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辽宁省果树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业是我省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1 年全省果树栽培面积达到 62.27 万 hm~2,水果总产量 650 万 t,总产值 147 亿元。近年来,辽宁省水果出口和水果生产整体效益形势看好,加之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惠农政策助推, 果业迅猛发展, 也促使果树种苗市场空前繁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设施果树雪灾防范与减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施果树促成栽培起自20世纪末期,现在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约50万hm2以上,900多万t[1],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其中辽宁省设施果树面积4万hm2,产量60万t。辽宁省处于温带果树和寒带果树的过渡区域,具有提前升温、促早果实成熟的光、热和低温等条件,是全国温室生产的发源地[2],特色水果葡萄、草莓、桃、樱桃、蓝莓、李、杏等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供应体系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建设苗木繁育供应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提高果品和苗木的市场竞争力 辽宁省是全国主要水果产区之一.2003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达到66.67万hm2和350万t,水果产值62亿元.辽宁省水果产业具有总量规模优势,但是,与其它主产省相比(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等),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较低,现实竞争力不强.自然优势和规模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入WTO后,我省水果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生长周期长,优良品种及优质苗木必须以良种繁育体系作保证.因此,进行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1浙江水果加工业现状1·1浙江水果栽培业概况浙江省果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盛产柑桔、杨梅、梨、葡萄、桃、枇杷、李、青梅等十多种水果。目前全省水果栽培面积30万hm2,产量330万t,果品生产、加工产值近100亿元,全省人均水果占有量达到71 kg。浙江水果产业整体水平位居全国  相似文献   

5.
一、日本果树生产概况果树栽培业在日本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一九八四年水果产值为日本农业产值的6.9%,仅次于水稻、养畜和蔬菜居第四位。果树栽培面积一九八四年为三十九万二千公顷,占农用地的百分之七,水果总产量一九八○年为六百七十七万吨。战后日本对全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  相似文献   

6.
对营口市果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营口是辽宁省主要果产区之一,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素有"辽南果乡"之称。其中盖州市的苹果产业已纳入全国优势产业,设施桃、葡萄、李、杏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果业是营口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全市水果总面积5.27万hm2,结果树面积3.19万hm2,产量60.57万t,产值12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68万hm2,产量25.64万t;梨面积0.81万hm2,  相似文献   

7.
基于近10年来辽宁省梨产业发展态势,对比分析了辽宁省梨栽培面积和产量与全国梨产业及辽宁省水果产业的异同。结果表明:2007—2016年,辽宁省梨树栽培面积年份间略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在17.93~19.17万hm2,占全国梨树栽培总面积的16.72%,辽宁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7.49%;辽宁省梨总产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占全国梨总产量的9.35%,辽宁省水果总产量的23.27%;辽宁省梨单产水平稳中有升,10年间单产增长了61.69%。针对梨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形势下辽宁省梨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葡萄老产区。葡萄是我省仅次于苹果和梨的第三大树种,已在全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葡萄栽培面积为4.76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5%;葡萄产量90.25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3.1%。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1.08万hm^2(占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1.3%),产量达22.8万t,已成为辽宁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各地均有葡萄栽培,已经逐渐形成辽东湾沿岸、辽中、辽西、辽北的鲜食葡萄产区和本溪为主的辽东冰葡萄、冰葡萄酒产区,本着优质、高效、安全的产业目标规模发展。但是在生产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快速引进和培育,让果农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有的由于品种选择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适宜辽宁省栽培和知名度较高的葡萄品种介绍如下,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昌县位于葫芦岛的西部,果树栽培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海拔偏高,属于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空气相对干燥,特别是进入秋季,昼夜温差明显加大,对提高水果含糖量、降低呼吸、减少果实营养消耗十分有益.建昌生产的部分水果糖酸比高,着色好,品味优,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金、银奖.时下建昌县果业生产已有了长足发展,果树株数达1 250多万株,面积2.13万hm2,年产水果10万t,产值在1亿元左右,占农业产值的9%.水果生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部分地方农民收入的80%来自水果生产,是农民"四大增收"(外出打工、水果生产、畜牧养殖、保护地栽培)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阜新市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战略霍庆贞(辽宁省阜新市果树技术指导站1.果树生产发展现状阜新果树栽培历史较久,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苹果、梨、山楂、葡萄。其次有枣、杏、桃、李等10余种。据1995年末统计,全市果树栽培面积已达39.59万亩,水果产量达500...  相似文献   

11.
罗世平  周洪富 《北方果树》2023,(2):54-55+57
<正>葡萄是我国落叶果树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栽培树种。近十年来,全国葡萄栽植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葡萄种植面积72.62万hm2,产量1 419.54万t[1],栽培面积居世界第2位,产量居世界首位。辽宁省果树栽培面积达到63万hm2,果实总产量710万t。其中葡萄栽培面积为7.33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6%,总产量120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6.9%。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梨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落叶果树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梨树在辽宁省的栽培历史悠久,白梨、秋子梨、西洋梨和砂梨四大系统均有广泛分布,且品种众多,已成为辽宁果树栽培的第二大树种.鞍山、辽阳的南果梨,绥中的花盖梨、秋白梨,北宁的鸭梨,大连的巴梨,黑山和苏家屯的苹果梨,开原、桓仁和岫岩的尖把梨等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2003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为66.67万hm2,水果总产量350万t,其中梨16.53万hm2、75.7万t,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和产量的24.8%、21.6%.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我国苹果生产的现状 苹果是建国以来发展面积最大、产量增长最快的一种果树,也是我国水果市场上最重要的一种水果,它几乎可以周年供应市场,在解决我国人民所需水果方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84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达1135.3万亩,相当于全国果树栽培面积的1/3左右,较1952年的苹果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建议于忠宪冯志申(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站110034)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果树设施栽培在全省各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现就全省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茂名市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亚热带水果的适生地,2006年全市水果总面积29.07万hm^2,产量197万t,产值54.8亿元,果树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0多亿元。但是,随着水果产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市水果产业面临很大挑战,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水果品质,是适应产业新形势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绥中县地处渤海湾辽西走廊,是辽宁省重点果产区之一。秋白梨是当地特产,年产量4万吨以上。近年来苹果发展也很快,总产量在3.5万吨以上。现全县有22个乡有果树,计700多万株,年产水果10万余吨,人均水果收入达百余元,果树生产是绥中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来  相似文献   

17.
半干旱地区坡地苹果园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县地处辽宁西部,属中温带,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500mm左右。春季十年九旱;7—8月降雨集中,易水土流失;9—10月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中晚熟品种果品质量。张家堡乡是本地山区乡镇重点水果生产区,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该乡报恩寺村是本地有名的山区水果专业村,全村980口人,有各种果树30余万株(其中苹果16万株,以‘寒富’为主,约13万株),水果产量350~500万kg,产值800~9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5万元。所有果树全部栽在80%的山丘坡地上。200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证书,注册了"红翠寒"牌商标,山区果农迅速走上致富路。其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葫芦岛市前所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2月,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唯一一个农业园区,前身为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1953年建立,是以果业为主、农工商结合、经科教配套的国有大二型农垦企业,为辽西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园区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北纬40°9′,东经119°51′,南襟渤海,北负燕山,东邻绥中电厂,西望万里长城东端山海关,处在国家环渤海优势果产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水果生长,生产的水果绿色、优质、生态、安全.场区占地2 333 hm2,其中果树占地1 667 hm2,栽植各类果树70余万株,含8大果树树种,198个品种,年产水果3万t.其中苹果30万株,结果面积1333.33hm2,年产苹果1万t.2009-2012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优新品种及产业化生产技术推广"和"苹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等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在园区实施,使园区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成为生态与安全的苹果栽培园区.2012年苹果售价6.00元 /kg左右,优质果率达60%以上,产量2500kkg/666.7m2,园区直接经济产值300余万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成为辽西乃至全省苹果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水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果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一)水果业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果树大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水果和干果达50余种,是世界果树起源最早、种类最多的原产地和世界著名果树古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业发展较快,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水果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据统计,1952年我国果树栽培面积为68.44万公顷,总产量244.3万吨;到1980年上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78.3万公顷和679.3万吨,是1952年的2.61倍和2.78倍。到1998年水果产量和种植面积已达到853.3万多公顷和5452.9万吨,分别是1980年的4.8倍和8倍。…  相似文献   

20.
建昌发展“两高一优”果业的主要措施郭福昌(辽宁省建昌县果蚕局125300)建昌现有果树1200多万株,水果产量稳定在5000万—6000万公斤,产值约4000万元,占种植业收入30%,果业已成为建昌的支柱产业。但更新品种慢,管理水平低,其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