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梧桐树是优良的行道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它树干光滑,枝叶繁茂,叶大优美,遮阴效果好,但梧桐木虱危害较大,大大影响了其观赏效果。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对梧桐木虱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其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对幼树危害最大,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相似文献   

2.
青桐的繁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桐俗称梧桐,梧桐科梧桐属,青桐树干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临沂城素来又有凤凰城之说,因而随着临沂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青桐被应用到临沂城的绿化中来。本文详细介绍了青桐的形态特征、生态特征、播种和埋根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绿化景观及用途。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青桐的栽培管理和常见病虫害,对园林绿化工作者进行园林绿化指导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柑橘木虱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na)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宽皮橘、甜橙、柚、金楠、枸橼、柠檬、酸橙、枳、黄皮等芸香科植物,是比较重要的新梢害虫之一。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四川、浙江、云南、湖南、贵州等省区。1996年,黄岩柑橘产区首次发现柑橘木虱后,由于存在较大面积的失管橘园,广大橘农对此虫防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虫情发生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明显扩大:2002年,柑橘黄龙病在黄岩柑橘产区首次发现和确诊以后,该虫的危害性就更加明显地得到体现。由于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媒介,能否有效防治柑橘木虱和控制虫情已成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2003~2004年对黄岩区柑橘木虱的发生分布、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调查观察,并对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柑桔木虱是传播世界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唯一虫媒,因此,科学合理防治柑桔木虱是治理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系统概述了柑桔上3种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和扩散规律、与柑桔黄龙病的互作及传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柑桔木虱的合理防治提供参考,为柑桔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芦柑是永春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也是永春县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柑桔木虱大量发生.2006年春季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桔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田间传播的惟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木虱一旦获得病原体,能终身传病,及时防治木虱可有效控制黄龙病的田间传播,因此防治木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前,桂林(这里泛指桂林市及桂林地区所辖各县)除荔浦和永福外,属于无黄龙病区,也没有柑桔木虱发生[2]。八十年代以后,桂林(荔浦和永福除外,下同)发现了柑桔木虱[4],随后又发现了黄龙病[5]。很明显,柑桔木虱是使桂林这个无病区变成病区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桂林柑桔木虱的发生时间,说法很多;对于它传入桂林的途经,更是各持己见,有人说是人为的,甚至有人说柳州的柑桔木虱也是随苗木从桂林带过去的。本文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有关资料记录将桂林柑桔木虱发生情况整理于后,祈望能有助于统一认识,以利于…  相似文献   

8.
试论柑桔木虱的分布消长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广西柑桔木虱分布北限的推移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传播的媒介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台湾等地。在广西,过去曾认为木虱的分布北限在桂林市,因为桂林以北,l月的极端低温往往低于一5℃,使木虱难以越冬。但近十几年来,桂林地区冬暖年连续出现。以桂林市为例:O年代极端低温为一6℃,对年代一3.IT,80年代一2.gT,op年代一2.ST,使木虱已能安全过冬并建立种群。据lop年调查,在桂林地区,除龙胜、资源两个山区县尚未发现木虱种群外,其余各县均已发现有木虱种群。甚至在湖南的东安、冷水滩等地,也已发现木…  相似文献   

9.
中国梨喀木虱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航  刘奇志  栾小兵  周成 《北方园艺》2015,(24):180-183
中国梨喀木虱是我国梨树主要害虫之一。该文综述了中国梨喀木虱的为害特点、国内各地发生规律,以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梨喀木虱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木虱的行为特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防控木虱传播黄龙病的技术措施:种植无病毒苗、搞好种防护网(林)、加强防控木虱、搞好健身栽培等措施,把黄龙病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1.
枸杞木虱种群动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木虱危害的枸杞园内“宁杞1号”枸杞为试材,研究了枸杞木虱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是枸杞木虱数量最多的月份;枸杞木虱在枸杞树冠各层的分布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和上层;枸杞木虱在中层和中上层活动性最强,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田间实施对枸杞木虱的种群控制时,应以枸杞中层和中上层为重点喷雾区域.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所收录的以柑橘木虱题名的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论文量、文献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情况、核心作者、论文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柑橘木虱研究现状和成果,为今后我国柑橘木虱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柑桔木虱与烟草之间的关系,测定了柑桔木虱在烟草上的存活力、柑桔木虱成虫对烟草和默科特桔橙叶片的行为反应及柑桔木虱对健康烟草传毒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在烟草上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36h;对烟草嫩叶的趋性强于默科特桔橙嫩叶;带菌柑桔木虱刺吸烟草后,可把柑桔黄龙病菌传给烟草,但烟草不表现病症。  相似文献   

14.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矿物油乳油是桔园常用的安全农药。本研究采用室内药效测定方法探究了凯能(nC24)、希翠(nC22)、威持(nC20)、百农乐(nC20)等4种新型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触杀和驱避效果,为应用矿物油乳油防治柑桔木虱提供依据。测定结果表明,直接喷施0.2%~1%的4种矿物油乳油对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效果,其中,威持导致的死亡率最高,0.5%和1%处理72 h后分别达88.89%和91.11%,LC50和LC95分别为2.345 g/L和7.546 g/L。柑桔木虱成虫在预先用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处理的寄主植物上存活率也都显著下降,其中,百农乐处理的效果最好,1%浓度处理后72 h的死亡率为61.5%。与对照(清水)相比,0.25%、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分别处理过的沙糖桔叶片对柑桔木虱成虫有驱避作用,其中,驱避效果最好的是威持,1%浓度时驱避率达84.85%,0.25%也达71.29%。说明,4种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和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柑桔木虱的习性与黄龙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黄龙病的危害和防治,是当前华南柑桔生产技术中的主要矛盾。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一种主要媒介昆虫,较全面地认识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对理解木虱和黄龙病的关系,以及预防病害的发生均为重要。 一、柑桔木虱的习性特点 柑桔木虱除寄居于柑桔属的果树外,也寄居于金柑、枳、九里香、黄皮、广东酒饼勒和  相似文献   

16.
以柑橘木虱为靶标,采用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比较研究了多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杀灭柑橘木虱、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LC50均高于对成虫的LC50,其中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若虫的LC50差别最大,其对成虫的LC50是对若虫的1.46倍,差别最小的20%丁硫克百威EC对成虫的LC50是对若虫毒力的1.15倍;喷药温州蜜柑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高7.29%,4.5%高效氯氰菊酯EC、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20%噻虫胺SC和10%吡虫啉SP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若虫的防治效果;将嫩梢芽尖剪掉后喷施杀虫剂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仅高1.99%,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充分展开的新叶为柑橘木虱虫卵和低龄若虫提供了保护,使其避免接触喷施的农药,降低了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对柑橘新梢加重喷施杀虫剂,使用复剂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虫剂杀灭柑橘木虱若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袁亦文 《浙江柑橘》2007,24(4):30-31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因此柑桶木虱的监测和防治是柑橘黄龙病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人工肉眼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木虱的趋黄性特征,进行了黄板监测法的试验,测试黄板对木虱的诱集性能,以期改进原来人工调查橘园的木虱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柑桔黄龙病是华南地区柑桔生产的严重病害。为了探讨其病原及传病途径,骆学海(1977)、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1977)和赵学源(1979)等进行了木虱传病试验,并提出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毒昆虫;柑桔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柑桔木虱分布有关。1978年我们在病叶叶脉的韧皮组织发现病原体后,在广东博罗杨村华侨柑桔场对木虱田间发生规律及生活史进行观察,同时开展柑桔木虱传毒试验,对传毒昆虫唾液腺及传毒后的发病苗进行包埋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19.
柑桔黄龙病的传毒媒介,国外早已报道有两种,一种是非洲木虱(Trioza erytreae),另一种是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我省的木虱经宋慧英、董俊玙鉴定均属于这两种,并以柑桔木虱占优势。为了有效地防止黄龙病在我省的蔓延,我们以本省宜章县为重点,对柑桔木虱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概况 1.国外:柑桔上的木虱主要有两种:非洲柑桔木虱[Trioga erytreae(DelQueriio)]和柑桔木虱[DiaphorinaCitri Kuwayama][又称为亚洲柑桔木虱或东方柑桔木虱],前者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后者则主要分布在亚洲,而在留尼理,毛里求斯及圣海伦岛,这两种木虱均有发生;在亚洲次大陆上,木虱亚科的Diaphozina属包括有D.citri Kuw.在内的9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