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7,26(11):111-112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黔油17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原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为了探索黔油17号在生产上的最大增产潜力,总结其相应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近几  相似文献   

2.
黔油17号免耕高产栽培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优质油菜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新品种,已由贵州省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2003-2004油菜生产年度,设置稻茬油菜免耕移栽、翻犁打窝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示范,意为鉴定该品种在金沙县的适应性、丰产性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亦为大面积优质油菜生产提供有效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黔油1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1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隐性核不育系98-116 A与双低恢复系ZW 024组配而成的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06002号),适宜于贵州甘蓝型油菜产区及与之相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品种在生产上的产量表现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7~2008年度在贵州省遵义县和金沙县进行了黔油19号"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4.
臻油8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转育成的优质不育系与具有相同品质性状的恢复系配制成功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2010年12月13日通过贵州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次主任委员会议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10003号).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抗逆性、适应性,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相应的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黔油28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选育的双低核不育两型系NAB-2作母本,与小孢子培养育成的双低恢复系DH-13作父本组配的半冬性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于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供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用于生产,针对黔油28号种子生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优质、高效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黔油系列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油14号”、“黔油16号”、“黔油17号”、黔油18号”等黔油系列品种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为探索出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栽培控制技术。确保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平衡增产,在多年试验研究基础上,2003年在遵义和黔西分别进行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7.
黔油17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2003年通过贵州省审定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属于优质、高产半冬型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优良稳定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油菜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辉  袁雨睛 《耕作与栽培》2013,(5):53-53,52
为筛选出适宜遵义市生产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进行了黔油30号、黔油29号、黔黄油21号、黔油28号4个品种同田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黔黄油21号产量最高,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张太平研究员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贵州省审定。为探讨黔油17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于2003-2004年度进行了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0.
敬告作者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3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并审定。为鉴定该品种在遵义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客观评价其应用价值,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5年进行了333.33hm^2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11.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口县2004年开始引进推广,2005年推广面积达到0.146万hm2,平均单产108.6kg/667m2,比油研7号增产19.3%.实践表明黔油18号具有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株叶形态高大,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角果多,千粒重大,不易早苔早花和出油率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搞好黔油18号的示范推广,促进江口县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年高产栽培经验,结合黔油18号品种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点,制定了江口县单产200kg/667m2的早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油菜高产技术的集成和运用,通过大田试验,对贵州高产创建项目中6个油菜品种的产量、生物学性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在试验区域种植均能获得高产.其中,黔黄油21号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均表现最好,产量高达217.9 kg/667 m2,分别比油研50号、黔油28号、黔油20号、黔油17号、黔油18号高7、10.7、12.5、14.7、21.5 kg/667m2,黔黄油21号和黔油18号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同时通过分析可知,适度密植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各品种在生产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3年大面积制种,从中总结出一套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6,25(8):94-95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冯文豪  曾家玉  冯泽蔚 《种子》2016,(6):115-117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直播种植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选择了黔油28、油研57等13个品种在金沙县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黔杂ZW1255、黔油28、油研10号等产量较高,黔油早2号、油研10号和黔杂1255等生育期较短,在13个品种中黔杂ZW1255、黔油28、黔油29、油研10号和早2号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7.
稻茬免耕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茬免耕油菜栽培技术,突出的优势是节本增效。我站2005年开始引进优质油菜品种黔油12号,采用稻茬免耕种植。通过3年的试验比较,稻茬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翻犁移栽方式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稻茬免耕栽培技术每亩节约劳动力成本90—120元。此项技术农民易接受.已呈现逐年扩大趋势,推广前景很好。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田红  邓勇  张明  张伟福  杨勇胜  刘先友  陈甫玖 《种子》2007,26(7):102-103
云油杂二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用自育亲本99F121AB和99F1549C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贵州省是油菜栽培大省,近年来早春干旱发生较重,而我省主栽油菜品种大多为晚熟品种,常造成大季水稻、玉米栽种延晚,错过了雨水,无法打田栽秧和播种,致使农民受到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2003年度通过省生产试验并审定.为鉴定该品种在遵义县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客观评价其应用价值,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5年进行了333.33hm2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20.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2,(6):102-102,105
黔油 12号系用我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 SAB- 3作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直立 ,苗期长势强 ,生长整齐一致 ,株型紧凑 ,开花集中 ,营养生长期长 ,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 18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9~ 14个 ,主花序长 85 cm左右 ,结角密度1.5个 / cm,全株有效角果 45 0左右 ,每角实粒数约 2 2粒 ,千粒重 4g左右 ,生育期约 2 10 d(直播 )至 2 40 d(育苗移栽 ) ,与油研 7号相当。该品种综合性状好 ,高产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