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漳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是福建漳平市重点培育的农业特色产业。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工作主题和茶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茶产业发展,采取"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优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做大做强漳平茶产业,打响"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和"官田铁冠"三大特色品牌,有力推进全市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川红工夫”宜宾茶 争当川茶排头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叶消费日趋全球化和国内茶产业"东茶西移"发展新形势下,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重振川茶雄风、打造千亿产业"战略目标,为全省茶产业大发展、大提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宜宾茶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要进一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科学规划,认真学习借鉴福建、浙江等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树立"跳出茶叶看茶叶"的广阔视野,做优做强以"川红工夫"为代表的宜宾茶,争当千亿川茶产业排头兵,切实打造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茶企积极应对,努力探寻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便是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分析了"茶旅融合"协同发展的机缘,总结了"茶旅融合"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了"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以期对鄂茶产业乃至全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全国产茶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自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把川茶作为四川十大特色种植业发展以来,以现代茶叶万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取得了川茶产业快速发展、茶农增收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政 《福建茶叶》2010,32(7):16-20
茶叶是福建传统的优势产业,茶产业的发展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的比较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分析。并以安溪县为例进行具体探讨,介绍了安溪通过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产品品牌化等发展的途径与历程。通过构建名优茶品牌效应、发展茶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增强福建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福建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进“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兰  周陈清 《茶叶》2010,36(4):240-242
本文对"龙泉金观音"特色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立足现状,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茶叶是咸安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基地建设,茶叶专业村建设,作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强区富民的重大举措来抓。为了发展现代茶叶产业,建设好茶叶专业村,成安采取大推进、大招商、大支持、大动员、大带动等有效措施,茶叶专业村建设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区计划创建的十个茶叶专业村中,重点启动的5个茶业专业村,村村都有特色,村村都有规模。5个茶叶专业村规划面积为5000亩,现已落实面积6000亩,翻耕面积4500亩,栽植茶叶面积1200亩。咸安茶叶村建设之所以有声有色,方兴未艾,主要作法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素有"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雅称。近30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经历了数量扩张期、名优茶产品开发期、茶叶提质增效期和新一轮茶业发展期4个时期,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茶叶产量22.4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茶叶平均单产为99kg/亩;无性系茶树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均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9.
茶庄园作为一种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在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建设茶庄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茶庄园的有利条件,总结归纳国内茶庄园建设模式路径,以期为杭州茶区加快推进茶庄园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提供思路,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认真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烟、茶、竹、菜列为农业“_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了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无公害茶园建设与茶产业经营效益日益显著,茶叶加工业与市场良性接轨产销两旺的成果。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1万亩,茶叶产量2350吨,茶业总产值60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90万元。为了贯彻落实省农村工作与茶叶工作会议精神,就加快我县茶产业的发展,特提出出下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年来,江西遂川县戴家埔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茶产业大发展的战略和思路,落实五措施,实现了戴家埔乡茶叶产业"四提升"。一是推进茶文化和品牌宣传,实现茶叶知名度提升。该乡借助县茶叶大发展的势潮,通过商品交易会、招商推介会、茶文化节、茶叶行评、红色旅游资源宣传等各种形式,大力推介"老仙"牌狗牯脑,实现了知名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一、茶产业发展成果 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培育可持续发展产业,是对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方略的考验。贵州以茶产业为抓手,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几大亮点1.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以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将茶产业确定为武夷山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借助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开展一系列的茶旅营销活动,推动全市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茶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升。2.大力提升品牌建设从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  相似文献   

15.
梵净山翠峰茶与茶叶公用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2010年,贵州茶叶总产量近5万余吨,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据了解,贵州现有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十多个,覆盖贵州现有茶叶面积90%以上,涉及茶农250万人以上。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对加快贵州茶叶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贵州五大名茶之一"梵净山翠峰茶"为例,提出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的几点浅见。一、"梵净山翠峰茶"产业概况"梵净山翠峰茶"产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2010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十九大报告也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背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基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战略推动造血式扶贫,产业扶贫的方式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汉中市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优越的茶叶生长自然条件,建设发展茶产业,依托茶产业进行扶贫是汉中市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因地制宜所选择的独特脱贫方式。汉中市茶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许多出色的成果,但是在茶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境。本文将简要介绍汉中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茶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与思路,以期推动汉中市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以茶产业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愿景。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近日,陕西平利县召开茶产业发展动员会,提出要把发展茶产业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持续发力做大做强茶饮产业。平利县为陕西四大茶叶基地县代表之一,"平利女娲茶"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15年,全县茶产业围绕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和茶文化塑造等工作重点,取得了突破发展,茶叶年产量8000吨,产值9亿元,  相似文献   

18.
浉河区种茶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该区茶树良种发展起步晚,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空间大。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浉河区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实行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个人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浉河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昌松  包佐淼 《茶叶》2011,37(1):39-41
惠明茶是景宁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以茶富民"战略,制订规划,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茶产业,以达到农民致富目的。本文阐述了分析了制约夏秋茶生产的成因以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商业竞争已进入到品牌竞争的阶段,打造和强化品牌是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没有强势知识产权支撑的"品牌"注定是缺乏稳定性的,茶叶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知识产权的形态之一就表现为品牌,知识产权是增强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将深入剖析知识产权对茶叶品牌建设的保护与推动作用,以为转型升级中的茶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