,如再增施钾肥效果更佳,可增产20%以上。追肥则应早为佳,尤其早熟品种越早越好,晚熟品种可结合铲趟进行追肥,根据地力0.1公顷追氮肥15—23千克。  相似文献   

3.
一、整地与施肥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茬口应避免重茬和迎茬,切忌与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大田区可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菜区可与萝卜、白菜、葱、蒜等轮作。2.轮作:要选择3年以上没有种过马铃薯或茄科作物地块,前茬以玉米,小麦作物为好。3.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为茄科茄届的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粮菜兼用作物。需肥量大,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大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千克、磷1~3千克,钾12~13千克,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2.2:1:4.6。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针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其需肥规律,提出如下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地、整地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茬口应避免重茬和迎茬,切忌与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大田区可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菜区可与萝卜、白菜、葱、蒜等轮作。2、整地马铃薯是地下结块茎的作物,为使植株生长茁壮,多结薯,结大薯,必须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相协调,所以在整地时最好实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垄施肥连续作业,深松35-40厘米。  相似文献   

6.
一、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黄飞 《现代农业》2015,(2):46-47
<正>一、选地与整地1.选地选择土壤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p H值为5~7.5时适宜。2.整地耕种深度不少于35厘米,标准要求达到:深、匀、通、平。深耕前先将马铃薯专用基肥撒入空地随后及时耕翻,使基肥深施与20~30厘米的土层内,达到基肥深施,肥效缓释长效,提高基肥利用率;亩施肥量不低于100千克,耕翻后的地块及时耙耘保墒,细碎坷垃。3.施肥亩产3000千克块茎,每亩施肥结构为:专用基肥  相似文献   

8.
<正>一、选繁殖区繁殖区选在自然隔离较好,没有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前作未种植茄科作物且土壤肥力较好,适合马铃薯原种繁殖。二、施足底肥根据马铃薯需肥特点,底肥要施足,每亩用2000千克腐熟农家肥加75千克45%西洋复合肥加20千克45%硫酸钾加1.5千克呋喃丹。当地常规种植化学肥料一般亩施50千克25%复合肥,不施杀虫剂。但由于虫害严重,加入杀虫剂后,虫害率从15%降至3%。  相似文献   

9.
魏青 《农村科技》2013,(2):49-50
一、播前准备1.选地豇豆喜肥、耐肥,对土壤适应性强。一般选禾本科作物或棉花作为前茬,土质以壤土地最佳,酸碱度中性为宜。土地要求平整,肥力中等偏上,含磷钾肥丰富。秋施基肥,667米2施二铵25~30千克、有机肥3~5吨。过于粘重、地温太低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和根瘤菌的发育。2.整地化除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667米2用氟乐灵乳油80~100克于播前处理土壤。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选地、整地1、选地马铃薯喜欢肥厚疏松的沙壤土质,有利于薯块的膨大。尽量不与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茄科作物重茬以免相互传播病害。粘重土壤应采取相应农艺措施如:高垄栽培、多施粗肥、秸秆还田等使土壤通透性得以改良。2、整地整地是改善土壤条件较为有效的措施。马铃薯是在地下结薯,当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温度等条件均符合马铃薯的生长要求时,马铃薯才能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多结薯,结大薯。2.1.早深翻前茬为水稻的田块,作物出地后要立即耕  相似文献   

11.
<正>一、选地与整地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十分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前茬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如高粱、玉米等。有些农民认为大豆不需要施肥,其实这是错误的。整地前要保证底墒,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土壤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或  相似文献   

12.
脱毒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植环境要求1.选地马铃薯产地要远离工业三度污染区域,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弱酸性砂质土壤种植,在泥地亦可栽培。前茬为非茄果类,忌与其连作或集中混作。2.整地马铃薯是浅根性作物,前作收获后,翻犁深耕晒白,用人工精细整畦,做到细、碎、匀、松,以利地下块茎迅速膨大;整  相似文献   

13.
一、选地与整地 马铃薯不宜连作,宜选择前茬作物为小麦的黑钙土或沙壤土,且靠近水源,实行秋翻秋耙,以待播越冬。耕深在28-30厘米为宜,秋翻前667米。撒施农家肥2000千克。  相似文献   

14.
宁南山区马铃薯垄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地马铃薯是以收获地下块茎为主的农作物,块茎的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上应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在5.5~6.0的微酸性土壤为宜。前茬作物以小麦、胡麻和豆类茬是马铃薯最好的茬口,忌重茬或茄科作物(茄子、辣椒、西红柿、烤烟等)茬口。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喜肥高产作物,对肥料反应极为敏感,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块茎,需要吸收氮5.5千克、磷2.2千克、钾10.2千克,其吸收比例为5∶2∶9,根据这一需肥特性,我们用金马集团生产的“金施宝”复合肥(18-10-22)在马铃薯上进行肥效实验,为今后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肥料挪威帕特鲁化学有限公司与山东临沂市金马复合肥厂联合生产的“金施宝”复合肥(18-10-22)、国产普通复合肥(15-15-15)。2.试验地块条件试验地点在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孔家白壤村,总面积500平方米,土壤类型属于棕壤性土,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前取耕作层0~20厘米土…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适应性较广,可与菜、粮、果、药等作物间、套、复种,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整地、施肥1、选地。应选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地层深厚,易于排灌的微酸性沙壤。茬口应避免重茬和迎茬,切忌与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轮作;大田区可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菜区可与萝卜、白菜、葱、蒜等轮作。2、整地。因马铃薯根、葡萄茎、块茎均生活在土壤中,因块栽时没有主根,须根浅,所以必须使土壤的水、肥、气、热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选地、整地选地:应选择地势高、马铃薯喜pH 5.6~6微酸性土壤,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灌排良好的地块;沙质壤土好,质地疏松、透气、保肥、排水、保水等性能好;不存在除草剂药害的地块。普施特(咪草烟)每公顷有效成分75克,需间隔36个月种马铃薯;豆磺隆每公顷有效成分15克,需间隔40个月种马铃薯;玉农乐(烟嘧磺隆)每公顷有效成分60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技》2006,(7):64-65
一、选地整地种植红花应选择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及轻粘土。红花切忌连作,前茬以大豆、玉米、马铃薯为好,小麦次之。土壤含盐量应在0.4%以下,pH7~8。作物收获后及时耕地,秋耕深度以25厘米左右为宜,有条件的地方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000~22500千克、纯氮40.5~81.0千克、磷69~109.5千克,结合秋耕一次深施并耙耱平整,翌年早春免耕播  相似文献   

19.
一、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马铃薯引种易近距离进行,并且依据用途选用品种2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