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验性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肝损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羽2日龄健康雏鸭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饲喂,对照组用正常饲料饲喂,在饲喂后1、5、7、9 d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组饲喂后2 d雏鸭出现黄曲霉毒素中毒典型临床症状,7 d开始出现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被膜下大量网格状灰白色物质增生。试验组处理后5 d雏鸭肝细胞肿胀、变性,汇管区少量胆管上皮细胞增生;7 d汇管区小胆管增生较明显,局部连接成片;9 d汇管区增生的小胆管已经占据了肝脏的近1/2。试验组雏鸭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随黄曲霉毒素饲喂时间延长而升高。饲喂后1 d试验组雏鸭血清中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5、79、d试验组雏鸭血清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未见异常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20,(2):47-53
为研究低聚半乳糖(GOS)对断奶仔猪回肠形态、消化吸收功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21日龄、体重为(6.55±0.0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教槽料,试验组饲喂添加2%GOS的教槽料,28日龄屠宰取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隐窝比极显著增加(P<0.01),回肠黏膜蔗糖酶活性有增加的趋势(P=0.091),回肠黏膜Na~+依赖性单糖转运体1(SGLT1)的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和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闭合蛋白(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回肠食糜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2%GOS可以提高回肠对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及单糖转运体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维持回肠的屏障功能,增加肠道菌群丰富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从而有助于降低仔猪的断奶应激综合征,为GOS应用于断奶仔猪日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6,(5):859-863
选取妊娠第45天民猪母猪1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L-精氨酸。采取初生仔猪小肠,制作切片,进行小肠形态学观察,并测定小肠IL-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组初生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微绒毛长度均有升高的趋势,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升高,隐窝深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空肠绒毛宽度以及微绒毛长度均有升高趋势,而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22.89%、64.15%和降低37.12%(P0.05)。回肠绒毛宽度以及微绒毛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及隐窝深度较对照组分别极显著增加34.38%、86.75%及降低40.63%(P0.01);试验组初生仔猪十二指肠IL-2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IL-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回肠该基因表达量呈现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精氨酸能够有效提高初生仔猪的肠道免疫力及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4.
鲁山县滚子营乡孙街村,五户养鸭农民1988年8—9月份,购进北京鸭雏鸭饲养。为预防禽霍乱于10月1—6日先后用过量的喹乙醇拌料内饲喂,使690只雏鸭死亡624只,死亡率90.43%。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方剂对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雏鸭病毒性肝炎(DVH)除用高免抗血清治疗外,中药方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禽病门诊采用中药方剂鸭肝散水煎汁饮服及拌料饲喂治疗鸭病毒性肝炎,与高免血清的疗效作对比,得出鸭肝散水煎汁饮服疗效较好,与高免血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证实(目前已使用600多例),疗效稳定,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仅为高免血清的一半,也是目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鸭肝散拌料饲喂,效果稍差。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鸭肝散的组成及用法 每副中药的基础方为:茵陈50g,龙胆草20g,黄芩20g,黄连20g,黄芪20g,板蓝根20g,柴胡苗20g,神曲50g,陈皮30g,甘草20g,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减,其功用主要是清热解毒,育阴养肝,健脾燥湿、疏肝理气。用法:每100羽鸭每天一副,水煎汁,供鸭自由饮服,连用3天,或拌料饲喂,连喂3天。病重鸭,水煎汁用注射器或滴管喂服。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适宜的青草料在夏季饲喂雏鸵鸟Struthio camelus,试验选取10日龄雏鸵鸟30只随机分成2组。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试验组饲喂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对照组饲喂红薯Ipomoea batatas叶,试期28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60.0 g/只,料肉比为2.829∶1;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53.71 g/只,料肉比为3.162∶1。试验组各周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增重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内,试验组日增重在第2周加速,而对照组在第3周日增重才加速。说明在夏季用苏丹草饲喂雏鸵鸟效果优于红薯叶。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登     
雏鸭痢特灵中毒据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局侯学云报导雏鸭痢特灵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各种雏禽均可发生。1984年6月20日,本县六敖乡建设村张学林饲养的206羽雏鸭,至18日龄时发现部分雏鸭下痢。7月8日上午7时就诊,村兽医采用痢特灵治疗,每餐用痢特灵20片,研粉拌料饲喂,连喂三餐,由于用药量过多及拌药不均引起中毒,至次日晚上陆续死亡,到十日共死亡188羽,死亡率达91.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300只健康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试验组分别为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病毒组、空白组。6日龄时,除空白组外,其他各试验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DHAV-1人工染毒造模;雏鸭感染病毒1h后,芩藿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按照高剂量(0.6mL·只~(-1))、中剂量(0.4mL·只~(-1))、低剂量(0.2mL·只~(-1))添加芩藿饮于饮水中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d;病毒组和空白组饮水中不给予任何药物。在给药治疗的第4、8、48小时采集病料测定相关指标。比较各试验组雏鸭的病死率;观察肝病理剖检及HE染色切片;分析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AST、ALT、TP、ALB、GLO)和细胞因子(IL-2、IL-6、IL-8、IFN-β)含量;评价芩藿饮对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芩藿饮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雏鸭的病死率;与病毒组相比,芩藿饮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雏鸭血液中DHAV-1 VP1基因拷贝数(P0.05);修复DHAV-1对肝造成的损伤;降低感染雏鸭血清中AST、ALT含量,增加TP、ALB、GLO含量;促进机体IL-2、IL-6、IL-8、IFN-β细胞因子的分泌。高剂量芩藿饮对实验感染性鸭肝炎病毒雏鸭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索高剂量酒糟摄入对山羊肾脏组织氧化指标、炎性因子、转录谱的影响,为揭示高剂量酒糟饲喂对山羊肾脏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选取6只30日龄荣昌本地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对照组按照《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推荐的山羊饲养标准饲喂;试验组用酒糟代替日粮中75%蛋白质和能量成分,试验期为90 d。90 d后采集山羊肾脏组织,利用生化法测定山羊肾脏组织T-SOD、CAT、GSH-Px、XOD、T-AOC含量,用ELISA法测定山羊肾脏组织IL-6、IL-1β、TNF-α含量,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X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SOD和T-AOC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IL-1β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共发现54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85个基因表达上调,161个基因表达下调,qRT-PCR显示挑选的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的表达趋势具有一致性。GO富集分析显示试验组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鸭IL-8细胞因子表达,设计鸭IL-8基因特异性引物,以鸭组织总RNA为模板,建立了鸭IL-8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RRT-PCR)方法,应用该法检测了基因A型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A,DHAV-A)弱毒疫苗免疫SPF雏鸭肝、脾和脑组织中鸭IL-8 m RNA的动态表达。结果鸭IL-8基因RRT-PCR扩增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3,溶解曲线呈特异性单峰,线性范围10-2~10-9,Ct值范围7.81~30.71,最低检测量99.17 copies/μL,扩增效率1.08,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67%~0.94%和0.96%~1.27%;鸭IL-8 m RNA在免疫鸭肝、脾和脑组织表达水平分别在第3天、第5天和第2天时间点达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75、35.29倍和10.79倍(P0.01)。本试验建立的鸭IL-8 RRT-PCR特异、敏感、稳定,能够快速、准确检测鸭体内IL-8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受精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周龄健康的S08公鸡6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母鸡料和公鸡料,28周龄随机选取同舍母鸡2列,每列400只,分别与试验组、对照组公鸡进行人工授精,分别测定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产蛋前期的受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产蛋中期与后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相近;孵化率的趋势与受精率一致;健雏率整个阶段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种公鸡饲喂母鸡料对产蛋前期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实际生产影响并不大,考虑实际因素种公鸡可以饲喂母鸡料。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9,(12):30-33
为研究湿拌料饲喂断奶仔猪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以及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头育肥猪分4组进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其中对照组使用干料进行饲喂,试验组使用自动粥料器将饲料与水混匀后进行饲喂,粥料器分别设置为水料比不同的3个组,3个试验组水料比分别为2∶1,4∶1和6∶1,各组的猪群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腹泻率也低于对照组,同时相关免疫指标显示,试验组的免疫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说明湿拌料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免疫力,当使用水料比为4∶1时,试验效果最佳。因此得出结论,使用湿拌料能够有效地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场生产效益,且水料比为4:1时能取得最好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奶山羊肝、脾组织的影响及机制,将14只泌乳初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试验组(8只),对照组饲喂普通(精粗比35∶65)日粮,试验组饲喂高精料(精粗比65∶35)日粮,试验期19周。于试验的0、1、4、8、12、15、16、18、19周每周采集所有羊乳汁测定乳脂率,6~18周每周日采集所有羊粪便测定pH,试验结束当日采集肝、脾组织,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肝、脾组织形态变化;采用RT-qPCR检测肝、脾组织中炎性因子及TLR4通路关键蛋白的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造成奶山羊乳脂率降低,试验的16、18和19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山羊粪便pH均值从第9周开始下降,13~18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奶山羊肝细胞颗粒变性或空泡变性,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脾组织无明显变化;肝组织中促炎因子IL-6和TNF-β以及TLR4与NF-κB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脾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β和抗炎因子IL-10以及TLR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NF-κB2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与TLR4通路相关的p38、JNK、ERK和p65这4种蛋白的表达变化不明显,脾组织p38、ERK和p6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虽差异不显著,但都呈现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导致奶山羊乳脂率和粪便pH降低,通过上调NF-κB的基因表达诱导肝组织中IL-6和TNF-β基因表达升高,从而对肝造成炎性损伤,对脾组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麝香草酚复合物、中草药和合生素替代抗生素饲养肉鸭的可行性,选择2 400只健康雏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0只鸭进行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 mg/kg黄霉素;试验1、2和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2%麝香草酚复合物、基础日粮+0.5%中草药和基础日粮+0.2%合生素,试验期为45 d.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试验组各项指标除料肉比外无显著性差异;试验1和2组供试鸭的末质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24%和2.42%;料肉比分别降低0.43%和3.42%,试验2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各组与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30和40 d能不同程度减少粪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使用麝香草酚复合物和中草药组每千克鸭可多赢利0.04和0.22元.麝香草酚复合物、中草药和合生素都能替代抗生素饲养肉鸭.  相似文献   

15.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以湿豆渣为主的发酵饲料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胎次、体重相近的杜×长×大经产母猪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为干拌料;试验组饲喂添加了发酵饲料的湿拌料。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仔猪出生窝重、断奶仔猪头数和断奶窝重显著增加(P0.05),母猪窝产健仔数有相对增加的趋势(0.05P0.10);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经产母猪耗料与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仔猪试验组耗料费用比对照组高,试验组仔猪医疗费用比对照组减少8元/头,总成本降低了122.8元。试验组断奶仔猪头数与母猪年产胎数比对照组相对较高,总收益相对提高了578.83元。由此可见,以湿豆渣为主的发酵饲料饲喂经产母猪,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市某养鸭户购入“江南二号”蛋种雏鸭1200只,前期生长发育良好,29日龄开始发病,34日龄时出现死亡。发病前曾用土霉素拌料饲喂,用于防治肠道疾病,38日龄时死亡46只。经诊断为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现将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雏鸭肝炎病毒侵染后对照组、易感组与抗性组ALB、TLR7、PSPH和WSB1 mRNA分别在肝、脾、肺、肾、大脑、小脑、腿肌和胸腺等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意义.结果表明,除腿肌外,ALB和TLR7基因在易感组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抗性组(P<0.01),抗性组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表达量(P<0.01或P<0.05);PSPH和WSB1基因在易感组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抗性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揭示了鸭ALB和TLR7基因为雏鸭肝炎病毒的抗性基因,其表达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易感鸭和抗病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5-7日龄的肉雏鸭(购于四川省华阳农贸市场;饲喂肉雏鸭专用料)。2006年2月28日购回时为5日龄肉雏鸭,试验时间为2006年2月28日-2006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