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从田间采取两个仁用杏品种的大蕾期花枝, 在室内进行水培。对花器官人工接种冰核( INA)细菌, 置于模拟自然霜夜的半导体制冷电脑控温和自动记录的人工霜箱内, 研究INA 细菌对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杏花器官抗寒性顺序为花瓣> 雄蕊> 雌蕊。未接菌仁用杏花器官能抵抗- 4~ - 6 ℃低温, 而INA 细菌能提高仁用杏花器官相对电导率, 破坏膜保护酶SOD、POD 的活性, 使细胞积累大量自由基, 并增强膜脂过氧化作用, 加剧MDA 含量的积累, 使花器官发生严重褐变乃至死亡。INA 细菌能在- 2~ - 3 ℃诱发细胞结冰, 使组织冰点提高2 ℃左右, 因此, INA 细菌可诱发和加重霜冻害。  相似文献   

2.
以越橘品种‘北陆’(Northland)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花、果实、花芽、叶片、新梢和须根中各个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T)、赤霉素(GA3)及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越橘花中ABA和ZT含量呈上升-下降的趋势,GA3和IAA含量变化分别呈上升-下降-上升和下降-上升的趋势;果实中4大类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下降-上升-下降;花芽中IAA和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下降-上升后趋于平稳,ZT和GA3含量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新梢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含量起初保持在较低水平,后迅速升高然后降低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叶片中GA3和ZT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IAA含量变化趋势是升高然后持续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ABA含量变化与IAA含量变化呈完全相反的趋势;须根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的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各个器官的各个发育时期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这为今后如何使用生长调节剂来调节越橘植株更好地生长,如何合理地控制开花坐果以及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2份单性结实能力不同的黄瓜为试材,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单株坐果率测定;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30℃/25℃,25℃/10℃(日温/夜温)2个温度处理,测定不同温度下花后0、2、4、6d子房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以期为亚低温环境下黄瓜生产和耐低温黄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亚低温有利于黄瓜单性结实,且对不同试材的影响程度不同;2)亚低温能够降低花后2、4d黄瓜子房ABA、IAA含量;3)花后0~4 d子房低ABA含量有利于黄瓜单性结实,GA3、IAA、ZT与ABA的比值与黄瓜单性结实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低温下坐果能力强的品系LA2006及不耐低温的DR5品系为试材,通过18℃/4℃低温处理试验,研究了低温逆境对2个品系坐果率及花器官相关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明确耐低温品系L2006低温下坐果的生理机制,为低温逆境下设施番茄栽培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A2006番茄在低温18℃/4℃处理下坐果率达20.6%,而对照DR5无坐果;游离态生长素IAA在2个品系的花器官中含量无显著差异,但LA2006花器官中结合态的生长素含量均有升高趋势;LA2006番茄活性赤霉素GA1含量显著下降,而其前体物质GA19、GA53含量显著上升;LA2006番茄的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含量显著低于DR5,但二氢玉米素(DZ)、异戊烯腺嘌呤(IP)、顺式玉米素核苷(cZR)含量则显著高于DR5;LA2006番茄中ABA含量显著高于DR5,含量为DR5的1.46倍;2个品系的乙烯合成前体ACC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结合生长素、二氢玉米素(DZ)与脱落酸可能在LA2006低温坐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INA细菌与杏花期霜冻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植物上存在的冰核细菌(INA细菌)种类与分布、影响冰核活性的成冰因素、INA细菌诱发植物霜冻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杏INA细菌种类、活性及其年消长规律,阐述了INA细菌的存在对杏花器官组织结构、内源激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及INA细菌加重杏花晚霜冻害的特点,以及初步报道了应用筛选出的几种药剂在试验室内杀灭杏INA细菌及破坏冰核活性的研究结果。并对今后防御杏晚霜冻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三个葡萄品种叶片中激素变化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贝达(抗寒性较强)、赤霞珠(抗寒性中)和梅鹿辄(抗寒性较弱)3个葡萄品种的1 a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不同低温胁迫(-15、5℃)下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ABA、IAA、GA、iP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3个葡萄品种叶片中ABA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IAA、GA、iPA则显示出先降低后有所升高的变化;ABA与IAA、GA、iPA的比值总体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其变化数值与温度呈负相关。抗寒性强的品种贝达叶片中ABA/GA、ABA/IAA均大于抗寒性差的品种梅鹿辄,其中ABA/GA和ABA/IAA的变化与抗寒性关系最为密切。据此推断,ABA/GA和ABA/IAA可以作为判断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乌凤章 《北方园艺》2018,(15):45-52
以3年生笃斯越橘苗为试材,将苗木分别置于4℃低温下短日照(10h)和长日照(14h)人工环境中,21d后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锻炼期不同光周期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较小;显著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CAT)活性。低温锻炼明显提高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这种作用主要与低温诱导有关,而受光周期影响较小。低温锻炼期不同日照处理明显提高了赤霉素(GA3)含量,其中短日照处理下提高幅度明显大于长日照;低温短日照处理下脱落酸(ABA)含量明显降低,而低温长日照处理下变化不明显;不同光周期处理对吲哚乙酸(IAA)含量无明显影响;短日照处理下玉米素核苷(ZR)含量无明显变化,而长日照处理下明显提高;低温短日照处理下ABA/GA3和ABA/IAA下降程度明显大于低温长日照。表明笃斯越橘叶片对低温锻炼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由于低温短光周期对笃斯越橘ABA、GA3合成及激素平衡影响大于低温长光周期,从而对低温适应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冻与冰核活性细菌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冯玉香 《园艺学报》1990,17(3):211-216
通过霜冻模拟试验,研究黄瓜霜冻与冰核活性(INA)细菌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霜冻是细胞间水分结冰造成的伤害。发生霜冻有一个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不同温度下发生霜冻的机率接近对数正态分布。INA细菌是诱发黄瓜发生霜冻的重要因素,由于它的存在,黄瓜霜冻的叶温范围为-1.8~-7.0℃,而无菌叶为-4.8~-10.8℃。INA细菌的成冰活性越强、浓度越大,则发生霜冻的平均温度越高。叶片受害率与INA细菌的浓度和低温强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通过降低INA细菌浓度或削弱其活性的方法将成为黄瓜防霜的一种新途径。特别是在细菌浓度大和低温强度逐渐减弱的春季,采用这种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小孢子脱分化易诱导型(DD)和脱分化不易诱导型(ND)两种类型的7个茄子品(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的差异以及低温(4 ℃/2 d)、变温处理(4 ℃/2 d+36 ℃/6 d)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CK),DD型材料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药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显著高于ND型,ZR含量显著低于ND型。经低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较高,维持在CK相同水平|而N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GA3、ABA含量均显著上升,达到DD型CK水平。经变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仍基本维持在CK相同水平|GA3、ABA含量则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而ND型材料内源IAA、GA3含量显著上升,AB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和喷施ABA对荔枝内源激素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低温对荔枝进行低温胁迫和喷施ABA 处理, 以期为荔枝防寒护花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低温下荔枝叶片内源脱落酸(ABA) 和吲哚乙酸( IAA) 含量增加, 蒸腾速率(Tr) 减少, 水势升高。ABA 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下叶片ABA 水平, 降低了IAA 水平, 使叶片Tr 减弱, 水势升高。经受-2 ℃低温后, ABA 处理的荔枝仍有较高的成花率。  相似文献   

14.
杏花器官组织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人工模拟霜害试验,研究了杏花抗寒性与花器官组织结构的关系,并统计了冻害率。结果表明:4个仁用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为优一、白玉扁、一窝蜂、龙王帽;在同一朵花中,抗寒性强弱为花瓣>雄蕊>雌蕊;未接种冰核细菌的花比接菌的抗寒性强。-3℃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子房显微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内源ABA和GA3对欧洲甜樱桃花芽自然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8年生欧洲甜樱桃为试材,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自然休眠期间花芽内源GA3,和ABA含量变化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间,花芽AB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1月上句达顶峰。GA3含量变化与其相反,休眠初期急剧下降,11月下旬达最低谷,休眠解除期间含量不断上升。ABA/GA3随休眠加深而升高,随休眠解除而不断降低。低温5℃显著增加了GA3含量,降低了ABA含量,使ABA降低和GA3升高的时间提前,较对照提早解除休眠。高温(20℃)则具有相反的作用,变温(5/20℃)处理对休眠解除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高温(20℃)对休眠解除的抵消作用,其破眠效果不如持续低温(50℃)处理明显。落叶前遮荫处理使GA3 含量稍有降低,但对ABA影响不大。长光周期处理促进了GA3的合成,抑制了ABA的生成,从而抑制了休眠,而短光周期处理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降低了GA3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红富士、首红苹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用PP333(多效唑)1000mg/L和GA3(赤霉酸)1000mg/L处理,结果表明:PP333可使叶芽的节位数增长,但对花芽的节位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而GA3对叶芽节位数没有影响,但首红苹果花芽节位数有减少趋向。二者处理对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没有影响,但PP333加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GA3延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喷PP333提高了ZR(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ZR/GAS(赤霉素)、ABA(脱落酸)/IAA和ABA/GAS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相反,GA3处理降低了ZR/IAA、ZR/GAS、ABA/IAA和ABA/GAS比值,而抑制了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华  徐坤  刘伟 《园艺学报》2007,34(3):671-676
为探讨激素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大葱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根、假茎及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大葱植株根、假茎及叶片ABA、GA3、ZR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 而IAA则至低谷, 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 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 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及变化幅度显著不同, 其中叶片ABA、GA3及根系ZR含量较高, 且变化显著, 而IAA在根系及叶片中的含量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小, 但显著高于假茎。大葱叶片ABA / IAA、ABA /GA3均随花芽分化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峰值, 之后迅速降低, 说明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 在大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