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对日本和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膘情和胎次等基本资料相近的西杂、秦杂和本地母牛共200头,随机分成四组.A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西门塔尔+本地黄牛杂交(和西杂组);B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秦川+本地黄牛杂交(和秦杂组);C组50头为日本和牛冻精+本地黄牛(和杂组);D组50头为本地黄牛,对比分析四组牛群的在初生、半年、一年后的体重数据.结果:前两组牛群的受胎率、产犊数以及产犊成活率等与后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牛群的受胎率分别是80%、84%、70%以及66%,和西杂牛数值最高,而本地黄牛的牛犊成活率达到了100%;前两组牛群的牛犊在初生、半年后和一年后的体重数据与后两组牛群的牛犊体重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西杂牛组数据最优,其三个阶段中结果分别为(43.1±4.2)kg、(203.8±8.3)kg、(300.2±13.1)kg.本地黄牛组数据最差,其三个阶段中结果分别为(21.0±2.3)kg、(161.5±6.5)kg、(224.3±8.7)kg.结论:应用日本和牛冻精+秦川/西门塔尔+本地黄牛方式能够有效的达到黄牛改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调查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和牛冻精与不同母本牛种的杂交效果。选择膘情和年龄胎次接近、健康、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西门塔尔和黄牛杂交后代)、本地黄牛为实验对象。实验分组如下:和牛冻精×本地黄牛(实验1组),和牛冻精×(西杂母牛)(实验2组),三组为本地黄牛的纯繁群体。测量各组牛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结果表明:在初生、6月龄、12月龄体重和体尺数据中,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生长发育后期,实验1组与实验2组之间在体重上也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掌握皮尔蒙特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采用称重和测量体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喂条件下皮黄F1代杂种牛在初生重、3月龄、6月龄、12月龄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本地黄牛(P〈0.01)。[结论]说明利用皮尔蒙特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明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观察试验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母牛80头,随机分为Ⅰ和Ⅱ两组,每组40头.Ⅰ组的40头基础母牛选用南德温牛冻精授配改良,即:南德温(♂)×西杂(♀)杂交组合(简称南西杂组);Ⅱ组的40头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即: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检验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云南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方法]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肉牛纯繁场分别利用XM♂×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Ⅰ组);XM♀×AG♂(Ⅱ组);AG♂×本地西门塔尔高代杂交黄牛♀(Ⅲ组).[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Ⅱ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I组和Ⅲ组,工组结果明显高于Ⅲ组;6月龄、18月龄日增重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12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和Ⅲ组,而Ⅱ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日增重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与安格斯种公牛杂交效果优势明显,而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又明显高于安格斯种公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黄牛人工授精,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P<0.05)。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西门塔尔牛改良延边本地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本地黄母牛人工授精,测定了3日龄、6月龄和12月龄西本F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延边黄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979年砀山县引用西门塔尔牛的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试验,到目前为止冻精配种7万多头,产活犊牛5.3万头。实践证明,西杂牛具有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西杂一代18月龄平均体重327.0千克,比本地牛的188.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选择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方法]通过利用不同品种的本地黄牛~西杂牛84头和秦川牛77头做受体,进行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西杂牛的同期发情率、受体可用率、受胎率都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而且难产率低,奶水充足。[结论]表明西杂牛是奶牛胚胎移植的理想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分析安秦、和秦、和安秦三种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方法]选择和秦、安秦和安秦杂、秦川肉牛各5头作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三种杂交肉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高档肉产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杂交组合各分析指标均高于秦川牛,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  相似文献   

14.
试验按产奶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体况评分相近的原则选取4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中草药)、试验Ⅱ组(中草药+缓冲剂)、试验Ⅲ组(中草药+益生菌)和试验Ⅳ组(中草药+γ-氨基丁酸),测定热应激期生产性能、生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结果显示:(1)平均产奶量,Ⅳ组〉Ⅲ组〉Ⅰ组〉Ⅱ组〉对照组,其中Ⅳ组和Ⅲ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8kg/d和1.25kg/d(P〈0.05);(2)各组间乳成分无明显变化;(3)生理指标方面,试验各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各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比对照组高37.33%(P〈0.05);甲状腺素(T4)浓度,除试验Ⅲ组有所降低外,Ⅱ组和Ⅰ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皮质醇(Co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白细胞介素-2(IL-2)均略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肌酸激酶(CK)、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AST含量比对照组低21.34%(P〈0.05);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具有缓解奶牛热应激症状、改善机体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免疫水平的作用;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以中草药+益生菌和中草药+γ-氨基丁酸两组配方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熟洋蓟花苞外层片饲喂肉用型西门塔尔种牛,测量体重增重效果,分析熟洋蓟与玉米青贮作为粗料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牛只饲养的经济效益情况。[方法]选取40头8~10月龄的肉用型西门塔尔育成母牛及20头哺乳母牛(犊牛在1月龄内)分别随机分成两组,Ⅰ组、Ⅱ组为育成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Ⅲ、Ⅳ组为哺乳母牛分别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粗料按采食量添加,精料和青干草投放量育成牛两组相同、哺乳牛两组相同,犊牛精料均为自由采食,60d后称重。[结果]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的Ⅰ组、Ⅱ组育成母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307.72±13.94kg、1154±206g和278.28±17.60kg、711.53±187.43g;Ⅲ组、Ⅳ组哺乳母牛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其犊牛60d后平均体重及日增重分别为119.74±8.87kg、1115.83±247.13g和106.48±11.63kg、960.33±276.65g;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分析通过四个组饲喂熟洋蓟和玉米青贮后牛只增重效果,可以看出,Ⅰ组和Ⅲ组(犊牛)饲喂熟洋蓟增重效果分别优于饲喂玉米青贮的Ⅱ组和Ⅳ组(犊牛);随着牛只对熟洋蓟采食量的增加,青干草采食量也有所增加,但精料量同时逐渐减少,到第35d时可完全不喂精料,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50头体重、胎次、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设1个对照组。预试期为15d,正试期为35d。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结束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试验Ⅳ组的乳脂率和试验Ⅲ组的乳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Ca、P、BUN、ALP含量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显著降低了试验Ⅰ组、Ⅱ组和Ⅳ组血清中MDA含量(P〈0.05);试验Ⅰ组、Ⅱ组的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亦有提高试验Ⅲ组、Ⅳ组血清T-AOC的趋势(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IgG和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差异。[方法] 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各6头,每头奶牛收集200 mL生鲜乳样品,利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品种牛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和组成进行比较。[结果]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脂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乳钙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乳锌含量显著(P<0.05)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荷斯坦奶牛,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奶牛生鲜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西门塔尔牛,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西门塔尔牛。[结论] 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部分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接近或优于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牛,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与荷斯坦奶牛相近,脂肪酸组成优于西门塔尔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指导肉牛养殖户科学合理利用玉米秸秆。[方法]选择10月龄年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的西杂牛18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头,试验前经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精饲料喂量相等的情况下,Ⅰ组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Ⅱ组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各占50%;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经60d试验,三个试验组相互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各占50%饲喂肉牛,育肥效果较单纯饲喂复合酶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高,但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日采食玉米秸秆分别比Ⅰ、Ⅲ组高120g和170g;Ⅱ组日增重分别比Ⅰ、Ⅲ组高20g和40g;每千克日增重Ⅱ组分别比Ⅰ、Ⅲ组降低饲料成本0.22元和0.19元。[结论]用复合酶处理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搭配可以在肉牛育肥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牛母牛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效果。[方法]利用纯种和牛母牛作为供体,荷斯坦母牛及西杂母牛作为受体,通过供体牛的超数排卵、人工授精、采胚、胚胎冷冻及受体牛的同期发情和鲜胚移植,快速获得纯种和牛及和牛胚胎。[结果]对4头青年纯种和牛母牛进行超排,重复冲卵13头次,共采卵数122枚,其中75枚可用胚胎,可用胚率为61.5%,平均5.76枚/头次。对75头荷斯坦牛及西杂母牛同期发情,结果获得89.2%的同期发情率。67头受体牛移植了鲜胚,2个月后妊娠检查有35头怀孕,移植妊娠率为52.23%。[结论]可以利用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增加和牛母牛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泌乳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年龄、胎次和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奶牛,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不含APS的基础日粮;Ⅱ~Ⅳ组分别饲喂添加10、50和100 g/(头·d)APS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0 d。结果表明,随着APS添加剂量增加,Ⅱ、Ⅲ、Ⅳ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酐(CRE)、总胆固醇(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APS添加剂量增加,Ⅱ、Ⅲ、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呈下降趋势,且给药第1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生产中以黄芪多糖推荐剂量饲喂奶牛安全可靠,达到10倍推荐剂量时也无安全性问题,黄芪多糖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奶牛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