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甜菜碱对断奶仔猪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20 头“杜长加”断奶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5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一重复8 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以基础饲粮,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0,800,1 000, 1 200 m g/kg 甜菜碱试验为期36 d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甜菜碱均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 其中 800m g/kg 甜菜碱组效果最为显著,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71% (P< 005)和 1182%(P< 005),料重比降低279% (P< 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 001),提高了血清总铁结合力、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P< 005)此外,添加800 m g/kg 甜菜碱明显改变了断奶仔猪的胴体组成  相似文献   

2.
饲粮添加胸腺肽对肉鸡增重、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日龄Avain鸡160只,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代谢能12~134MJ/kg,粗蛋白21%~23%的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于1~10日龄期间分别添加0644、1328、2656mg/只·d的胸腺肽。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各试验组鸡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23日龄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8日龄时,各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T3、T4浓度高于对照组,在28日龄时Ⅲ、Ⅳ组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血浆GH浓度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选用42日龄商品代艾维因(Arian)肉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与Ⅲ组分别向日粮中添加10mg/kg、20mg/kg的沙布他莫尔(Salbutamol),至56日龄时,进行采血,测定与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有关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沙布他莫尔使肉鸡体内物质代谢发生改变,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1),胆固醇含量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均提高(P<005),血清尿酸氮含量显著降低(P<001),转氨酶及总蛋白含量提高(P<005),说明沙布他莫尔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取20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始重(24.75±2.66)g],随机分成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中性蛋白酶、糖化酶及不含酶制剂的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在60日龄结束.分别在31日龄和61日龄开始时对生长性能最佳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鸡进行消化试验,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混和酶制剂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试验2组最佳,3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25.28%(P<0.01),料重比降低15.92%.6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8.54%(P<0.05),料重比下降10.73%;②使用混合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2组鸡37、67日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05%(P<0.01)、7.24%(P<0.05),7.68%(P<0.05)、9.82%(P<0.05),12.70%(P<0.01)、13.94%(P<0.01),5.47%(P<0.01)、6.90%(P<0.05);③混合酶制剂对37日龄和67日龄丝毛乌骨鸡血糖、血清总蛋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某些木霉菌株的产酶高峰及其纤维素酶制剂饲喂兔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康氏木霉EA3-867和N278产酶高峰在第9-12d,雷氏木霉QM9414的产酶高峰在6-9d.日粮中分别加入5%、10%、15%的纤维素酶曲替代相应比例的草粉和麸皮,对照组不加纤维素酶曲.经过40d的饲养观察,肉兔总增重分别为548.57、757.5和615.0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3.71、18.9和15.38g,料肉比分别为3.34:1、2.48:1和2.69:1.与对照组相比,增重分别提高10.3%(P>0.05)、52.37%(P<0.01)、23.73%(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9.72%,32.98%、27.30%.Q检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的纤维酶曲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商品瘦肉猪基础饲料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设添加荏饼6%(A组),8%(B组)和10%(C组)3个处理,以添加8%的菜籽饼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B,C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0,50,109g;C,B组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试验A,B,C组每增重1kg分别少耗料为0.3,0.4,0.6kg;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9%,10.5%和1  相似文献   

7.
阐明和龙膨润土的毒性和饲养效果,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20g/kg,说明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小白鼠精子畸形试验表明,1.0%、3.0%添加组精子畸形率呈阴性(P>0.05),5.0%添加组呈阳性(P<0.01);黄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3.0%、5.0%膨润土饲喂后,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15%、47.69%、13.85%,差异显著(P<0.05);CP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71%、8.58%、6.77%;C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9.33%、13.71%、7.2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育成牛不同铜源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56头13~18月龄育成牛随机分成7组,每组8头,第1组不添加铜作对照组,第2,3,4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硫酸铜,第5,6,7组日粮分别添加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于试验的0,5,20和40d分别采集日粮,牛毛和血液进行铜,血浆铜蓝蛋白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试。观察两种铜源的立刻效应(5d)和长远效应(40d),找出干旱地带奶牛添加不同铜源的最佳地方化标准,并比较两者的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育成牛日粮铜为4.67mg·kg-1,牛毛铜为6.46mg·kg-1,全血铜为0.5987mg·kg-1,均低于NRC标准,说明试验牛处于缺铜状态。试验的第5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5和25mg·kg-1硫酸铜组,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底值差异显著(P<005),15和25mg·kg-1蛋氨酸铜组与本低值差异极显著(P<0.01)。第20d蛋氨酸铜各剂量组全血铜测值上升幅度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和对照组值差异也不显著,第40d测值与第20d一样。血浆铜蓝蛋白第20~40d时除对照组和5mg·kg-1硫酸铜组与其相应的本底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  相似文献   

9.
利用28头杜×哈去势公猪和小母猪在30—90kg体重阶段,研究两种饲粮对其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胴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前期饲粮1含粗蛋白15%,赖氨酸0.75%;饲粮2含含粗蛋白16.5%,赖氨酸0.80%;后期饲粮1含粗蛋白13.5%,赖氨酸0.65%,饲粮2含粗蛋白15%,赖氨酸0.80%。试猪采用小群趴卧、个体单栏饲喂方法进行肥育,于90kg体重结束肥育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胴体组成。结果表明,饲粮2使屠宰年龄提前10.6日(P<0.01),平均日增重提高107.4g(P<0.001),耗料增重比降低0.30(P<0.01),平均日采食量增加110g(P<0.05),平均背膘厚降低0.45cm(P<0.01),瘦肉率提高4.76个百分点(P<0.001),脂肪率减少5.41个百分点(P<0.001);去势公猪较小母猪采食量高、生长速度快(P>0.05),小母猪的胴体瘦肉率较去势公猪高2.45个百分点(P<0.05),脂肪率低2.42个百分点(P<0.05),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胴体组成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饲粮间的工作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126头29~58日龄大约克夏仔猪饲粮中添加柠檬酸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设0%,0.5%,1.0%,1.5%和2.0%5个处理组。对各组不同日龄阶段仔猪的增重、耗料增重比、腹泻头日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断奶后(41~58日龄)添加柠檬酸的各组比对照组在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方面均有提高,且在此阶段添加1.5%的柠檬酸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2.0%柠檬酸组(P<0.05)。添加柠檬酸各组腹泻频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建议在仔猪饲粮中添加1.0%~1.5%的柠檬酸。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L9(34),添加Fe、Cu、Mn、Zn 4种微量元素,配制成9种试验饲料喂养异育银鲫,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4的生长速度最快、饲料系数最好、鱼体体形良好,即在饲料中补充Fe 300.00 mg/kg、Cu 4.00 mg/kg、Mn 60.00 mg/kg、Zn 150.00 mg/kg,此时相应的饲料中4种元素的总量为Fe 1 218.65 mg/kg、Cu 21.41 mg/kg、Mn 127.17 mg/kg、Zn 192.50 mg/kg.极差分析结果表明:Zn元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影响最大;在鱼体的形体指标上,Fe对鱼体的肥满度影响最大,而Cu和Zn对鱼体的脏体比、肝体比和性腺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氨基酸不平衡Ⅱ、Ⅴ组,增重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平衡Ⅲ、Ⅳ组增重率分别提高20%、11.4%,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增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氨基酸平衡组的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并可通过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粗蛋白及鱼粉含量,进而节约蛋白资源,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结晶Vc(AA)和包膜从(CAA)饲养异育银鲫,结果发现,当饲料中缺乏Vc时,异育银鲫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症状,当饲料中的Vc添加量为AA400mg/kg或CAA200mg/kg时,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肝脏、血浆中的Vc含量达到最大。在本研究条件下,作者建议,异育很鲫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为200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4.
异育银鲫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结晶Vc(AA)和包膜从(CAA)饲养异育银鲫,结果发现,当饲料中缺乏Vc时,异育银鲫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症状,当饲料中的Vc添加量为AA400mg/kg或CAA200mg/kg时,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肝脏、血浆中的Vc含量达到最大。在本研究条件下,作者建议,异育很鲫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为200mg/kg饲料。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B12对草鱼幼鱼生长、体组分和造血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025,0.050,0.100,0.200,0.400,0.800 mg/kg的维生素B12,研究不同含量维生素B12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组分、造血机能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维生素B12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12添加量为0.1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0.050 mg/kg时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B12的添加对试验鱼的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在0.100 mg/kg和0.200 mg/kg时最高,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维生素B12的添加对红细胞计数无显著影响;维生素B12对草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影响。草鱼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维生素B12添加量回归方程表明,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B12适宜添加量为0.094 mg/kg。  相似文献   

16.
孔丽  张伟  叶元土  戴修赢  王文娟  蔡春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10-3612,3623
[目的]研究氨基酸粉、发酵菜粕和发酵棉粕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氨基酸吸收、体成分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氨基酸粉、发酵菜粕和发酵棉粕等量替代鱼粉、棉粕和菜粕的基础饲料饲喂平均初重为17.3 g的异育银鲫80 d。分别测定各组异育银鲫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血清及饲料中氨基酸含量;肌肉和肝脏体成分指标;以及肝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氨基酸粉组和6%发酵棉粕组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氨基酸粉组和6%发酵棉粕组血清赖氨酸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且4种必需氨基酸的吸收在投饲后2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一致。各试验组异育银鲫体成分和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用3%氨基酸粉、6%发酵棉粕和6%发酵菜粕分别等量替代鱼粉、棉粕和菜粕,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以及对氨基酸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大蒜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0、500mg/kg的大蒜素,并对鲫进行42 d的养殖试验,其中试验的第1~28天饲喂含大蒜素的试验饲料,第29~42天饲喂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补体C3活力(P0.05),而添加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则能显著抑制鲫血清补体C3、C4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后,该剂量组C4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50、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肝胰脏、肾脏和脾脏中溶菌酶(LZM)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的14 d内,250、500 mg/kg剂量组血清LZM活性及500 mg/kg剂量组肾脏和脾脏LZM活性仍有显著升高(P0.05);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添加500 mg/kg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脾脏中NO含量(P0.05),但该剂量显著抑制肝胰脏NO含量(P0.05),250、500 mg/kg剂量组肾脏中NO含量在第42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表明,鲫基础饲料中大蒜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菌种搭配。[方法]选择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选择体重相近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喂添加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头肾指数、脾指数、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和枯草芽孢杆菌(0.01%);在免疫机能中,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免疫器官指数和溶菌酶的影响最大,而酵母菌对血清SOD影响最大。[结论]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种益生菌搭配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改善鱼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9.
 将平均体重为(25.2±1.7)g/尾的225尾鲫鱼(Carasslius auratus)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不同处理组的鲫鱼随机饲喂昆虫壳聚糖水平为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壳聚糖对鲫鱼部分生长性能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鲫鱼的生长性能未随昆虫壳聚糖水平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以0.50%壳聚糖水平组最佳;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个处理组中,以0.50%壳聚糖水平组肠道消化酶活性最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后,认为昆虫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20.
以鲫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添加黄芪、乳酸杆菌和未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后,检测各组鲫鱼肠道内乳酸杆菌数量、饲料系数、增重率和成活率等。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黄芪和乳酸杆菌后,鲫鱼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多,而病原菌明显减少;也有利于鲫鱼的生长和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