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 河北省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进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将彻底敞开大门,纳入全球经济运行的轨道,这将对我省农业种植结构产生影响。过去,中国农业受非关税手段保护,对农产品进口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有利地保护了国内主要粮、棉的生产,如1997年度我国约进口棉花80万吨,由于国内棉花供大于求,1998年国家严格限制棉花进口,进口量大减,促进了国内棉花销售。入世后,关税将成为国内农产品的唯一保护手段。我国农产品关税将由现在的平均21.2%降低到2004年的平均17%。这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世协议中做出的与农业有关的承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1.扩大市场准入。我国承诺入世后对所有农产品的关税均实行上限约束,并且将算术平均关税率由入世时的21%降低到2004年的17%。对于粮、油、棉、糖等敏感商品,我国承诺在入世后取消对外贸的计划管理,改为实施关税配额制度,并且逐步扩大分配给非国营贸易企业的配额比例。2.削减出口补贴。我国承诺在入世后不再对任何农产品进行出口补贴。3.削减国内扶持。我国承诺,今后的综合支持量(AMS)将确定为零,并且放弃根据农业协议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扶持…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河南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农业框架协议包括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国内支持、卫生及动植物检疫等方面。我国在农业上的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率很低,这虽对加入WTO无什么影响,而要害是在市场准入后。就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而言,农产品平均关税率将由现在的35%削减到10%左右,其中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实行关锐配额管理,大豆按3%关税全面开放市场,肉类关税在2004年前也将大幅削减,如牛肉和猪肉将由现在的45%和25%下降到12%。对其他欧美各国入世协议也有类似的关税减免款项。显然加入WTO将给我省带来较大的冲击,但反过来也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挑战…  相似文献   

4.
1我国农业产业存在问题1.1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与本国农业争夺国内市场我国加入WTO后,根据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的允诺,国外的许多农产品将以低关税进入我国市场。详见表1。表1主要农产品进口配额商品名称2002年(万t)2004年(万t)2004年配额占国内生产量比例(%)配额内关税(%)小麦84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关税配额由于主要发达国家成员对部分农产品一直给予较高的保护,因此在关税化以后,即使进行了关税减让,关税率也仍然很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农业协议》要求这些成员必须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口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对配额数量内的进口征收较低关税,一般为1%-3%。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则征收较高关税,可以高到100%以上。这种数量规定即关税配额。这是一种有限的数量管制制度。之所以叫关税配额,正是如上所述,是与关税有关的配额。《农业协议》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农产品进口管理中,可对在乌拉圭回合前实施进口数量限制的…  相似文献   

6.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对于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进口配额的形式有:全球配额,即适用于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配额,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批给一定额度,直到额满为止;国别配额,即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的固定配额,有的由单方面强制规定,有的由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确定;进口商配额,即按不同进口商分配给一定配额。有的国家还将进口配额与征收关税结合起来,在配额以内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则征收较高关税或附加税,称为关税配额什么是进口配额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中国植物油关税配额政策及影响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就入世后中国植物油关税配额政策的变动对中国植物油及相关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模拟结果表明,入世后中国植物油关税配额政策的变动增加了中国植物油产业的进口数量,减少了其产量、净产值、劳动工资以及就业;中国的油料作物产业受到了相似的负面冲击;但食品加工产业从该政策变动中受到了积极的影响,其出口数量、产量、净产值、劳动工资以及就业都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入世后中国植物油关税配额政策的变动还减少了植物油关税配额发放过程中配额租的产生,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寻租行为的产生。从影响程度上看,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要比削减配额内外关税并增加配额数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承诺遵守WTO的规则和纪律,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国对外承诺取消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并遵守有关纪律,履行义务,同时享受权利。毫无疑问,加入WTO以后,对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政策及管理方式将产生深刻影响。 (一)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目前,中国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进口主要采取非关税措施来进行保护,包括限量登记、配额等,对肉类、水果以及食品加工品等的进口采取关税保护。加入WTO,中国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或敏…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在加入 WTO的协定书中承诺将玉米列为关税配额管理商品,且 2002年我国进口玉米的配额将达到 500万吨~ 600万吨,因此在首届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展望会上,专家预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玉米价格将出现下跌的走势,主要的原因有: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现行的玉米出口补贴政策将取消,这将使我国出口玉米价格保持较高水平,进出口贸易商决不会自己承担出口的亏损.②我国玉米 2001年出口数量预计为 1000万吨,若 2002年我国玉米不能出口,再加上进口的 500万吨,那么我国玉米数量将净增 1500万吨,这相当于我国玉米年产量的 15%,如此巨大的冲击将使国内玉米价格很难维持目前水平 ; ③我国玉米价格高起,而进口玉米有利可图,因此可以预计进口的 500万吨玉米配额将会完全实现.由于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生产地区,因此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玉米这一商品上对吉林省的冲击也将是最大的 .  相似文献   

10.
一、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更迫切的要求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1、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将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的保护,入世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农产品关税也必须按规定削减,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的丧失,为国外农产品大举占领国内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2、农业生产结构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入世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农产品将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格挑选,价廉物美的健康农产品,将会受到国内…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我国宋代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指出宋代是我国大规模植棉的分界期,宋以前主要是引进,集中于边疆种植,发展缓慢,宋以后是逐渐推广至江南、陕西等地种植,发展很快。在宋代棉业的基础上,元代及明、清棉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全国普遍植棉。如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棉花成为首要的纺织原料,可以说是宋代棉业拓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麦棉套种棉田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棉套种田害虫为害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比单作棉田大,因此单作棉田的防治指标在套种田无法应用。研究证明,适合套种田棉蚜棉铃虫的单独防治指标是苗蚜卷叶株率20%,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两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2代棉铃虫百株幼虫12头;相继3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棉铃虫百株幼虫2代为8头,3代为6头;相继4次为害的复合指标为苗蚜卷叶株率5%,伏蚜百株三叶蚜量1万头,棉铃虫2代、3代百株幼虫均为6头。  相似文献   

13.
14.
新疆棉区适宜推广的自育棉花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区4个亚区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能生产多类型、多用途原棉,且均是枯、黄萎病疫区。因此,推广品种必须是优质早熟、高强力、抗枯萎病、抗(耐)黄萎病的高产品种,才能满足纺织部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麦棉间套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结合耕作栽培制度和地域特点,地麦棉间套田棉花全生育期主要害虫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棉蚜Aphis gossypii、棉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等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面积对比试验,并进行有效选择,编制出以生  相似文献   

16.
陆永跃  尹楚道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4):380-382,385
研究了棉铃虫卵在棉株的垂直方向上及在不同器官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各代分布以上部4~6 层果枝为主,而且在空间格局上都是聚集的;(2)2 代时以嫩叶、顶心及边心为主,淮北3、4 代,沿江3、4、5 代顶心及边心、嫩叶、老叶处卵量分布比例减小而繁殖器官上比率明显增大;(3)适时摘除顶心、边心及无效花蕾是减轻棉铃虫为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可提高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黄萎病是重要措施,对红叶茎枯病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棉叶螨的发生动态规律和危害的高峰期,探讨在高峰期间不同棉花品种对棉叶螨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明确防治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棉田的棉叶螨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发生第1次高峰,8月中下旬发生第2次高峰,在2016年高峰期间中棉37、中棉43和中棉47的棉叶螨数量分别为13.53,13.85,12.43头;在2017年高峰期间中棉37、中棉42和中棉37+中棉42混播的棉叶螨数量分别为14.80,12.80,15.60头;棉叶螨在第1次高峰期的数量高于第2次高峰期间,繁殖速度快,发育能力强。棉叶螨在第1年对从未种过品种的危害性不大,数量也并不多,次年续种棉叶螨会对该品种产生适应,种群数量增多,危害性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