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制备IBD和ND二联卵黄抗体以及在计划鸡群的IBD和ND免疫程序时,都需要对鸡体内的IBD及ND抗体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一群鸡按一定免疫程序高免IBD疫苗和ND疫苗后,利用鸡所产鸡蛋卵黄液和相对应鸡的血清测定IBD琼扩(AGP)抗体效价和ND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的对比试验认为:用卵黄液测定的抗体效价与用鸡血清测定的抗体效价呈一致关系,完全可用鸡蛋卵黄液代替鸡血清进行鸡体内IBD和ND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新城疫(ND)Ⅰ系苗对非典型ND污染场的产蛋鸡及一月雏鸡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不仅安全可靠,产蛋鸡群的HI抗体水平很快由50%的鸡呈高滴度(1:1024)转变为60%的鸡呈正常免疫水平(1:64),且可保持100天以上,产卵率明显上升,死亡数显著减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经一年的观察,再无ND发生。  相似文献   

3.
8日龄雏鸡 70只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 35只。A组 ,转移因子稀释 ND 系苗。B组 ,生理盐水稀释 ND 系苗。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分别在免疫前 (0 d)和免疫后 2 ,4 ,6 ,8,10 ,12 ,14 d和 16 d采用 β-微量法测各组鸡 ND抗体效价。免疫后 2 6 d用 F48E9毒株攻击各组鸡。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 A组鸡与 B组鸡免疫后抗体效价在整个免疫期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A组的死亡率为 4 2 .3% ,B组的死亡率为 5 9.3%。 A组与 B组的保护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4.
对某农场饲养的13批(群)46612只AA商品肉鸡,在确诊发生严重的鸡ND疫情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分组试验。试验组(31572只)应用鸡NDⅠ系疫苗紧急气雾免疫,获得87.65%的保护率。对照Ⅰ组(14440只)应用鸡ND Ⅳ系疫苗紧急肌注免疫,获得的保护率仅为5.51%。对照Ⅱ组(600只)不采取紧急免疫措施,自然发病的存活率为9.17%。  相似文献   

5.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雏鸡的新城疫(ND)首次免疫是生产实践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雏鸡某些生理特点(如年幼、免疫机能不健全)及一些其它因素(如多年来ND疫苗在种鸡群的广泛应用,使大部分初生维鸡均具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水平)等的限制,对于雏鸡的ND首免就不能简单地搬用其重复免疫或育成鸡及产蛋鸡的免疫程序和办法。共同讨论一下有关此方面的一些问题,将有助于雏鸡ND首次免疫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N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流行的特点是:在未免疫鸡群中,感染ND后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获得免疫弱的鸡群中,发生ND后,病鸡呈非典型经过,即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8.
抗传染性囊病和新城疫双价高免蛋黄液的制作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度免疫蛋鸡1.鸡只的选择:挑选无蛋传递性疾病、健康的临开产或已开产的蛋鸡。2.鸡只的免疫过程:(1)第一次免疫:将 IBD(传染性囊病)油乳剂灭活疫苗与 ND(新城疫)油乳剂灭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鸡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联合高免卵黄抗体(NDV-HI效价1:640以上,IBDV琼扩效价1:80以上)肌注免疫,可抵抗ND或IBD强毒对1~2月龄雏鸡的攻击;饮水免疫效果不确实.体内抗体完全消失的鸡发生ND后,用卵黄抗体难以治愈,体内抗体未完全消失的鸡发生ND后,卵黄抗体的治愈率很高.临床应用总有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多种家禽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为了解重庆鸡ND的免疫状况及影响其流行的因素,本试验对2013~2015年间重庆地区33个区(县)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以各区(县)鸡的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进行危险性估计.结果表明,重庆地区2012~2015年4年间鸡ND的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总体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率标准,但全市鸡的ND免疫抗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重庆各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饲养条件的鸡ND免疫抗体合格率参差不齐,城郊及山区鸡ND感染流行的几率显著高于丘陵地区(OR分别为2.75和2.41)、散养户饲养鸡发生ND感染的可能性要大于规模场(OR=3.21),其地理区域和不同饲养条件因素与鸡发生ND呈强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江苏响水县某鸡场4588只37日龄AA商品肉鸡因新城疫免疫失败而发生严重疫情,应用鸡NDⅠ系、NDⅡ系、LasSta疫苗分别进行了气雾和肌注紧急接种免疫试验。试验分6组进行,另设空白对照组1个。用鸡NDⅠ系、NDⅡ系、LaSota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鸡的成活率分别为86.34%,76.98%和70.36%;肌注免疫鸡成活率分别为61.64%,57.19%和4946%;对照组成活率为4113%。采用NDI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的效果好于其它试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白细胞血象变化及新城疫(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分组对照和比较的方法,经白细胞分类计数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N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增效剂对不同时期鸡白细胞血象均有明显影响;对ND抗体效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不同免疫增效剂对鸡的免疫功能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鸡转移因子脂质体对新城疫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鸡转移因子脂质体(CTFL)对疫苗免疫的影响,试验采用微量血凝抑制方法测定新城疫(ND)抗体效价,并以生理盐水、空白脂质体和鸡转移因子(CTF)为对照,首先对试验鸡进行ND抗体效价的测定,然后接种新减支(ND-EDS-IB)灭活油乳剂三联苗,用药后隔日采血测定N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CTEL组的抗体效价与生理盐水组、空白脂质体组和CTF组相比均差异显著,并且从第22天开始CTFL组抗体水平一直高于其他各组。说明CTFL对新城疫免疫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两大疫病.据调查,两病的混合感染率可达70%~80%,混合感染的发病鸡群,病死率在80%以上.因此,IBD和ND的免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随着新城疫 (ND)免疫密度的提高 ,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而非典型新城疫 (CND)的发病率则上升 ,由于CND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导致误诊 ,延误处理时机 ,造成病原得不到及时清除 ,致使ND难以扑灭的严重后果。1 非典型ND发生特点1.1 流行特点CND主要发生于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 ,雏鸡易发 ,尤以 30~ 4 0日龄雏鸡更易发生。病鸡呈非典型经过 ,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ND。非典型ND病程持续时间长 ,期间鸡群中总有少数鸡不断地零星死亡。1.2 临床症状患病鸡主要表现为明…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ND-IBD)二联灭活苗对种母鸡的免疫效果。选用100d种母鸡50只,随机选择25只皮下注射ND-IBD二联灭活疫苗作为免疫组,对照组注射灭菌生理盐水;采集血清检测种母鸡及各批次雏鸡的ND和IBD抗体水平;最后对各批次雏鸡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1)免疫组种母鸡在100d免疫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后,产生了较高的ND和IBD抗体;(2)免疫组和对照组子代ND和IBD抗体水平在20d内呈下降趋势,免疫组免后20d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3)对照组和免疫组的子代ND和IBD抗体水平在四个时间段逐渐降低,另外,免疫组在种母鸡免后120d,其对应的子代ND和IBD抗体水平分别在第四批次15d和10d,仍然处于合格线之上。结论:种母鸡接种ND-IBD二联灭活苗之后产生了较高的ND和IBD抗体水平,种母鸡得到了很好的免疫,并且其免疫保护力能够持续120d,同时也可以提高子代的母源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选择24000只蛋用雏鸡,分4组进行田间免疫试验,每组设50只雏鸡作为对照,所肴雏鸡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在20日龄肌注鸡ND—IB二联苗时,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丸/只,对照组免疫时不投丸,分别在投丸前、投丸后15d和30d呆血测定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和IBD抗体阳性率。结果投丸前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及IBD抗体阳性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丸后15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1和1.3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30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2和1.2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分别减少鸡发病率和死亡率6.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表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增强蛋鸡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抗体水平,延长疫苗免疫保护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病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但鸡新城疫(ND)仍然是对养鸡业威胁最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对ND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免疫接种,但不同的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法产生的免疫效果不同,监测其血凝抑制抗体(HI)值可以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一、举例安徽某蛋鸡场ND的免疫及监测情况:测定1日龄雏鸡的ND母源抗体水平以决定其ND首免日龄(约7-14日龄),首免用LaSota苗稀释10倍滴鼻点眼各1滴,同时颈部皮下注射Intervet ND油苗0.25ml。其后的育雏育成期间每隔10-15天监测一次.根据HI值高低决定二免、三免时间等。在120日龄转群时腿肌注射Intervet ND油苗0.5ml.其后产蛋  相似文献   

20.
朱保林 《畜牧与兽医》1991,23(5):210-211
<正> 近几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商水县流行严重,在鸡群抽样检测感染率高达58%,鸡感染IBD病毒后,损坏免疫器官——法氏囊而导致鸡体免疫应答降低或消失,以致一些病的免疫失败,特别是对新城疫(ND)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发生IBD雏鸡群中,应用ND弱毒苗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时常发生ND,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防治ND,我们借鉴有些资料采用ND高免卵黄抗体对ND的防治,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