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叶》2012,(9):22
本刊讯8月6~8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茶叶质量安全与茶园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课题中期工作会议暨茶园绿肥应用技术现场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单位11个课题研究任务团队成员,湖南省部分产茶县的茶叶管理技术人员,以及福建、湖北和浙江等省的茶叶生产企业代表近6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2011,(7):32-32
5月21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高品质砖茶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工作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 首席科学家杨亚军主持召开“高品质砖茶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该项任务的工作思路、任务内容和分工。长沙综合试验站站长包小村全面介绍了湖南黑茶的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品种、栽培、加工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会议交流了今年全国春茶生产情况,分析了全年茶叶生产形势;研究了茶叶产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杨亚军所长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刘新副主任,分别就世界茶叶发展动态和我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做了专题报告。王守聪副司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华安县地处漳州市北部,是一个典型山区农业县,与著名茶区安溪县毗邻.茶叶是我县农业生产传统产业,近几年来我县积极引进茶叶生产新技术、加工新工艺,使我县茶叶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县上下出现了种茶热潮,价格热涨,茶叶热销的良好势头."华安仙都铁观音"正成为众多乌龙茶产区的后起之秀.现将我县茶叶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以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茶园施肥现状与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韩文炎  李强 《中国茶叶》2002,24(6):29-31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四国的调查表明,在1970-1992年间,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1%,超过土地(25%)和劳动力(8%)的贡献率。由于肥料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中的特殊地位,施肥已成为茶园管理最重要的常规技术之一。为此,调查我国茶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茶园施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谈茶园微生物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等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之一——肥料问题倍受人们关注。在减少茶园化肥用量,克服有机肥肥效慢,易引发病害等不足的同时,微生物肥料成为当今茶叶生产的亮点。然而哪些微生物肥料适宜在茶园施用,怎样  相似文献   

7.
“香茶”生产技术是近几年浙江松阳一带,依据传统炒青绿菜加工手法而创新的一项茶叶加工技术成果,因其外形紧结如环,毫微显,茶汤滋味甘甜,香高气爽,适合于当今的消费群体,因而为当地茶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2004年我市引进了该生产技术,结合本市自然气候条件,传统加工手法和当地茶叶品种,经过认真研究,所得试验,总结出适合我市的香茶生产加工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茶农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四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06,(4):24-24,25
沙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建立了400hm2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全县大小茶厂抽检的30多只样品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的质量要求。沙县山富企业有限公司200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中心的“无公害茶叶”认证,沙县宏苑茶叶有限公司20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消费已在全世界掀起,作为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茶叶倍受亲睐。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IO后的今天,生产、加工、出口无公害茶叶具有无限的商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茶叶绿色技术壁垒”严峻的挑战,其中茶叶的农残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无公害茶叶生产用药主要技术及农残检测有关标准作一概述,以供茶叶生产应用与参考。 一、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要用药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中国的茶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高,因此市场上对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重视对茶叶的生产和管理,传统的茶叶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现在是信息化社会,茶叶的生产管理应向着规模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更好的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茶叶的生产管理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实现茶叶的经济效益。构建茶叶生产管理监控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对茶叶的生产以及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就新世纪我国茶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对策,作者认为,今后在茶叶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应加强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无公害茶叶配套生产技术体系,自动化茶叶加工机具的研制与推广,茶叶综合利用技术和茶叶产品的标准化等五个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在农业制度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应当加强茶叶行业学会的作用,组织开发全国性的茶叶资讯平台,建立茶叶科技服务资讯网络,鼓励成立茶叶同业公会组织,扶持茶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是增强我国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市场呼唤无公害茶叶和优质茶之声日益高涨,引起各茶叶生产单位的特别关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技术也成为茶叶生产单位和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任重而道远,光荣而艰巨。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  相似文献   

13.
永春县自然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全国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之一,生产的乌龙茶品质优异,以“闽南水仙”、“永春佛手”闻名海内外。茶叶是我县农村经济一项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巩固发展茶叶生产是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永春茶叶发展思路阐述如下:一 茶叶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茶这一古老而文明的饮料,以其特有的保健功能,文化内涵,为世人所喜爱,茶叶、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茶饮茶风尚遍及全球。九十年代初期,随着饮料市场的多元化,特别是碳…  相似文献   

14.
茶叶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当前,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农残新标准的出台,发展以无污染、安全、优质为基本内涵的绿色食品茶叶,无疑对保护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茶叶出口,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l、产地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镇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地区,远离繁华都市、工矿企业和公路铁路干线。产地空气质量稳定,周围没有…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临沂市现有生产茶园2300多hm^2,主要分布在莒南县和临沐县,是我国北方茶叶主产区,年产茶近900t。随着国家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实行绿色食品茶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阐述了临沂市A级绿色食品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期对绿食品茶叶生产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对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裘孟荣 《茶叶》1996,22(3):50-53
茶叶技术扩散是茶叶技术推广的结果。它标志着茶叶科技成果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一持续地增长。茶叶技术扩散有多种模式。茶叶技术扩散的规律,类同于技术生命周期,加速茶叶技术扩散的宏观措施可归为六项。  相似文献   

17.
多茶类开发的实践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森知 《中国茶叶》2002,24(1):36-37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境内山恋叠嶂,丘陵起伏,溪谷交错,森林覆盖率72.1%,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利于发展茶叶生产。全市现有茶园17万余亩,2000年茶叶总产量达1.26万t,茶叶总产值1.28亿元。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多年来对本市的适制茶类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茶类生产路子。……  相似文献   

18.
《广东茶业》1997,(2):1-3
于1997年5月18日,在兴宁市举行’97兴宁市茶叶展销暨综合标准新闻发布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级领导,茶叶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海内外商界名流,县内各茶叶生产单位,共400多人。在会上各级领导讲了话,市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兴宁市茶叶综合标  相似文献   

19.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我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做好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是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5-2006年我们在松溪县河东茶场建立了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现将示范区建设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开发有机茶是提高茶业效益、促进茶业向无公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有机茶生产对技术环境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宜昌茶叶生产向有机茶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现状,从政策、思想、基地、企业、技术和监管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