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禽类的曲霉菌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曲霉菌而致。在养殖业生产中,本病常发于舍养的幼禽,并且往往呈急性暴发式流行,危害比较严重。2005年6月,吉林省双辽市红旗镇李某家购进400只番鸭雏(也称麝香鸭或瘤头鸭),因管理失误而引起了曲霉菌感染,暴发了曲霉菌病,死亡了200多只雏鸭,经济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2.
鸭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以雏鸭多发,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年鸭多为散发。鸭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在自然条件下,鸡、鸭、鹅、鹌鹑均可感染曲霉菌。20日龄内的雏鸭多见发病,但以4~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鸭感染曲霉菌之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体会,现将鸭曲霉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芳 《畜禽业》2010,(8):63-64
<正>鸡曲霉菌病是由致病性曲霉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以呼吸困难、在肺和气囊上形成肉芽肿结节为特征的疫病。主要侵害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时有发生。2000年5月上旬,沙县大洛镇养鸡专业户邓某的鸡场就发生类似症状的鸡病。经临床、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曲霉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5):1-4
通过对广东某麻黄种鸡场抽取的130份样品进行禽白血病抗原ELISA检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该鸡场感染禽白血病的阳性率为10%;从病理组织切片中观察到肝脏、脾脏、胰腺、大脑、肺脏和气管等器官组织中有数量不等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呈局灶性或散在增生。根据ELISA检测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的结果,说明该麻黄祖代鸡群感染了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正>禽曲霉菌病是家禽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真菌病,特别是雏禽易感,多呈急性暴发,死亡率高,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良,饲料、垫料、饮水等被霉菌孢子严重污染所致。禽摄  相似文献   

7.
试验主要探讨氟苯尼考酯(钠)与10%水溶性氟苯尼考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动物回归治疗试验和小白鼠致病治疗对比试验,比较其在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氟苯尼考酯(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治愈率明显优于10%水溶性氟苯尼考,差异显著(P<0.05);有效率优于10%水溶性氟苯尼考,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治疗成本低于30%水溶性氟苯尼考。  相似文献   

8.
<正>禽痛风为家禽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分为内脏性痛风和关节性痛风两种。禽痛风又称禽尿酸盐沉积症(uratosis),是由于禽嘌呤核苷酸代谢障碍,尿酸盐形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在体内形成结晶并蓄积的一种代谢病。家禽痛风在体内产生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4)
禽曲霉菌病是多种禽类常见的霉菌病。曲霉菌病又称霉菌性肺炎,是多种禽类均可感染的一种霉菌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为了有效防治鸡曲霉菌病的发生,现就对一例鸡黄曲霉菌中毒诊断和防治等几个方面做一介绍。旨在提升对鸡黄曲霉菌中毒的防范,减少该病带来的影响,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番鸭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一般认为是致病力最强的烟曲霉菌)引起番鸭特别是20日龄内雏鸭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此病,损失惨重。主要侵害呼吸气管,特征表现在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形成白色结节。1发病原因本病主要病源为烟曲霉菌,以及具有不同程度致病性的黑曲霉菌、白曲霉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能形成很多呈串珠状的分生孢子,孢子的抵抗力很强,在一般消毒液中要经过1~3h才能灭活,经煮沸后5min才能杀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被污染的垫料、木屑、土壤、发霉的饲料是引发本病流行的主要传…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7)
旨在对重庆武隆区某鸡场种用鸡群进行禽白血病检测,并开展病原净化工作。分别采集鸡场种用鸡群的泄殖腔试子、鸡蛋和精液样本,利用ELISA检测技术对禽白血病感染性抗原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不同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禽白血病在不同品种中的检出率,评价种用鸡群的禽白血病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病原净化措施。检测结果表明,该鸡场种用鸡群中存在禽白血病,总检出率为18.9%,其中,母鸡阳性率为16.88%,公鸡阳性率为30.07%。建议对该鸡场扩大检测规模,重点对种用鸡群不同世代进行禽白血病监测,及时淘汰阳性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2.
<正>禽霍乱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疾病,各种禽类(包括野生鸟类)均可感染,既可以地方性流行,也可以零星散发,一般在春、秋两季及家禽产蛋期易发,肉鸡发病率相对较低。涟水县杨口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2,(12):17
<正>2010—2012年三年来国家相关实验室临床检测信息,我国商品肉鸡群中平均H9隐性感染率是1%~2%,发病死亡鸡群中H9N2感染率是72%~85%。临床上发现目前H9发病后多并发有其它病毒、细菌等;相当部分会同时并发两种以上病毒。常见形式是H9+病毒+细菌+支原体+致病因子,气囊炎是最终结果。混合感染的禽群,很多时候混感的病原是病  相似文献   

14.
李国勤 《畜禽业》2002,(4):X014-X015
禽曲霉菌病(avian sapergi11osis)是禽类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尤以幼禽最易感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由于各种原因,本病的诊断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仍主要依据病理剖榆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因此,本病的病理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简要论述了禽曲霉菌病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龙振兰 《畜禽业》2003,(6):45-45
临沂市一特禽养殖场饲养的208只3周龄左右雏孔雀,发生了一种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症状和败血为主的疾病。发病期间共死亡63只,死亡率为30%以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曲霉菌与单一性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6月2日引进雏孔雀苗,采用室内平面育雏。据介绍从5月17日开始陆续有部分雏孔雀发病,以后几日几乎蔓延全群,每天都有部分死亡,发病后曾用青霉素肌肉注射,1d2次;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但收效甚微,特别是不能有效控制死亡,遂来我处就诊。2临床症状多数表现呼吸…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人工繁育过程中感染受精卵和低龄幼体的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同时探索防治措施,本研究开展了中国鲎在自然受精条件下的育苗实验。采用16S r DNA和ITS测序技术分别对感染病原的中国鲎受精卵表面细菌和真菌进行鉴定和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同时选择溴氯海因溶液做为消毒剂开展不同浓度溴氯海因溶液对中国鲎1龄幼体的急性毒性研究,并根据安全浓度探索和确定适用于鲎卵和幼体的有效消毒浓度。结果表明,4对亲鲎共产卵16493粒,平均受精率66.25%,平均孵化率52.25%,病原感染率为47.75%,感染病菌的鲎卵死亡率100%,最终得到5704只1龄幼体。感染病原的中国鲎受精卵表面优势细菌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海王星杆菌属(Neptuniibacter)、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寺崎菌属(Terasakiella)和哈拉科杆菌属(Halarcobacter),相对丰度分别为23.67%、7.21%、6.64%、5.41%和5.16%;优势真菌为肉座菌科(Hypocreaceae)的一未知种和曲霉菌属(Asperg...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3,(6):15
<正>自5月中旬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区陆续终止流感流行应急响应以来,各地已逐步恢复活禽交易。但有专家指出,此次禽流感后,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以活禽消费为主的市场形态将距离市民越来越远,冷鲜制品将会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表示,中国几千年来形成有吃现宰活禽的习惯,但他认为,冷鲜鸡销售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2,(12):71
<正>2010-2012年三年来国家相关实验室临床检测信息,我国商品肉鸡群中平均H9隐性感染率是1%-2%,发病死亡鸡群中H9N2感染率是72%-85%。临床上发现目前H9发病后多并发有其它病毒、细菌等;相当部分会同时并发两种以上病毒。常见形式是H9+病毒+细菌+支原体+致病因子,气囊炎是最终结果。混合感染的禽群,很多时候混感的病原是病  相似文献   

19.
<正>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发生痘疹及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坏死性假膜。1病原病原是鸡痘病毒,属于禽痘病毒的一种。病毒对外界自然因素抵抗力相当强,在上皮细胞屑片或结节中的病毒可抗干燥数年,阳光照射数周仍保持活力,在60℃下加热一个半小时才能杀死,在-15℃下保存多年仍有感染性。用1%烧碱、1%醋酸或0.1%氯化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2,(6):15
<正>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疾控中心(CDC)日前表示,近日美国23个州爆发了活禽引发的沙门氏菌疫情,已造成93人感染,感染者接触了带菌鸡鸭可能是疫情爆发的原因。37%的感染者为10岁以及10岁以下的儿童,本次疫情菌株有3种,分别为婴儿沙门氏菌、纽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