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4,(8)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奶牛采食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类饲料,致使其瘤胃内容物异常发酵生成乳酸并大量蓄积而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病牛以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主要特征。该病以采食量大的高产奶牛最易发生,产前、产后数天内多发,特别急性的常无任何症状,于采食后35 h死亡,一旦发生该病,将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制约奶产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机理、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以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  相似文献   

3.
<正>生产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或产后风,是奶牛分娩后72h内多发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它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是奶牛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虽然有年龄和品种的原因,但主要是日粮营养不平衡造成。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作者在临床上采用补充血钙浓度疗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d内。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10):83-84
生产瘫痪亦称褥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缺钙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该病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多见,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对一例辨证治疗该病的病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椒江区现有奶牛养殖户38家,共有奶牛存栏1 472头。据了解,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奶量为7 000 kg,美国奶牛的平均单产奶量为8 000 kg,高的甚至达到10 000 kg,而椒江区奶牛的产单奶量大约只有5 000 kg,远远低于其他地方的平均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椒江区的奶牛养殖业虽然在这些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还远远未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奶牛的产奶量太  相似文献   

8.
李增池 《畜禽业》2012,(4):74-75
<正>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发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本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大多发生于3~6胎(5~9岁)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此病大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头三天内(多数发生在产后12~48 h),而且多数发病牛膘情较好,有此膘肥体壮牛亦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周永红 《畜禽业》2010,(4):78-79
<正>乳房炎(Mastitis)作为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它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以及药物治疗、严重感染后造成的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户为盲目追求奶产量,过多地依赖精饲料提高奶牛泌乳量,而不注重饲养管理条件上的改善,导致奶牛卵巢囊肿疾病的发生上升,从而给奶牛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5)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的一种常见疾病类型,也被称之为产后瘫痪。其疾病主要症状为奶牛的体温迅速下降,出现吞咽困难和行动困难,呈现卧地不起的姿态,四肢开始失去知觉,体内的血钙水平迅速下降。奶牛的生产瘫痪比较容易出现在高产奶牛身上,初次生产的奶牛发病率较低。其病因构成较为复杂,只能根据奶牛发病的具体症状对其进行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不仅能保障奶牛的健康,更能够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奶牛生产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止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饲养,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日粮搭配不合理,饲养户特别是家庭散养奶牛户,长期饲喂高蛋白低钙性或钙磷比例失调的日粮,致使奶牛临床上出现前胃弛缓、产后生产性瘫痪、胎衣不下等疾病。本文结合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补充葡萄糖酸钙疗法,取得明显疗效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养殖中常遇到的疾病之一,防治不当,易致奶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十多年奶牛临床诊疗经验,对奶牛生产瘫痪病的病因、症状、防治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防治奶牛生产瘫痪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围产前期(也称干奶后期)和围产后期(分娩后15d)。围产期奶牛在短短的1个月内,要经过从干奶——分娩——开始泌乳的过程,在生理上要经过明显而快速的变化。因而在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上稍有不妥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使母牛的泌乳高峰期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下降,明显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使母牛的繁殖能力减低,机体的免疫力机能下降,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所以,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奶牛生产瘫痪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常称为"乳热症"。多发生于奶牛处于产前和产后的一个阶段。病牛在发病后表现为瘫痪、站立不稳甚至是不能站立,有的病牛会突然失去知觉而摔倒。给养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因素以及发病后的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奶牛养殖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內膜炎是奶臘讶阎⒅斜冉?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子宫不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发情周期正常,排卵正常,但是屡配不妊,给奶牛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改善奶牛的繁  相似文献   

17.
李国江 《畜禽业》1999,(5):59-60
<正> 奶牛采食的是草和料,产出的却是高蛋白乳汁,牛奶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营养食品。但是乳房炎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极大,发达国家每年造成的损失都有一、二十亿美元之多。日本北海道奶牛业比较发达,但同样面临着乳房炎的巨大损害,据千岁市兽医诊疗所野村先生介绍,乳房炎在千岁地区发病率约占发病总数的30%,为临床诸症之首,每头乳房炎病牛平均治疗费高达12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现钞700~900元),在一个泌乳期中,奶量损失约达10%~20%。由此可见,奶牛乳房炎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TMR是英文Total Mixed Rations(全混合日粮)的简称。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补充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的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计算机跟踪奶牛生产,根据生产情况设计每头奶牛日粮营养配方))和性能优良的TMR机械的基础上既能够保证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奶牛养殖产业从整体上来看,发展现状良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奶牛养殖产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通过对我国目前奶牛养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奶牛养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正>在奶牛生产中,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还影响奶牛的生产繁殖。严重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