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同工酶的酶谱特征,研究辣椒种类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以12个辣椒材料为试材,进行POD同工酶电泳,对不同浓度分离胶进行选择,并应用POD同工酶对12个辣椒材料,进行亲缘关系的鉴定。[结果]POD同工酶以浓度10%的分离胶分离效果最好,得到的酶带最清晰,有利于进行相关分析。12个辣椒材料遗传距离在0~0.51范围内,当遗传距离为0.36时,可以将其分为3类;当遗传距离为0.16时,可以将其分为6类。[结论]利用POD同工酶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根据辣椒果实性状进行的分类基本一致,说明利用同工酶分类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忍冬属植物茎的POD同工酶谱,以期为忍冬属植物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宁地区的4种忍冬属植物和作为外类群的1种猬实属植物的茎的POD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7条酶带,其中POD-1、POD-2为所共有的酶带,POD-6是忍冬属4种植物所共有的酶带,POD-3和POD-7为猥实所特有的酶带。因而,POD-3,6,7可作为忍冬属和猥实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选的5个植物品种可分成大2类,即忍冬属的盘叶忍冬、红脉忍冬、金花忍冬和兰果忍冬归为1类,猥实属的猬实独自归为另1类。[结论]POD同工酶分析技术在忍冬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金银花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利用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和淀粉酶(AS)同工酶对10个地区11个金银花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金银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形成2个电泳区域,共有3个酶位点,Rf值分别为0.324、0.671和0.863。其淀粉酶同工酶谱也形成2个电泳区域,共有4个酶位点,Rf值分别为0.125、0.306、0.67和0.792。不同产区金银花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说明金银花不同居群在遗传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聚类分析表明10个产区的11个金银花样品可聚为3个类群。[结论]不同产区金银花的亲缘关系与其遗传本质和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野生的和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了解其在遗传物质表达和生理代谢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法对野生的和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的POD和EST同工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POD同工酶谱分析表明,野生发状念珠藻细胞有4条带,其Rf值分别为0.400、0.709、0.764和0.929;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只有2条带,其Rf值分别为0.736和0.929。EST同工酶谱分析表明,野生发状念珠藻细胞有2条带,其Rf值为0.397和0.559;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有3条带,其Rf值分别为0.296、0.397和0.458。[结论]野生的与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在POD和EST电泳图谱上存在一定差异,以野生发状念珠藻的POD同工酶酶谱带数多,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6.
赵跃萍  张虎芳  张晓红  赵文婧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69-6870,6888
[目的]探讨洗衣粉对泥鳅血清同工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不同的洗衣粉(代号为AJ、BJ),分别以其24h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参考浓度,等差设定4个剂量组(20、30、40、50mg/L),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法研究洗衣粉对泥鳅血清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表达的影响。[结果]2种洗衣粉均诱导泥鳅血清POD同工酶表达,随洗衣粉浓度增加其活性增强;均抑制泥鳅血清EST同工酶的表达,随浓度增加其活性减弱。[结论]2种洗衣粉对泥鳅血清同工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洗衣粉对不同血清同工酶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对罗汉果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植株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分析、染色体计数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结果]超低温保存前后,POD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9条酶带,且迁移率一致;EST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8条酶带,迁移率也一致;POD和EST同工酶谱、染色体数目和RAPD谱带均未发现差异。[结论]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罗汉果种质资源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方法]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 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葫芦巴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简称POD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葫芦巴POD同工酶存在差异较小,但随着生长的进程,各器官的POD酶同工酶变化显著,以根的酶带数目及酶活性较稳定,而茎叶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今后中华微蛾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愈创木酚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中华微蛾为害杏树前后新梢、果实、叶片、枝条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同工酶酶谱。[结果]为害前后,杏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及酶活性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为害前后,杏树过氧化物酶酶谱发生一定的变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及龄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为其物种鉴定和大规模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结果]黑色型黄粉虫各虫态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不同龄期的幼虫之间和不同性别成虫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发育时期黑色型黄粉虫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珍珠黄杨春季扦插生根性状差异及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珍珠黄杨Buxus sinicavar. parvifolia扦插生根的相关机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技术对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异戊烯基核苷(iPA)和赤霉素4(GA4)质量分数作进程研究,并对其生根性状结果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愈合组织产生前后及根突出表皮时,IAA、ABA和GA4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在不同品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3号和5号品种在ABT6处理后扦插生根能力有了提高。结果表明,易生根品种的激素质量分数在生根关键时期更利于插穗愈合组织的产生以及根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图4表2参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本地12种宝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宝巾种质资源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的遗传多样性,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宝巾种质资源间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相似系数为0.63水平上可以聚为2大类。[结论]同工酶的特征谱带应用于品种鉴定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宝巾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正确选择杂交亲本和杂种后代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杨属的5种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黑杨组和青杨组杨树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带数较多,白杨组较少。形态相似的不同种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比较接近,相似系数较高。处在同一组的两种杨树之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相似系数较大,处在不同组之间的相似系数较小。青杨组与黑杨组的关系较近,与白杨组的关系相对较远。[结论]杨属中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同工酶分析可以找出品种间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92-1049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0和60mg/L GA3处理时,川贝母种子酯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增加2条彤分别为0.3893和0.937的新谱带;而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分别增加2条可为0.833和0.937的新谱带,且在浓度60mg/LGA3处理时,图谱中又增加1条彤为0.771的新谱带。[结论]浓度40mg/L和60mg/LGA3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通植物园于2005年从北京、陕西引进小叶黄杨进行野外育苗获得成功,使青海省城镇绿化又增添了一个常绿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选配亲本组合及杂种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兰州百合与亚洲百合及杂交后代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结果]以兰州百合为亲本的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中不仅出现了与亲本同源但比亲本染色加深的带,且出现了亲本中不存在的新带。杂种F1过氧化物酶谱主要表现为亲本的不完全互补型和杂种型。[结论]蛋白质谱和过氧化物酶谱可作为百合杂种鉴定的生化指标及进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