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证明,黄河下游地区应改变传统的加强保温为简易保温越冬法,为越冬蜂群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使之结团稳定、保持安静。简易保温法更有利于蜂群安全越冬,它能减少蜂群死亡率,降低饲料消耗,有利蜂群早春繁殖。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属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蜂群越冬期漫长。现在人们常用的地下室越冬法、半地下室越冬法、地上越冬室越冬法、室外越冬法等,虽然基本上解决了高寒地区蜂群越冬的问题,但又都存在一些弊端,致使这些地区养蜂事业不能健康  相似文献   

3.
袁春颖 《中国蜂业》2022,(12):34-35
<正>辽宁中蜂以室外越冬为主,越冬方法有土埋法和包装保温物法等。根据目前养蜂生产实际,看似非常成熟的中蜂越冬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若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因越冬损失蜂群的蜂友很多,为保证蜂群安全越冬,还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培育适龄越冬蜂1.确保蜂群健康无病若蜂群夏季时感染病害,即使到了秋季,蜂群也无法正常发展,更不可能越过冬季。因此,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中蜂病害的防治,不要轻易转地,  相似文献   

4.
李志鸿 《中国蜂业》2004,55(6):14-14
蜂群越冬是饲养管理难题之一.我省饶河县的红旗岭农场的养蜂人,在高寒地区,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简易、安全的地槽越冬法.十多年来,蜂群出窖率100%,越冬死亡率10%以下,比常规的窖内越冬法节省饲料约30%,疫病少,春繁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通过2年对不同方法加保温物蜂群越冬效果的测试结果是,试验组比对照组(三步保温法)越冬蜂群削弱率低13%-15%,饲料消耗量低36%-40%。试验证明,室外越冬蜂群应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机动地添加保温物,才能提高蜂群越冬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笔者几十年对高寒地区蜂群安全越冬对比和总结发现,在高寒地区因蜂群越冬时间长,普遍出现在同一地点,窖外越冬蜂群比窖内越冬的蜂群越冬期整群死亡率低、工蜂死亡比例小,在同等群势和同样管理方式窖内和窖外越冬蜂群差距较大。在无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窖内越冬的蜂群因通风不良缺氧造成损失占相当大的比例。很多蜂场蜂群越冬效果不佳,不是饲料不足,也不是螨害,更不是蜂群弱。饲料质量很好而越冬蜂群整群死亡率达30%以上,蜂群出窖后工蜂  相似文献   

7.
蜂群越冬长达4个月左右,蜂群安全越冬是来年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蜂群越冬期中常有母蜂死亡、鼠害、缺蜜、拉痢等影响蜂群安全越冬现象,将笔者多年越冬管理中采取的辅助措施撰文如下,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丰雪 《中国蜂业》2009,60(2):19-19
蜂群超强集团越冬 由于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强群越冬也常常扒皮死蜂,空飞损蜂,强群往往变成弱群,损失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团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可使越冬效果变得很好。蜂群在“立冬”前后,白天最高气温15℃左右时,开始结团,此时群界极弱,可直接合并蜂群,多个蜂王囚笼挂在一个蜂路即可,不产生斗杀和伤害。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的安全越冬,是搞好养蜂生产的重要环节,现将笔者在陕北地区蜂群越冬期间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培养强壮健康的越冬蜂群培养强壮而健康的越冬蜜蜂是保证安全越冬的基础,强壮健康的蜂群生产力高,越冬适应性强。有些蜂场秋季蜂群强,可是一到冬季,在蜂群没有明显病害的情况下,大量削弱,甚至陆续死亡,其原因是在培育适龄越冬蜂之前,没有有效控制蜂螨的危害,缩短了越冬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7,(11):27-28
<正>黑龙江地区蜂群越冬期严寒而又漫长,蜂群越冬两种形式:即室内(窖内)、室外越冬。笔者多年来一直采取室外越冬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给本地区蜂友参考。一、室外越冬优点室外越冬方便,简单易行,管理方便。蜂群越冬期不受干湿影响,大自然流动的空气满足蜂群对水分的需要。蜂群春季排泄及时,可不失时机地抓住1~2天的排泄机会。越冬蜂群饲料消耗少,死亡率低,正常越冬群排泄时,工蜂需将箱底少量死  相似文献   

12.
蜂群越冬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的蜂群能安全越冬,有的蜂群则会全群覆灭,蜂群越冬确实是个难题。怎样才能使蜂群安全越冬呢?笔者有如下体会。①越冬蜂群的群势“要强”“勿弱”:要想做到强蜂越冬,必须常年保持强群,特别要做好秋繁工作。单王群越冬不少于8框  相似文献   

13.
1月:一年当中天气最寒冷月份,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36.5℃,降水量2.9毫米,降水日数4.4(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为界)。这时蜂群处于越冬中期,对室内越冬蜂群应注意封闭越冬室进出气孔、调解温湿度、听测越冬蜂群、清理室内死蜂;对室外越冬蜂群要加强保温工作,清理巢门积雪,做好新的一年养蜂生产计划。 2月:天气渐暖,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气温-31.5℃,降水量4.5毫米,降水日数4.4。这时蜂群处于越冬后期,越冬不正常蜂群在此期表现比较明显。要注意听测越冬蜂群,抽查越冬蜂群饲料情况,不足要及时补给蜜脾或采取其它补喂措施;室外越冬蜂群在中下旬部分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消耗饲料增多,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式”布巢越冬法是我在蜂友们常用的圆弧形切割巢脾越冬法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以前由于缺乏越冬布巢的经验,在越冬后期,经常发生蜂群冻饿而死,造成严重的损失。后来我采用模拟自然野生蜂群球形结团越冬的方法,越冬很安全。在越冬前夕,人为将框内巢脾中下部分做半圆形的挖割切除,这样便于蜜蜂结成球形蜂团保温,不仅能节省越冬储备蜜,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越冬蜂群的存活率。5年前,我就按该蜂友的方法试用,至次年春季,全场蜂群安全度过漫漫寒冬,没有发生“剥皮死现象”,群势削减也不明显,越冬效果很好。但在春季取油菜蜜期间,却发现了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蜂群安全越冬,对群势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越冬期是按蜂群大小来定温度。我县地区,越冬期长气温低。几年来掌握了蜂群越冬的生活习性,六框以上的蜂群适于越冬。所以我们养蜂同志对越冬的蜂群,在繁殖期就抓紧。多繁殖越冬蜂,达到壮群入  相似文献   

16.
<正>立冬过后华北地区定地饲养的蜂群便进入越冬期。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养蜂人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蜂群的内、外包装,让蜂群安全度过漫长的5个月的越冬期。无论是采用10框箱还是16框箱饲养蜜蜂,一般都是室外越冬,原址越冬的蜂群在75%左右,而室内越冬蜂群只有20%。越冬期间箱外包装的蜂群数量比箱  相似文献   

17.
蜂群秋冬时节管理的好坏,是决定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又是来年蜂群发展快慢与产量高低的基础.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句话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区冬季寒冷漫长,蜂群越冬长达130~140天。由于群势弱、蜂种越冬性能较差、越冬环境不良等因素,常导致越冬蜂群饲料消耗量大,个体死亡率高,蜂群严重削弱,影响了来年的春繁和经济效益。为了探索降低越冬蜂群体消耗的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群势、不同品种蜜蜂越冬性对比以及改善蜂群越冬环境条件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我采用的是蜂群集中草埋越冬法,越冬效果较好,在整个越冬期蜂群耗蜜量仅为贮蜜的1/3,余下的2/3封盖蜜脾春繁前必须抽出。如果封盖蜜脾不换出,繁蜂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20.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蜂群越冬期需要花粉脾吗?越冬蜂群中放花粉脾对越冬有利还是不利?(江苏平莉)蜂群在越冬期,停止了育虫、泌浆、造脾等活动,不需要花粉了,因此,越冬的前、中期无需在蜂群中保留有花粉脾。越冬前期和中期在蜂群中存放过多的花粉脾对蜜蜂越冬是无益的,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