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8年,印度制定的国有林政策是确保森林环境的稳定和维持生态平衡。直接的经济利益必须服从这一重要目标。为了贯彻这一林业政策,1990年印度环境和林业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其中联合森林经营(JFM)政策推出了农民参与保护退化的森林区域的实施框架。 到目前为止,印度16个州(约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72%)已制定了JFM计划。据估计,在1万个森林保护委员会的协助下,大约有150万公顷的退化森林将得到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印度森林覆被率的变化 印度的森林覆被率约为20%,从80年代到90年代森林覆被率增加了1%,其中天然林下降了0.6%,人工林增加了14%。印度森林资源的开发已大大缩减,其主要原因是印度许多邦从80年代开始限制了非成熟林的采伐。由于其它经济活动的增加,森林对邦  相似文献   

3.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2):41-41
印度森林研究所所长GSRawat等2002年7月发表文章,论述“印度的营林研究”。英文Silviculture一词,中文有译为造林、育林和营林的。美国林学会1998年《林业词典》认为:“Silviculture是一门指导各种林地造林、培育林木生长、树种组成、保持林木健康和质量的艺术与科学”。因此,有效的育林目标是通过保持森林生产功能和防护功能的永续达到林业的可持续性。育林是印度林业研究最重要的领域和支柱。Rawat认为,印度育林研究历史上取得过不少成就,如热带森林作业体系、标准地网络体系、柚木造林技术、引种造林等等。  相似文献   

4.
印度林学家Tejwani是国际热带林学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12月发表意见,论述恢复、扩大印度森林的途径。据估算印度现有森林7700万hm^2,其中3500万hm^2为衰退林。国家规定的目标,印度应有森林1.09亿hm^2,需要新增3200万hm^2森林。印度还有3300万hm^2非农业废地需要造林。  相似文献   

5.
《世界林业研究》2001,14(4):64-64
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Saxena NC认为(2000年初),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森林经营是印度1988年开始实施的森林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以人民群众为导向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吸引地方社区参与森林经营在发展资源与群众脱贫方面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印度快报》2008年1月2日报道:印度林权法于2007年12月31日起生效。该法的主要目的是承认和授予世代生活在森林中的设籍部落和其他居民的森林权利。  相似文献   

7.
《印度快报》2008年1月2日报道:印度林权法于2007年12月31日起生效。该法的主要目的是承认和授予世代生活在森林中的设籍部落和其他居民的森林权利。  相似文献   

8.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54-54
印度从尼赫鲁执政时起,就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土的1/3.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森林覆盖率由独立时的23%降为现在的19.39%.印度仍执着地追求提高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目标.根据国家林业行动计划(NFAP),2005年时森林覆盖率应是25%,2012年则应达到33%.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8月2013报道:印度2003年卫星图片调查结果显示,印度森林面积为77.82万km^2,森林覆盖率为23.68%。与2001年相比,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65%。  相似文献   

10.
正继1988年第三版国家森林政策后,印度目前又制定了新的国家森林政策,以应对林业面临的新问题。新政策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人与动物冲突及森林面积减少等挑战。印度国家森林政策由环境、森林和气候变化部(Mo EFCC)制定。新政策旨在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同时力图通过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加强执法,保护森林植被,并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0%  相似文献   

11.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7,(30):F0002-F0002
印度荒地通讯2007年1月报道: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包括印度在内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扭转了森林减少的局面。20年前,多数科学家认为,工业化经济必然带来无林化的后果,地球上的森林将以很快的速度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印度对森林的破坏很严重。据报道:1951—1973的22年间,由于毁林办农场、修建铁路和公路以及新建城镇等原因,破坏森林达5,100万亩。此外,这个国家还鼓励营造桉树、柚木和其它纯林,这一做法也严重地阻碍了印度林业的发展,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特别是南方丘陵区,由于贪图橡胶的利润。往往出现大面积毁林植胶。这就使印度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新闻公告:预防森林火灾需要社区层面的积极参与。粮农组织指出,8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规模不断上升,2002年森林大火毁坏了3.5亿hm^2森林和草场,相当于印度的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个千年古国,在发展林业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几百年来印度林业经历了森林破坏阶段、巩固和保护阶段、开发和扩大阶段、集约经营阶段和生态林业阶段。作者对于印度发展社会林业、森林发展公司,以及缓解薪炭材危机所采取的对策作了重点介绍,同时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印度野牛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全球种群在过去的100年内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分布区也发生了剧烈的缩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是印度野牛现存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历史上遭受过较强的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保护面临严峻危机。为了解该地印度野牛的生境利用特征,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依据,2014年7月—2015年11月,对西双版纳勐满地区的一个印度野牛群体开展了野外监测,通过收集到的野牛群位点统计了其家域面积,分析了海拔、植被和地形对其生境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印度野牛利用的家域面积为10~20 km2,利用的海拔范围为1 299~1 848 m,偏好森林覆盖率高且平坦的区域,在迁移时可能会利用平坦但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你们这些愚蠢的女人,你们知道森林意味着什么?树脂,木材和外汇。”这是印度林业官员在1997年11月到德尼伽惠尔的一个村子企图说服护树妇女们喊出的话,而该村参加护树的妇女则针锋相对地回答:“是的,我们知道森林的含义,那就是土壤,水和清洁的空气。”正是因为印度妇女对森林有些认识,才有印度妇女的“抱树运动。”护树运动发生在高帕什渥的村庄。1973年3月,300棵木岑树被林业官员划分给了运动物品制造商。公司的代理人来到村里准备伐木,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遇到全村妇女们的抵抗,她们不让砍一棵树。妇女们列队…  相似文献   

17.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5,(30):F0002-F0002,2
印度独立时有森林7500万hm^2。林学家DWIVEDI采用瑞典地理学家Paterson的生产率指数(Productivity index),计算出印度森林的年潜在生产率应为5.761亿m^3,而实现生产率仅为5600万m^3。这表明印度森林实际生产率大约只相当于潜在生产率的1/10。长期的过量利用,导致现有的森林生产力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8.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45-45
印度荒地开发促进协会2003年披露:政府已决定成立国家森林委员会,而印度以前从未设立过类似机构。委员会的任务是回顾、审视人类与森林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将对印度现行的林业政策进行调研,并提出优化建议,使之更加务实有效,以达到社会特别是地方社区各种需求的平衡及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从政策角度看森林与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主任DavidKaimowitz博士在纪念日本林学会(2005年1月1日改名为日本森林学会)成立90周年大会暨国际研讨会上,就森林与水的关系进行了演说,以下是其主要内容。亚洲的新闻媒体常常报道说,发生大规模的洪水是由于森林采伐和毁林引起的。例如,2003年11月印度  相似文献   

20.
印度联合森林管理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140年森林管理的历史长河中,林户和村社控制土地和森林的权力逐渐被削弱。以森林为生的村民往往很贫穷,这就导致大面积的森林破坏,导致了长期以来国家林业部门与林户之间处于冲突状态。解决冲突的最终途径是实施联合森林管理。联合森林管理项目寻求发展当地村社和国家林业部门的合作,以持续管理公共林地,使双方共同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