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论述了竹产业对于广西融水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壮大竹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工业富县”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针对竹产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和管理粗放、加工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投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宜宾市江安县气候温暖湿润,具有非常丰富的竹资源,现有竹林面积50余万亩,享有“竹海故都”“中国橙竹之乡”的美誉。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安排部署及产业布局,我县立足竹资源优势,以打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目标,厚植竹资源,发展竹产业,传承竹文化,大力推进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业产业体系是林业建设的两大内容之一,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资源的转化和利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生态建设发展积累和提供资金,推动林业建设全面、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多年来,清水河县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着眼于解决农民长远生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后续产业,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壮大县域经济闯出了新路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种苗业、林草、花卉业和生态旅游四大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4.
喀什、和田地区林果业发展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林果业逐渐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各县充分认识到林果业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把加快发展林业果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及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喀什、和田地区的农民从过去从粮食蔬菜生产为主转向兼顾林果业生产,林果业的比重在农村产业结构中不断上升,已经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发展林果业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浙江龙游县地处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中腹,县域面积1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公顷,林业用地6.9万公顷,是一个传统农业县。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把笋竹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相继实施了十万亩低产竹林改造”、“十万亩古笋竹两用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竹林2.1万公顷,总立竹量4795万株,全县笋竹度(二年为一度)直接产出为2.5亿元。1999年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笋竹之乡”。食用小竹具有适应性强、见效快、市…  相似文献   

6.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1):44-44
从2006年起农业部将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主要抓好六方而工作:一是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立一批名牌产品,到2010年末形成约100个特色优势鲜明、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提高带动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7.
《河北林业》2012,(1):9-9
李保国,论学问是一个教授、博士生导师,论长像却像一个农民,因为他长年风吹日晒奔波在河北山区,把课堂摆在农家地头。他和农民最亲,和果农最铁,让百姓发财,让县域经济因林、因果而增长,被太行山区的干部群众尊称为“太行财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林业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林果并重”的发展思路,把林业系于民生,让林业与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果品助力民生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竹资源越来越多,加工能力越来越强,经济贡献越来越大,从2000年开始,桃江县把竹业综合开发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竹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奏响了一曲竹业发展的时代强音。桃江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为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山丘地带。全县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87万亩,“十五”期间,全县每年新增竹林3万亩,同2000年相比,竹林面积  相似文献   

10.
山阳是陕西重点林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示范县。分析退耕还林为农民增收的潜力,对于立足行业,发挥优势建设新农村,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生产力,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这  相似文献   

11.
大悟位于鄂东北.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6%.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大悟县委、县政府把植树造林工作提高到“树大悟形象.建秀美山城”、“壮大林业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林业经济.着力建设京珠线上的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12.
日前.记者在重庆市云阳县采访时了解到,“十五”期间,云阳县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资源培育为重点,以科技支撑为保障.以集约经营为手段,鼓励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到林业产业开发之中,终于把林业产业培育成了今天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是林果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果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果品产业强省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有利于林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果品、人造板、花卉、种苗、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林果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省林果产业总产值达到1230亿元。果品产业在农民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记者陈小中报道 日前,四川省林业厅、省农委办、省委政策研究室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四川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规划到2010年,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年产竹材520万吨、鲜笋70万吨、竹浆120万吨、竹地板和竹编板各100万平方米、竹笋加工产品10万吨。竹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竹区竹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变竹资源大省为竹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5.
邓启龙 《中国林业》2001,(22):41-41
四川省长宁县是盆周山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北临长江、南依云贵高原,面积979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42.5万。立足县情,长宁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抓环境、经济创特色、振兴靠科技、开放强实力、稳定促繁荣”的发展思路,把加快林业发展尤其把竹产业的发展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财政支撑,并提出了“科技兴竹、系列开发、争创名牌、跃上台阶”的竹产业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县林业局党政一班人率全体干部职工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立足竹林结构调整与竹产品深度开发,全面提高竹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林业》2014,(4):11-12
临沧市围绕建设“林业资源大市、林业产业强市、林业景观美市”的目标,强力推进林业建设,全市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林业产业迅猛发展壮大,林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冬至”时节,海拔高低差达2500米的湖北省竹溪县,山地立体气候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立体画卷:山顶松杉林海雾凇冰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山腰“瑶池”碧水如镜,倒映蓝天下青青茶园。山下麦苗、油菜、大棚蔬菜,迎着艳阳天生机盎然。喜获生态农业绿色产业丰产增收的农民群众,正在开展以整地造林、农田水利为主的冬季农业综合开发,谱写绿山富民和谐新农村进行曲。多栽“摇钱树”,实现“绿”与“富”。竹溪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绿色产业富民、壮大县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得到专家智囊团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肖超 《广西林业》2001,(6):24-24
“九五”期间,我区大力推广恭城“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建设经验,全区新建沼气78万座,农村沼气入户率上升到12%。特别是近两年,我区每年建沼气池数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出现了以北流市为代表的平原县发展模式,以大新县为代表的山区县发展模式和以武鸣县为代表的城市郊区发展模式。沼气建设在我区之所以能迈出这样大的步伐,除了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等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沼气建设能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第一,办沼气能直接获得可再生能源,减少农户燃料…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发挥优势,找准自己经济形象定位,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结合弋阳实际,笔者认为应从建立生态经济的高度,走“生态林业起家、生态旅游扩张、生态工业壮大”的发展路子,加快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层次,提高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 依托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特色 立足现有自然资源条件,从山水田三路并进,建立高效益的生态林业圈,使整个林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1.加大山区林竹果工程的实施力度。通过毛竹低改、扩种等措施,力争通过 3— 5年时间,把全县毛竹面积扩大到 1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油茶产业呈现大好发展态势,全国正掀起发展油茶的热潮。三江县抢抓机遇,于2007年出台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把发展油茶产业放在县域经济建设重要位置,下大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