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牛患病是由于机体功能损害或因与外界环境失衡而引起,其结果是导致乳牛生长受阻、生产性能低下或丧失,严重的还会死亡。而饲养乳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品(主要是乳)和保证产品对人的安全性(无公害)。因此,乳牛场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发病减少,而一旦发病,只要及时进行诊治,可使患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乳牛患病是由于机体功能损害或因与外界环境失衡而引起,其结果是导致乳牛生长受阻、生产性能低下或丧失,严重的还会死亡.而饲养乳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品(主要是乳)和保证产品对人的安全性(无公害).因此,乳牛场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发病减少,而一旦发病,只要及时进行诊治,可使患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常表现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2006年8月份宁阳县某奶牛养殖户所饲养5月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狂奔乱跑,冲撞墙壁、意识紊乱等症状,起初按常规高热病治疗,没出现效果,7日后该乳牛死亡。而后第5天该乳牛所吃奶母牛发病(发病乳牛吃母牛乳),也表现出明显神经症状,在治疗无效于第8天死亡。根据调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感染奶牛狂犬病。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铜缺乏对乳牛心、肝、肾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组化特征(分布特点及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铜缺乏症高发区自然发病的乳犊牛6头,剖杀后采集心、肝、肾作冰冻切片及酶组织化染色,以6头同年生健康乳犊牛为对照。结果表明,铜缺乏病牛组织中CCO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乳牛组织中CCO酶颗粒的分布也发生特征性的变化,表明铜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乳牛铜缺乏症病理过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乳牛双芽焦虫病,亦称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牛粪蜱传染性血液原虫病。由于患病乳牛产乳量急剧下降,怀孕后期母牛以及刚分娩后母牛发病急、病情重、病程短、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现将2001年元月~2004年6月本人临床诊疗82例乳牛双芽焦虫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内或阴道内,称为子宫内翻,子宫全部翻出于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脱出多在产后数小时内发生,产后超过ld发病者极为罕见。牛(尤其是乳牛)、羊发病较多,主要是妊娠子宫角的单角脱出,空角仍留于盆腔内或因牵引而堵塞于阴道附近;猪常有发病,马、犬和猫少见。  相似文献   

7.
乳牛腐蹄病在乳牛场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地势低凹排水条件差的牛舍或运动场,最易发生本病。这种病如果不通过及时治疗,其预后不良,它往往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或蹄关节的坏死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就某牧场29天发病情况来看:前肢患病占发病总头数的34.5%,后肢则占发病总头数的65.5%。29例中全部是成年母牛,为散发性的发生。临床表现:典型支跛,不敢走动,多卧,病肢球节或系部肿大、增温、敏感,特别在石子路上,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某奶牛场10头患临床酮病乳牛和10头同期健康对照组乳牛,检测了2组乳牛血液10项指标,阐明了酮病对泌乳早期乳牛体内代谢和内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酮病乳牛血糖浓度极显著降低(P〈O.01),血浆NEFA和BHBA的浓度明显增高(P〈O.01);酮病乳牛血浆Ins、LP、NPY、E2的浓度和Ins/Gn比值均明显降低(P〈O.05),而血浆Gn浓度未明显升高,P4未明显降低(P〉0.05)。表明,酮病乳牛体内某些激素协调作用紊乱会妨碍酮病乳牛能量负平衡的缓解,并将对产后生殖机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乳牛结肠初袢穿孔病例刘丙华(杭州奶业公司第二牧场,浙江310022)一、病史乳牛(M5854),1991年2月24日生产,产后食欲不是太好,产乳量平均约17kg/天。二、临床症状和剖腹探查该牛于1991年3月27日上午发病。主要症状:精神欠佳,食欲废...  相似文献   

10.
高产乳牛生产瘫痪的诊治体会黄全云(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生产瘫痪也称为产乳热,是高产乳牛生产前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镁等为主症的代谢性疾病。少部分乳牛会因诊断延误,用药与护理不当,继发其它疾病而淘汰。现将笔者的诊...  相似文献   

11.
1998年6月,临朐县××村三村民饲养的3头黑白花孕乳牛,相继出现以体温升高、贫血和胎儿死亡后流产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发病情况、临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双芽焦虫病。报告于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2月该村三村民(3户)到省外购进3头(每户1头)初孕黑白花乳牛。每天放牧,进舍按常规饲养管理,健康情况良好;乳房、腹围日渐增大(胎儿生长发育所致)。4月下旬3户畜主在孕牛右腹部常见到胎动;到6月25日畜主孙×所养孕乳牛出现食欲减少,但未引起畜主注意;6月26日其他两户孕乳牛也相继出现食欲减少,本地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县乳牛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而乳牛生产瘫痪的发生也呈现上升趋势。现将近两年由乡、村兽医站(点)转我站而治愈的19头乳牛生产瘫痪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用产后健康乳牛18例和产后气虚血瘀证乳牛9例,于产后1、2、4、7、10、15和30d采血分离血浆,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血浆NO含量在产后2、4和7d气虚血瘀证组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后10d气虚血瘀证组亦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显著差异 (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乳牛产后气虚血瘀证NO自由基含量增加,可能是产后气虚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剩余奶(residual milk),是挤完奶后乳房中残存的奶(残存奶complementary milk)。主要是机器挤奶后乳房中未挤完的奶,不是指奶业加工中机器或容器中没有清除干净的奶。剩余奶约占奶总量的15%~20%。在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有意保留一些奶在牛的乳房中,不挤干净。以避免乳牛发生产后低钙血症而导致乳牛生产瘫痪。  相似文献   

15.
乳牛盲肠扩张与扭转的诊疗浙江田园集团公司(杭州310004)宋者羊,刘丙华,费健勇,朱志达乳牛盲肠扩张与扭转(CDT)是乳牛消化系统严重障碍性疾病。1989年以来,我们先后诊治5例CTD病牛。1 临床症状1.1病中食欲降低,反刍减少,便秘。随病情的发...  相似文献   

16.
乳牛乳头的超声波图像和形态元村泰彦等本项研究首先探讨了乳房材料的超声波检查。并与形态学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尝试了用于乳牛的临床应用.选用因乳房炎以及其它疾病而被淘汰的乳牛川头,将乳房浸于水中,使超声波断层装置的探头(5MH2)与乳牛接触,观察纵切面和...  相似文献   

17.
奶牛早孕现场快速简易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酶免疫分析原理,建立了现场测定乳汁孕酮诊断乳牛早孕的简易方法。应用时取乳牛配种后21天的前乳为样品,将一定量的抗孕酮抗体、酶标记物,奶样品或孕酮标准液均匀混合后吸入经致敏剂处理的聚乙烯小管中,在0—37℃范围内避光放置15—30分钟,甩弃管中反应液,用洗液冲洗小管后吸入底物液,5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比较样品管与标准管的颜色(兰色)差异。样品管颜色深于标准管时标志该乳牛未孕,浅于或相当于标准管时为已孕。用此法检查110头(次)乳牛,对未孕牛的诊断准确率为95%,对孕牛为83%。此法对于判断乳牛是否处于发情期,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乳池、乳头管狭窄与闭锁是乳牛较为常见疾病。病变虽小,却给乳牛饲养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个乳区患病,总产奶量略减,降低了乳牛的价格,二个乳区患病大大降低了经济价值,三个乳区患病再不能乳用,被淘汰肉用。因而,在兽医临床上,对本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乳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15天以内,这一阶段乳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能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 mRNA丰度在产后14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d至产后14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