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苏联在60年代就进行了农田、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影响的研究[1],认为通风结构林带附近积雪较为均匀,11H(H=树高)处积雪比其它结构林带的要厚,即有效积雪距离长;营造3~5行,行距为2.5~2.7m,带间宽度为300~400m,疏透度为0.5~0.6的林带,不仅积雪厚度最大,而且在网格里呈均匀分布[2]。中亚林业研究所曾经在克日鲁马地区观测了草牧场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认为透风系数为0.20~0.45的草牧场防护林带,对积雪分布的作用最好[1]。1978~1983年,库尔斯克州水土保持试验站还观测了幼龄杨树(Populussp.)林带的积雪作用。认为2~3年生的幼龄杨树林带对…  相似文献   

2.
<正>枯落物层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森林地表的一个重要覆盖层和保护层,它对林地的土壤水热状况和林地水文生态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具有防止雨滴激溅土壤、维持土壤结构、拦蓄渗透降水、分散滞缓减少地表径流和覆盖地表减少表层土壤的水分蒸发等直接作用,而且还通过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性状及林木生长对森林水文发生间接影响(程积民,李香兰,1992;薛立等,2005)。甚至有人认为枯落物层在山地森林水文作用中具有头等的重  相似文献   

3.
<正> 林带具有积雪作用,早为人们所知,但定量研究尚不多见。1981年12月17、18两日,永定河下游农田防护林区普降大雪。据安次县气象站观测:降雪厚度7厘米,降水量7.6毫米,降雪时伴有4级北偏西风,吹雪现象明显。笔者为了解农田防护林的积雪作用,于20日进行了实地调查。一、调查点概况:调查点设在安次县旧州公社赵各庄村北,即该防护林区西北部边缘的第二网格的麦田内。该网格迎风面主带作为主测林带,树种为29年生旱柳,平均胸径35.3厘米,平  相似文献   

4.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森林的水分调节功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处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森林以独特的水文作用成9为山前平原及川区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典型山地森林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群落青海云杉林为例,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森林调节小气候的水文规律及功能,揭示了森林对降水的分配调节作用。森林通过林冠层截留降水使到达林内的降水量减少、强度降低、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减弱,避免林内发生地表径流引起水土流失;森林通过林冠层遮蔽减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林内土壤蒸发,保持林内湿度较高、土壤含有较多水分,为喜湿耐荫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阴湿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森林的蒸腾发散使同一高度林区上空的湿度比草地或裸地高,改变了局地大气环流,为降水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起到了增加林区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预计今年三月全区各地降水不多,四,五月份我区东部偏北地区(呼盟、兴安盟一带)及中西部偏南地区(伊盟、乌盟南部一带)降水略多于常年,其他地区降水为正常或稍偏少.第一场接墒雨约在五月中旬出现.目前呼盟及兴安盟北部积雪较深,去秋底墒较好。空气湿润度比去年将会增大,目前的积雪及春季雨雪较多(以降雪为主),虽对呼盟湿带三四月抑制火灾有一定作用,但随着四月下旬以后特别进入五月解冻以后  相似文献   

6.
荒漠地区影响牧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因而集聚、保存和合理使用水分是当前林学家们最主要的任务。正如调查所示,很多水分消耗在非生产性蒸发中。由于风大,水分不足和地表温度低等,这一复杂的生理过程。几乎在所有的造林改良土壤地区蒸发的水分都比降水多。试验工作是在东南克孜耳沙漠的中亚细亚林业科学研究所法里斯试验站进行的,那里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在有林带的牧场上研究蒸发量,也就是不受水的蓄藏量制约  相似文献   

7.
一、森林对水的作用: 近年来,水资源的确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河川泛滥所引起的洪灾也很严重。确保水资源及防止洪灾之道,除建设水库、堤坊、拦砂坝等工程外,须使上游水源地区的森林发挥其理水功能,至关重要。为使森林发挥功能,须先探讨其理水之内容与功能之程度。在降雨或降雪要汇成江河的过程中,森林所关联的作用有8项:1.由于林冠遮断雨雪,可减少到达地面的降水;2.使达到地面的降水,大量渗透于地层中;3.使未渗透的降水,于地面缓缓流出;4.经渗透到地里面的水,由根吸收而后使其蒸散;5.由于林冠的覆盖,抑制地表面的蒸发;6.使降雪的积雪方法改变;7.使积雪的融解方法改变;8.由于雾的凝结等,而促使雨量增加。上述8项作用,从单项而言,对于涵养水源与防  相似文献   

8.
我省地处祖国北方,冬季三、四个月之久,公路上的积雪厚度往往超过30公分,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形成冰,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 一、积雪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类叫做稳定积雪,又称自然降雪。是指大自然中降雪时没有风的吹动,雪本身降落在地面上所堆积,其厚度大致相等。这类雪由于厚度不大易清除,因此对公路的危害不算大,但由于雪的消融和复冻在地面上形成冰壳,会使行  相似文献   

9.
春季降雪对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降雪是土壤和河流水分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黑河上游的天涝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季一次降雪事件,对积雪厚度、积雪密度,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和降雪对青海云杉幼芽的冻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降雪量为16 mm,雪密度为1.52 g/cm^3,本次降雪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为1.61~4.62,幼芽的冻伤率高达60%以上。由此可知,青海云杉的截留能力较强,在大的降雪事件中可能会造成雪折,如果春节降雪发生的时间迟,对幼芽将造成严重冻害,由此抑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森林对降水和湿度起着调解作用,并能促进空气中的水分循环。树木根系盘结在土壤中,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起着重要作用。一、林冠截留林冠的截留是指雨滴被林冠枝叶阻截,并在林冠层蒸发掉。由于林冠截留作用减少了降落到地面的雨量,削弱雨滴对地的溅击及浸蚀能力,从而减缓了产生径流的过程。林冠截留是较复杂的自然物理过程,它  相似文献   

11.
在森林区域内,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和集水区径流5种类型水样的表现性状可以大致模拟大气降水对森林垂直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本文通过对2020年3月-10月期间鸡公山森林区域内的上述5种类型水样的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定位观测和对比,得到了该区域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值高于大气降水从而呈现正向效应,集水区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低于大气降水则呈反向效应的结论.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阐释了大气降水透过森林林冠层、林下枯落物层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森林水文的内在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方低山丘陵区油茶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土壤含水量影响油茶的挂果率、出油率,同时油茶的种植改变降水时空分配格局,对减少丘陵山区地表径流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以湖南省7年生不同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的地表径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林坡面径流量与降雨量变化一致,并且显著低于无林地坡面径流量,地表径流量表现为无林地2号油茶林1号油茶林。无林地坡面径流在150-43 000 ml之间,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在150-7 700 ml之间,油茶的种植能够减少坡面径流量,对水源涵养功能起到一定贡献作用;1号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小于2号油茶林的坡面径流量;油茶林坡面径流减少量占无林地径流量的60%~90%;油茶林水源涵养贡献率在0.02%~0.08%之间,并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油茶种植及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在径流林业中的应用王继林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应大力推广径流林业。有机硅在径流林业中,对减少地面无效蒸发,增加有效水分的供给,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机硅是一种新型集水防渗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在实用中,防渗能力强,集水效...  相似文献   

14.
森林水文作用是森林对自然界水分(包括其挟带物质)的各种效应,如影响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蓄水防洪、均匀供水、保持水土、固土防崩、防止水质污染等。关于森林水文作用的研究,世界上林业先进的国家,如奥地利、德、法、瑞士等国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日、美、苏等国始于二十世纪初。而中国始于1924—1926年,由前金陵大学罗德民(W.C.Lowdermilk)、李德毅等在山东、山西等地观测研究了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雨季径流和水土保持的效应。森林水文作用对于防汛抗洪减轻水灾,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水电、航运、旅游、饮水和淡水养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森林保持水土作用概述森林的保水作用,主要是由于森林能增大土壤的渗透能力和保持土壤中水分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森林可以减少地表迳流,缓和洪水流量,同时大量渗透水通过地层下渗,大部分变成地下水,增加地下水的流量,森林就是这样发挥防止洪水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能防止洪水,是由于林地渗透能力的增大、截留降水、蒸发、缓和地表流量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防止洪水灾害这一点上,我们希望能有这些作用尽可能大的森林,同时也希望由于树冠的截留,林地降水尽可能小.森林能涵养水源,是由于林地渗透能力的增大,缓和地表迳流,抑制林地表面蒸发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涵养水源这一点上,我们希望能有这些作用尽可能大的森林,同时,也希望森林的截留降水和蒸发作用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16.
1985~1987年,在广西龙桥林区,对杉木、马尾松人工纯林和柠檬桉与马尾松人工混交林,以及天然灌木草本群落4种不同植被类型对降水的截留、地表径流及调蓄功能等水文效益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降水的截留效果以马尾松林为最好,混交林次之,杉木林较差,在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层次,以乔木层的截留量占绝对优势;对减少地表径流和延缓洪峰的效果,以层次结构较为复杂的混交林最佳。在同一植被类型内部结构特征的诸因子中,活地被物层的总盖度和草本层的生物量,是影响地表径流的主导因子:植被土壤对降水的调蓄功能,以混交林为最好。其他3种植被类型差异不大。说明在山地防护林建设中,营造针阔叶混交林,使其形成复层林,并保护好灌木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对增强森林的调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降水条件下对退化人工梭梭林进行恢复试验研究发现,结皮处理可以增加林地水分入渗深度,降低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率,对退化梭梭有恢复作用。100%去除结皮、50%带状去除结皮和100%破碎结皮等3种改造措施中,土壤水分储存效果以100%去除结皮处理和50%带状去除结皮处理较好;结皮的存在易造成坡面径流,而结皮处理则阻止了坡面径流的产生,并增加了土壤水分入渗。降水量较小时,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降水量较大时,100%去除结皮和50%带状去除结皮处理水分入渗具有明显的加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阿什河源头水源涵养林在水分传输过程中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阿什河源头地表水来源过程中各环节(包括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水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树干径流的酸化最为明显,地表径流对林分水质酸化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大气降水经过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后,穿透水和树干径流的电导率、总溶解固体、K和Mg元素含量增加;穿透水7、8、9月Na元素含量都低于大气降水,为负淋溶;对穿透水、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而言,Zn元素含量在观测时间内变化趋势相同,都是6-9月逐渐降低;各月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Mn和Fe元素平均含量都高于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地表径流经过林地土壤层的深层交换和净化后汇集成溪水,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含量明显降低;溪水和河水中的Mg和Zn元素含量在观测时间内变化趋势一致,Mg元素含量变化都呈"W"形,Zn元素含量都是6月最高,9、10月份未检出;各月河水中总N、总P、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都高于溪水,且Na、Mg和Ca元素含量也都高于溪水;溪水综合评价结果属于Ⅱ类水体,河水综合评价结果属于Ⅳ类水体.  相似文献   

19.
森林的多种社会性、公益性生态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中森林涵养水源机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涵养水源机能,除了林冠截留降水,增加林内湿度及降水,进而减缓地表径流,提高降水的下渗率外,主要是通过森林土壤的粒间空隙贮存水分来实现的。然而,这种由土壤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对土壤水分因子影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宜川森林水文观测站10年长期定位监测资料,在对影响土壤水分的各单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土壤水分视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土层深度水分含量(y)与蒸腾强度(x1)、林地蒸发量(x2)、降水量(x3)、地表径流深(x4)的回归方程y=A+Bx1+Cx2+Dx3+Ex4,回归方程相关系数高,结果表明影响林地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是降水和林木蒸腾作用,其次为林地蒸发,影响最小的为地表径流。同时还对各因子间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为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