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喜林  罗致迪  姜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1-15773
阐述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营造研究的基本内涵,以江西赣州"绿源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营造为例,指出其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的发展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针对休闲农业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强调产业园农业景观营造应结合文化体现,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农业空间的利用和对文化、休闲空间的营造,结合园林功能,保护其生态系统,以形成农业生态廊道。建议加强农业斑块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形成产业园生态廊道,满足产业生产要求,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休闲空间,进而对产业园提出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论述了休闲农业风景资源的分类,提出了以人工干扰强度作为区分农业景观资源在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中的分类依据;以景观美感度和体验感知的舒适性、便利性为休闲农业景观本底风景评价的价值取向;以综合评价结合VRM评价方法结合构成快捷休闲农业风景景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休闲创意农业的植物景观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创意农业是以旅游和生产为主要功能,运用创新的技术和创意的思维整合各种农业资源和多种产业的集生产、教育、生态、旅游、创意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本研究以休闲创意农业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休闲创意农业的植物景观营造原则,即乡土性原则、功能性原则、观赏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归纳了休闲创意农业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即多样化、特色化、时序化和层次化配置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创意农业的植物景观构建技术,包括乡土植物景观构建技术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即将旅游业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农村空间与农业景观来吸引游客进行品尝、观赏、购物、参与、劳作、休闲、度假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推进农业休闲的发展,实现农业旅游度假的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以及市场化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典型空间木本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将校园划分为行政办公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和公共休闲区5个主要功能区,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功能区植物景观生态性、景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农业大学各功能区植物种类丰富,但常绿树种应用不足;校园植物观赏特性相对较好,但公共休闲区和学生生活区植物观赏特性欠佳,植物景观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农业大学应完善植物生活型的比例,增加观赏性植物比例,以此提高校园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乡村休闲旅游中景观农业的分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梳理乡村休闲旅游及景观农业的发展轨迹,将乡村休闲旅游中的景观农业分为7类,包括农业种植景观、健康养殖景观、农业循环景观、农业工程景观、农业节庆景观、农业文化景观、农业民宿景观。笔者认为:景观农业将为农业生产及休闲观光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休闲农业是旅游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庄作为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园林景观物质要素是休闲农庄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发挥着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本研究选取惠济区内的4个休闲农庄作为案例展开分析,总结了4个庄园5种景观物质要素建设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休闲农庄中建筑要素的风格应符合园区主题氛围;适当运用农作物和园艺作物来营造植物景观;利用动物营造景观时可适当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种养;山水要素的造景形式应结合庄园建筑、主题氛围选择;尽可能保留或利用原地形营造景观,避免景观结构、生态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结构,是集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性产物.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景观、植物园林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休闲旅游景观.农业景观功能主要是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邹丽丽  蔡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48-17750
以现在城市的特征及都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当前人们对城市中废弃地带改造的热切希望,探索用于缓解城市与景观对立状态的景观都市主义途径,从而得出景观都市主义与休闲空间之间的关系,及景观都市主义创造休闲空间的手法。其中,创造休闲空间有流动景观、绿色廊道、精神家园以及景观基础设施4种手法。通过这几种手法给城市居民带来连续、多变、丰富的休闲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同时,景观都市主义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形成了簇状城市和食物城市等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运用节约型景观建构的理论,从西山坪农业公园立地自然资源条件入手,以规划和设计两个维度对其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依托和利用基址景观资源和地形山水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建筑和园路布局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乡土材料,突出休闲农业园的景观特色,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设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该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可以指导创建地域特色显著、经济效益持久的节约型休闲农业园,也可以为风景园林其他相关领域节约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志茹  况明生  王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9-12380,12382
通过分析北京农业文化内涵及其资源类型,论述了其在农业特色景观、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活动体验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北京农业文化在观光休闲农业开发过程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观光农业园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光农业园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其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一直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通过研究观光农业园的起源、内涵及发展,总结了目前我国观光农业园的分类,从规划原则及特点、景观资源特征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将观光农业园分为高科技综合型、生态休闲度假型和特色主题型三大类型,旨在为今后对我国在观光农业园的分类研究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创意农业和创意农业景观的内涵,并从农业生产方式,产品的特性和功能,园林的美化,文化的历史和主题,进行了创意农业的景观分类及其表达描述。通过对北大荒旱作农业创意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农业、景观、旅游相结合的创意农业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童佳民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88-6790
海南省休闲农业尚处发展阶段,构建热带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框架十分必要。通过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条件分析、规划原则、总体构思、用地及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道路系统、管网综合设计和竖向规划,全面构建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以圣水庄村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普遍开展起来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致富农民,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秦皇岛市石河镇圣水庄村规划为手段,对我国北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应用,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居民对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认知情况和参与意愿,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基于消费者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与评分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采摘型休闲农业(果蔬采摘)旅游的认知情况属于较低水平,该旅游项目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空间。有关部门和旅游项目的组织者应该通过加强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的认知水平,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中来。采摘型旅游项目的组织者应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层级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设计不同层次的消费价格,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当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提升观光休闲农业社会职能;开阔发展思路,丰富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内容;打造旅游精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加速产业升级,延长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投入,突出观光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观光休闲农业资源共享;校村联袂培养,保障观光休闲农业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以期促进广西观光休闲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发展休闲农业,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省政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让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惠民政策”,也是利用资源优势,用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特色农业旅游体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天津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空间四维度技术路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霞  史佳林  张蕾 《农业科技管理》2020,39(1):17-20,48
新时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迎来了全新挑战,为了适应旅游消费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休闲农业提出的新要求,休闲农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文章选取天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剖析,从新理念、新农人、新产品、新模式四个方面构建了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空间四维度技术路径,并将创新理念与休闲农业产业升级相结合,以期带动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促进休闲农业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