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中籼稻分蘖力强,分蘖数占最高茎蘖数的90%以上。在穗数构成中,分蘖穗占总穗数的85%左右。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并为壮秆大穗奠定基础的时期,分蘖早发才能达到足穗,并且早发不过头,才能争取大穗。 够苗期茎蘖数和高峰苗数,是诊断分蘖期早发稳长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索分蘖期简化、实用的诊断方法,省工、节本的调控技术,1987年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句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栽培大田管理技术的几个关键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管理要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发挥机械化插秧的优势,稳定低节位分蘖,促进群体协调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实现高产高效。 一、分蘖期管理 分蘖期,即从移栽到分蘖高峰前后的一段时间。分蘖期的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施肥、灌水等措施,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保证足够的穗,并为水稻的生殖生长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分蘖肥要早施,以促进有效分蘖;浅水灌溉,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利用率,分蘖末期晒田或灌深水来控制无效分蘖。  相似文献   

3.
<正>1、返青分蘖期的栽培目标和生育特点返青分蘖期指从移栽到拔节之前这段时间,早籼稻约20天,时间短,栽培目标是培育足够健壮的大分蘖,形成合理的叶面积,积累一定数量的干物质,培植强大的根系群。栽培的关键是促进早发争多穗,培育壮蘖增大穗。生育特点是由于移栽产生植伤,栽后要经过一段生长停滞到逐渐恢复生长的时期,即返青期,一般5~7天。移栽后10天左右开始分蘖,20天左右达分蘖盛期,25天左右达最高分蘖期,而能够分蘖成穗的有效分  相似文献   

4.
王健 《现代农业》2012,(9):30-31
水稻生长可分为四个时期:①幼苗期②分蘖期③穗分化期④结实期。幼苗期:胚乳营养期转向土壤营养期,也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分蘖期:当叶片的中氮的含量大于3.5%、磷大于0.2%、钾大于1.5%时分蘖旺盛,含氮量低于2.5%分蘖停止,低于1.5%以下小分蘖死亡。分蘖期需要氮元素的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秧苗长势长相以及管理目标的阐述,提出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水稻返青快、发根好、分蘖早、形成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稻施肥依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生长情况而异,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4个时期。分蘖期是增加穗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幼穗发育期追肥对巩固有效分蘖,促进穗粒数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  相似文献   

7.
从移栽到拔节,为水稻的分蘖期,在黑龙江省一般是指从移栽结束到7月上中旬这段时间.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秧苗返青快、分蘖早、苗壮、根多;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及时转入幼穗分化,为穗足、穗大和安全抽穗打好营养基础.本文中,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寒地水稻分蘖期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都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的严重程度与水分胁迫水平相一致。处理组水稻平均分蘖数、LAI、株高分别比对照低28%、26.6%、14.4%。由于分蘖期水分胁迫抑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了水稻分蘖的发生与生长,最终导致单位面积的有效穗不足、穗粒数低而严重影响产量,处理组平均产量比对照低29.5%。  相似文献   

9.
水稻分蘖期的温度条件与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帮明温度对水稻分蘖的影响,1991年进行了分蘖期不同温度条件与不同栽培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超稀植栽培在分蘖期遇低温年分蘖受到抑制,造成有效穗数不足而降低产量;对于一般肥力地块,即使在分蘖期遇温度正常年,也应保持每平方米18~25穴,每穴3~4株,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超级杂交晚稻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以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盆栽方式,分别于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及乳熟期进行不施氮,后一生育阶段等量和加倍恢复供氮处理,考查产量及其构成、干生物质量及分蘖、氮素的吸收与利用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施氮明显减少了超级杂交晚稻的分蘖数和茎、叶、穗部器官干生物质量,以穗器官最明显;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不施氮使超级杂交晚稻单株产量显著降低,而幼苗期及抽穗期后缺氮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小;分蘖期缺氮显著降低了超级杂交晚稻单株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缺氮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影响大;超级杂交晚稻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分蘖及干生物质量均存在一定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各指标补偿效应的大小及补偿有效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发现结实率存在明显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而千粒质量补偿效应也极小;分蘖期至抽穗期,尤其是幼穗分化期保证氮素的充分供应,控制籽粒乳熟后氮肥的使用对超级杂交晚稻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吸收效率(NUPE)、氮收获指数(NHI)、氮肥生理利用率(NPE)、氮肥偏生产力(PFP)可起到优化的效果;总体上,超级杂交晚稻氮素亏缺的敏感期为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补偿有效临界期为抽穗期。  相似文献   

11.
机插水稻是采用中小苗移栽,与常规手插秧比,其秧龄短,抗逆性较弱.但机插水稻的宽行浅栽,为低节位分蘖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具有分蘖爆发性、分蘖期较长、够苗期提前、高脚苗容易偏多、成穗率下降、穗型偏小的特点.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前稳、中控、后促的肥水管理措施,前期要稳定,保证早返青、早分蘖;分蘖期注意提早控制高峰苗;中后期严格水层管理,促进大穗形成.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在宁夏干燥气候条件下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段对水分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保水灌比不保水灌增产;保证产量的优先灌水排序是穗发育期(穗分化始期至齐穗期)-分蘖期(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分蘖停滞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灌浆期(齐穗期至成熟期)。分蘖期保水有利增穗,穗发育期保水有利穗大和提高结实率及粒重,此两期不保水将严重影响产量。相反,节水优先考虑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分蘖停滞期。可以有两期不保水,但不能有连续两期不保水。  相似文献   

13.
强化栽培是否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及其适应性,目前仍有较多争议之处,如强化栽培所提倡的超稀植和生产应用中低分蘖成穗之间矛盾突出.在种植密度与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关系问题上,有专家认为种植密度下降、每穴分蘖数增加、最高分蘖期推迟、有效分蘖期延长,也有专家研究认为稀植虽能延长有效分蘖期,但对最高分蘖期影响不大,且都认为前期发生的分蘖成穗高,后期发生的分蘖成穗低.在水稻分蘖构成及其成穗与产量的关系上,有专家研究认为,水稻存在中部蘖位优势>下部蘖位>上部蘖位的规律,中部蘖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各级分蘖的成穗特性对产量的贡献与密度的关系较大,种植密度增加,分蘖成穗和产量主要来自主茎和一次分蘖,种植密度下降,主茎对分蘖成穗和产量的贡献下降,二次分蘖和三次分蘖的作用明显增加,特别是二次分蘖.本文主要探讨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分蘖构成及其成穗特性,特选"申优1号"和"秋优金丰"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杂交稻各级分蘖的发生特点、成穗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杂交水稻强化栽培的群体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的产量构成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是单位面积的穗数、每穗颖花数(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1、单位面积穗数是由基本苗的主穗数和分蘖成穗数构成的。其中,基本苗数决定于种植密度及田间保苗率或成活率,因而主要决定于播种或插秧到分蘖始期这一阶段的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而分蘖数则主要决定于从分蘖始期到幼穗分化开始期的有效分蘖期,但一般要到最高分蘖期后7~10天才能最后固定下来。2、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的颖花和退化的颖花数之差决定的。其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水稻田间管理主要内容有:分蘖期管理,长穗期管理和结实期的管理。在水稻田间管理中我们的的目标是确保秧苗返青成活,促进增加早期分蘖,到幼穗分化时有足够的有效分蘖数,以增加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对多效唑在小麦中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主事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小麦分蘖期多效唑单独或与赤霉素混合使用时赤霉素对多效唑若干生长和生理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表明,赤霉素减小多效唑的促进分蘖和降低株高的作用,增加不同分蘖的干物质积累,改善植株氮代谢,有利于生育后期氮素向分蘖转运,促进分蘖生长,显著减小主茎穗和分蘖穗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单独处理,单株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而混合处理各个产量因子均有一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正> 分蘖期是小麦生根、长叶、分蘖的重要时期,也是幼穗分化开始的重要阶段。从出苗到拔节期间,存在着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主茎生长和分蘖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麦田冬季培管的任务,应抓住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这个主要矛盾,力争壮苗早发,增蘖增穗,为壮杆大穗奔高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水稻田间管理主要内容有:分蘖期管理,长穗期管理和结实期的管理。在水稻田间管理中我们的的目标是确保秧苗返青成活,促进增加早期分蘖,到幼穗分化时有足够的有效分蘖数,以增加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对旱直播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后移至分蘖期,利于增加水稻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优化群体结构,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