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构建和谐导学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在主观体验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人层面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导师和研究生关注彼此的积极人格特质,在群体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和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在积极关系层面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导学关系的满意度.为此,针对现有导学关系研...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分子模拟和传统吸附理论的关系,综述了使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活性炭结构的研究,归纳了近年来分子模拟技术在作为特殊吸附剂的活性炭的理论设计、吸附性能预测和指导表面基团改性方面应用过程中的研究进展。目前对活性炭微观孔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模拟研究,而缺少对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发挥分子模拟微观层面分析的优势,是分子模拟技术在活性炭研究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关于农村妇女参政的研究多在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通过对村委会选举过程及结果的深入考察来分析农村妇女参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二个层面是针对农村妇女干部在村委会中所处的地位来探讨当今农村妇女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但总地来说,关于农村妇女参政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而且对目前中国农村妇女的参政问题缺乏系统性的阐述,所以对近年来有关农村妇女参政的研究作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还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从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两个方面来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要途径。总结了HBST职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展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和顶岗实习教育模式,在近三年的研究中,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提出了要加强职业素养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工匠精神,以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的合作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都能对满足精神层面需求的环境美化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促使我国对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拓展到了各种规模和层次的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实践层面.以现代城市公园的概念为基础,对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三个价值领域,即美学的、社会的和生态的价值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载文的知识内涵反映了高校的学科动向和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力度。通过详细分析《中南林学院学报》十年载文所引文献的知识层面,反映出《中南林学院学报》的办刊特色和对学科动态研究的关注倾向及范围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宽《中南林学院学报》知识层面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李平 《绿色科技》2012,(10):138-140
指出了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一直是困惑学术界的难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湿地评价和湿地补偿问题大量研究。由于生态补偿这一科学问题其本身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对于湿地研究内容相对比较分散,而且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关键的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等技术问题也观点各异,缺乏系统的补偿实践、内容、途径和办法。在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归纳了近年来湿地生态补偿研究的相关理论、补偿认定体系、计算模型和补偿途径等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总结了湿地生态补偿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图表法、地理集中指数、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骑行赛事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时间层面,四川省有82.98% 的骑行赛事举办选择在周末,3月、4月、11月是骑行赛事举办的高峰期,春季和秋季是骑行赛事举办的旺季;在空间层面,四川省举办的骑行赛事空间分布不均,成都是骑行赛事举办的热点区....  相似文献   

9.
王治全 《河南林业科技》2003,23(2):21-22,31
基于林业工程在新时期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再认识了当前平原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林业工程建设的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为干扰的研究近些年是生态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人为干扰与植物种群关系的研究是干扰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层面,现就人为干扰对植物种群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物种多样性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Ⅳ级的次之,为28%;Ⅲ级处于中间位置,为21%;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13%和7%。在植被盖度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9%;Ⅳ级次之,为17%;Ⅲ级、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9%、4%和1%。在物种水平方面,Ⅳ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Ⅴ级和Ⅲ级的分布面积相差不大,分别为26%和25%;Ⅱ级以下的分布面积较小,仅为6%。  相似文献   

12.
在水准测量中主要使用的仪器就是光学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数字水准仪被看作是取代光学水准仪的先进仪器,但究竟数字水准仪能否完全代替精密光学水准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先对云南古代森林的演化作了概要性的记述。依唯象理论评述“云南森林”的存在,将“森林学”的结构分为四层,由此论述了从一至二,从二至三,以及从三至四的认识过程,最后用马尔科夫过程的“状态与状态转移概率”的数学语言来评述“云南森林”的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花果山森林景区高分辨率火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0cm高空间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获取研究区的可燃物类型及其特征信息;利用1∶10 000地形图获取地形因子信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加权叠置法计算火险指数,并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级(没有危险)、Ⅱ级(低度危险)、Ⅲ级(中度危险)、Ⅳ级(高度危险)、Ⅴ级(极度危险)等5个火险区划。结果表明:Ⅰ级火险区面积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3.98%;Ⅱ级火险区面积最大,占32.25%;Ⅲ级火险区面积占21.05%;Ⅳ级和Ⅴ级火险区面积分别占22.14%和20.58%,两者之和较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72%,研究区防火任务艰巨。研究区内可燃物类型对火险等级划分起重要作用,其中麻栎和茶树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松树、竹林和荒草地是防火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肥料对毛竹冬笋品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使用3种不同肥料3年后对冬笋品质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2~0.35,还原米糖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05~0.12,脂肪平均含量中只有处理C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1,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均为7.5%,粗纤维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增加0.07~0.1,砷(As)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12%~20%,铅(Pb)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51%~97%,镉(Cd)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58%~74%。  相似文献   

16.
林山 《桉树科技》2006,23(1):55-57
林政管理水平是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镜子,林政管理工作包括森林经理、森林采运管理和森林培育等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林业企业达到资源与经济的双增长,最终实现林业快速发展,有赖于林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林政管理工作水平,必须依赖于森林经理水平的提高和森林管理体制的建全,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必须要求提高林政管理水平促进林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森林文化水平指数初探——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森林文化的内涵,归纳出影响森林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因子,构建了森林文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森林文化水平指数的新概念。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森林文化水平指数的计算,对湖南省的森林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提出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水资源丰富的里下河平原典型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淡水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里下河平原两种典型淡水湿地植被(池杉针叶林和杨树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布设2个地下水水位观测井,并对井中地下水水位动态进行长期观测,分析其月际和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同时采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1个水文年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分析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池杉林几乎全年淹水,其月均地下水水位大于杨树林,而杨树林月际间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表现出季节差异;从季节动态看,池杉林和杨树林夏季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相对于其他季节均明显要低。两种淡水湿地森林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受降水量影响程度不同,杨树林地下水水位月动态表现出滞后于降水量变化约1个月,而这种滞后性未体现在池杉林中。杨树林和池杉林地下水的月均水位与月均气温间均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淡水湿地森林的地下水水位动态具有不同特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异。在水资源丰富的里下河平原,降水量大小并不是影响该区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而气温则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立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文中从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3方面构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林业经济转型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促进林业经济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转型平均水平从2000年的0.51升至2019年的0.90,林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转变;2)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主要为林业投资、技术水平、森林资源和林业系统工资水平的积极驱动作用,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冲击和城镇水平提高所产生的一定阻碍作用;3)不同水平下林业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存在差异,转型水平较低阶段主要受技术水平、森林资源、人才资源、经济水平、城镇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转型水平较高阶段主要受制度创新、林业投资、森林资源和工资水平影响。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各方面均会产生影响,森林资源较少地区林业经济转型受制度创新和技术水平影响显著,森林资源较多地区则受技术水平、森林资源、城镇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显著。结合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林业改革制度配套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资金渠道、提高林业劳动力供给质量等有利于推动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