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畜禽业》2015,(8)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和败血性疾病;是一种目前尚无很好防治措施,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建昌鸭在15日龄后,便开始了整天的放牧,其中以河沟、湖塘放牧为主,此阶段,因建昌鸭较小,体质弱,若饲养环境差,建昌鸭易患巴氏杆菌病,本市养殖户张某饲养的商品建昌鸭发生了该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2,(10):62
<正>秋鸭科学放牧应"三做到、五不放"。"三做到"是:赶鸭出牧前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应选择水浅和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放牧时间应随鸭龄增长,由近到远,早出牧晚收牧。"五不放"是:放牧途中不下田、不走烫路;不到农药污染地放牧;不让鸭子扑翼急行,避免鸭群受惊受伤;不逆水放牧;不在烈日下放牧。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四川凉山州会理县某羊场放牧的59只建昌黑山羊中的19只,于2010年8月16日在大量采食光叶紫花苕的过程中或采食后2h内相继突然发病,病情  相似文献   

4.
李建  蒋朝龙 《畜禽业》1998,(5):17-17
本文报道了饲料中添加硒、维生素E对建昌鸭孵化的影响。结果:硒、维生素E能提高鸭受精率1.11%,孵化率2.65%,同时增加蛋重0.23克,还能延长产蛋期,在临床生产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2)
目的试验旨在通过对贵州兴义鸭进行深入研究,利用COI基因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兴义鸭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其遗传多态性并探讨DNA条形码在贵州鸭品系分子鉴定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41只兴义鸭为研究对象,利用DNA直接测序法测定DNA条形码区COI基因序列,MEGA 6软件和Chromas软件筛查COI基因多态位点,然后DNASP 5软件计算COI基因的遗传特性评价指标。结果兴义鸭COI基因存有8个多态位点,分别是G92A、G98A、A296G、C308T、G350A、G407A、T437C和A674G;共检测到12种单倍型:GAACGGTA、AAGTAACG、GAACAGTA、AGGTAACG、AGGTAGCG、AAACGGCA、AAACGGTA、AAATAACG、AACCAGCG、AAGTGGCA、AAATGGCA和AAGTAGCG;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837,12种单倍型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2~0.012,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Tajima's D(中性检验值)值为2.90350,统计显著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符合中性突变。兴义鸭中12种单倍型共分为3个分支,其中第11种单倍型独成一个分支,单倍型2、4、5、8、9、10、12作为别一支,单倍型1、3、6、7作为另一分支,且该分支与GenBank中的6个家鸭品种共为一支。兴义鸭12种单倍型与融水鸭、西林鸭、绍兴鸭、北京鸭、龙盛鸭和建昌鸭无交叉的现象。结论 COI基因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对贵州兴义鸭进行分子鉴定,能够将贵州兴义鸭和其他品种鸭品系区分开来,从而鉴定出兴义鸭。  相似文献   

6.
放牧鸭盲肠发炎肿胀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门诊部近年来常收到20—80日龄鸭以腹泻消瘦。运动障碍,剖检以盲肠不同程度肿胀为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病例,现将近年来对全县放牧鸭调查、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鸭为杂食性水禽,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动物性饲料,所以鸭粪的肥效较高,利用鸭粪肥水养鱼,效果很好。若在渔场中养蛋鸭,则既可积肥,又是一项成本低、收入高的副业生产。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只鸭子年排泄量为60公斤。如养1000只鸭子,一年可积肥6~10万公斤,相当于15头猪的年排泄量。渔场鸭棚一般都在场的围堤附近分散搭建。长18米,宽5米的鸭棚可容蛋鸭1000只。其布局和放牧方式,一般有三种: (1) 鱼塘养鸭。鸭棚建在池的围堤附近,舍前有5米以上宽度的方形运动场,场前由一块大于30度的斜坡与鱼池相接。由于  相似文献   

8.
目前,很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  相似文献   

9.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达10%~75%左右,急性型病例l~2d内死亡,病程较长者8~10d死亡。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罕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正>鸭疫里氏杆菌,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鸭传染性桨膜炎,是主要感染于雏鸭的传染病。本病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脑膜炎等。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  相似文献   

11.
<正>育成期是指种鸭的5~25周龄,该阶段的种鸭生长快、好动、能吃、敏感;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育成鸭的增重尽可能接近目标体重,性成熟与体成熟一致,保证种鸭适时开产;育成鸭饲养好坏,不仅影响育成期种鸭的成活率、体重、一致性,还将影响种鸭日后产蛋数、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商品鸭苗质量等等;为此种鸭育成期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经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干酪样输卵管炎为特征。鸭疫里默氏菌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一般为10%~20%;成年鸭  相似文献   

13.
<正>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养鸭业中,鸭的疫病防治是成效的关键。在众多鸭传染性疾病中,以危害7~20日龄雏鸭,病死率达50%~60%的鸭病毒性肝炎对养鸭场具有重大的经济影响[2]。1鸭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流行病学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致病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升炳 《畜禽业》2007,(4):37-38
<正>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1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1周龄死亡率为95%;  相似文献   

15.
陈文新 《畜禽业》2012,(4):70-71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6.
对建昌鸭蛋孵化效果影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廖品丽 《畜禽业》1998,(7):46-46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饲养方式、蛋重分级、晾蛋、喷水对建昌鸭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自由放收受精率显著(P<0.01)高于圈养;随蛋重增加受精率增高,中等大小(70.0─74.9克)的蛋孵化率较高;晾蛋、喷水对受精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可使孵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鸭病毒性肝炎病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鸭,尤其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危害性最大,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此病的传染来源。该病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现将一起小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因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往往治疗收效不好,给养禽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雏鸭爆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加强雏鸭(0~28日龄)的饲养管理,增强雏鸭机体抵抗力,提高育雏率,提高鸭群整齐度,为成年鸭充分发挥生产性能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本病在感染群中发病率极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5%~80%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低温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