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小反刍兽瘟或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在北京昌平地区发生,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的易感动物采取了封闭饲养、限制流动、加强检疫  相似文献   

2.
正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绵羊和山羊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增高,幼畜发病后死亡率极高。该病为烈性传染病,已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等  相似文献   

3.
羊小反刍兽疫病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养羊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弱,50℃的温度60分钟  相似文献   

5.
正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疫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上,该疾病的发生常伴随有肺炎、高烧、口炎等症状,具有毒性和传染性,又被称为小反刍兽瘟疫。根据数据显示,该病在雨季和干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亦将其列为一  相似文献   

6.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山羊和绵羊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严重,山羊不同品种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发病动物主要是山羊、绵羊、羚羊、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时常呈最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西藏阿里的革吉、日土的山羊和绵羊群中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近期,多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呈暴发流行势态。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3年12月至今,我国有21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共确诊146起,累计7 471只羊发病,死亡3 824  相似文献   

8.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绵羊次之,野生动物偶有感染;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
吴晓东 《兽医导刊》2014,(11):22-23
一、概况1.定义。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感染山羊、绵羊等家养和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性疫病。PPR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牛瘟非常相似,因此又名伪牛瘟。山羊通常比绵羊易感,而且患病更严重。特征:发热、眼鼻流出大量分泌物、口腔糜烂、呼吸困难、腹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需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1.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均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群感染该疾病时,皮肤、黏膜处会出现大量的丘疹、结痂、水疱,严重威胁羊群的生长发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小反刍兽疫是危害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烈性传染病。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也把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只感染绵羊和山羊引起临床症状,而感染牛则不产生临床症状。该病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下面笔者就本  相似文献   

13.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一种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兽的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发热、口腔及舌黏膜糜烂、流泪、流鼻液、腹泻和肺炎。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湖南省洞口县2014年3月发生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通过临床诊断、上报疫情、采样送检、流行病学调查、国家实验室确诊、扑杀、无害化处理、发布封锁令、  相似文献   

14.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我国小反刍兽疫属于一类动物疫病。2014年3月26日,淮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烈山区古饶镇三家养殖户共同从S省J县同一家种羊场购进山羊102只(每户34只),随后连续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小反刍兽疫是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已列入强制免疫病种。2007年7月该病首次传入我国,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我国是养羊大国,年养殖量约6亿只,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直接  相似文献   

16.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的特征发热、肺炎、口炎、腹泻等,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两年来由于养殖户对该病防疫意识的淡漠,此病一旦发生将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感染和传播途径(1)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又名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羚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比较严重,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牛、猪等可以感染,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现将一起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处置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小反刍兽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山羊、绵羊、牛、鹿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等多种动物,其中山羊呈高度易感,小反刍兽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可达80%。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PRR疫情以来,已有西藏、新疆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国周边的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俄罗斯、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家暴发大规模小反刍兽疫疫情,对我国物卫生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为防范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密关注疫情动态,严加防范。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然发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犬瘟…  相似文献   

20.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小反刍兽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对该病毒高度易感。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PPR 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易感群发病率高达100%,严重暴发时死亡率达100%。我国于2007年7月首次在西藏地区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随后我国立即开展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并于2007年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