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桂兴 《畜禽业》2009,(12):47-48
<正>养鸭业是我国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鸭的饲养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中国幅员广阔,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滩涂水面,适合养鸭业的生态条件,要建设好这个大产业,促进我国养鸭业向现代养鸭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晓慧  杜洁  王选 《畜禽业》2015,(2):39-40
<正>中国养鸭与养猪、养鸡大产业相比数量差距明显,1985年以前,养鸭业还没有进入农业统计行列。养鸭一直以南方饲养为主,北方养鸭数量不及全国的20%。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南、北人员流动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转变,北方蛋鸭及鸭肉消费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蛋鸭圈养技术的提高和多元化养殖的兴起,不少北方群众抢抓市场机遇,尝试发展蛋鸭养殖,获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为了摸清澄城蛋鸭养殖的养殖效益和发展前景,指导群众科学养殖,通过走访方式,对澄城县蛋鸭养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0,(7)
目前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鸭的存量也越来越多,各地对规模化养鸭场的流行疫病进行了探讨,辽宁地区也不例外。在养鸭行业发展迅速的今天,部分养鸭场为了扩大经营规模盲目引种,导致每年大量鸭疫的发生,不少的鸭群出现了死亡,对养鸭场造成了巨大损失,制约着养鸭场的科学发展。针对严重疫病情况,养鸭场需要结合疫病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养鸭场受到疫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明 《畜禽业》2001,(1):32-33
本世纪中期、鸭存栏数已达58亿只,到90年代其增长幅度很大,发展迅速。中国是世界水禽王国,是世界上养鸭最多的国家之一。鸭早期生长快,周期短;生活力强、耐粗饲,羽绒价值高等优点成为养鸭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提高种鸭蛋的孵化率,使鸭的高繁殖力表现出来,有利鸭群扩大,促进养鸭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孵化率而提高健雏的绝对数量,提高鸭的成活率而增加经济效益。所以提高种鸭蛋孵化率是推动养鸭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养鸭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麻沙镇是养鸭大镇,每年出栏育成鸭30多万羽。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在我站门诊工作中发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困扰麻沙镇养鸭业的重要因素。各养鸭业主送来诊治的病鸭,75%以上是感染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现将麻沙镇鸭疫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的原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与防治措施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赵县乡官村吕海江虽年近7旬,但他不 贪图安逸。近几年他和老伴承包了村北的0.2hm~2废沙坑,建成了集养鸭、养鱼、种藕为一体的生态养殖水体。他以草养鸭,鸭粪肥水养鱼,塘泥种藕,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易管理,成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畜禽肉类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使家禽饲养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当前的养鸭业已经呈现出大规模、密集化的趋势,养鸭技术在不断提高。但规模化养鸭同时带来养鸭安全问题,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治疗难度加大,疾病的发生频率、危害性也随之增加,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鸭场的疾病,会对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养鸭的常见疾病、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养鸭业中,鸭的疫病防治是成效的关键。在众多鸭传染性疾病中,以危害7~20日龄雏鸭,病死率达50%~60%的鸭病毒性肝炎对养鸭场具有重大的经济影响[2]。1鸭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及流行病学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致病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东莞市鲤鱼塘水库养鱼水面500亩,属乡级管理的小型水库。1984年前粗放粗养,多年平均亩产鱼1-1.5公斤。1985年引进联营户到库养鸭养鱼,实行鱼鸭结合,养鸭10多万只,1986年鱼产量已达3万公斤,亩产60公斤。综合利用水库水体,一养鸭,一亩水面养20只鸭;二养鱼,鸭粪养鱼一只鸭带养三尾鱼,一亩水面年产成鱼达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5):21-22
<正>近几年由于空气质量,全球温度变化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在养鸭生产中新发疫病越来越多,治疗与预防也越来越难。基于这种实际情况,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而进行了有效的探究。1新发疫病在养鸭生产中的防治难题1.1新发疫病种类多,突发快目前来说,在养鸭过程中鸭子所感染的疫病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疫病,由于在治疗疫病的过程中,病毒经常会出现抗药性以及变异的情况,所以现在的疫病呈现出新的特征,而且  相似文献   

11.
<正>鸭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灶。该病常发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夏季多发,特别是开放养鸭的养鸭场,更容易感染该病,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鸭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10)
<正>当涂县一养鸭场,4 000只七日龄雏鸭发病,两天死亡500多只。2015年7月2日,接到报告,到达现场调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治疗恢复情况,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现予以报告。1养殖场情况该养殖场为一种植业农业公司的稻田养鸭场,共有水稻田200亩。以每亩25只的密度,6月28日,共放养3日龄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Z1)
养鸭业是我国家禽产业和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鸭年出栏量和成年蛋鸭存栏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2%,是世界上鸭饲养量最大的国家。随着肉鸭养殖业的发展,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肉鸭品种的多样化,肉鸭与肉鸭产品流通的加快以及市场交易日益频繁,鸭疫病发生和流行亦变得日益复杂。而且,伴随着养鸭的饲养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疫病防控已远远不能适应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鱼塘养鸭鱼肥鸭壮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有许多好处;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停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不断压入水中,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养鸭业饲养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再加上品种、饲料、疫苗药品等方面有保障,近几年我市养鸭业发展较快,其中番鸭的发展也达到一定的规模。番鸭瘦肉率较高、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番鸭,别名瘤头鸭,又称麝香鸭,是一种特种经济动物,在我国已有300年的饲养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番鸭的生活习性有:  相似文献   

16.
鱼塘养鸭鱼肥鸭壮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里养鱼、水面养鸭)有许多好处:一、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停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不断压入水中;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1):101-102
随着家禽养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养鸭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在我国规模化养鸭过程中时常出现鸭病流行的情况,成为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分析规模化养鸭背景下常见的鸭病,对鸭病防治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做到及时诊断鸭病现象,有效控制鸭病的流行,为我国鸭养殖业的稳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8)
文章通过对发酵床养殖肉鸭技术的实例介绍,说明利用发酵床养鸭能够起到消除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发酵床养鸭值得深入研究、且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养鸭业现状的分析,指出生产水平低下,饲养方式落后、科技投入滞后、产品质量低劣、加工工艺落后等是养鸭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提出抓住机遇、开发饲料资源、改良生产性能、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改善饲养方式、综合防制疫病、积极开发新品种等可持续发展养鸭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7)
我国的鸭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9.25亿羽,占世界总存栏量的74%左右,然而就全国的饲养方式来看,养鸭饲养方式仍然较为传统[1],其生长周期长,疫病传染严重,毛色差等劣势,已经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养鸭的生产工业化或集约化水平,减少发病率和环境污染,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水地资源,进行水面上架网的饲养模式探索有了更现实的研究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