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禽生产中,疾病问题是困扰养禽业的重要因素。全国每年家禽的病死率高达10%以上,经济损失巨大。文山州年家禽饲养量达2000多万只,养禽生产是全州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流通的日趋活跃,加之群众的防疫观念较落后,防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迅速,养禽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重要传染病控制方面,尽管广泛应用了免疫效果优良的疫苗或新型疫苗,但仍时常发生禽类生长受阻、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导致大批禽只死亡或淘汰,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养禽业的发展,养禽大户、专业户不断出现。由于科学喂养,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鼠害严重,业已成灾,不仅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畜健康,也给养禽生产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切。笔者下乡调查期间,所到之处,均有谈及。有一户农民,养了100多只小鸡,一夜之间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群众养禽积极性空前高涨,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但是应该看到,养禽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家禽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直接影响着养禽事业的发展。一、当前禽病流行特点根据我公司今年在禽病防治技术咨询门诊服务中的初步调查统计,余姚等五个县市的455户养禽户有106800只家禽因患病死亡,群鸡的成活率只有79.5%,而农村家庭的散养鸡,其成活率更低,估计还不到50%。不少群众讲:“养了一大批,结果所剩无几”。而造成肉鸡(包括鸭鹅在内)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发展养禽或从事专业孵化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目前有的专业户由于本钱不足而采用煤油灯孵化法,或轻信某些无一定畜牧技术知识或实践经验、又不懂电器性能的人搞人工孵化或操作孵化设备,往往造成种蛋成批死亡,损失惨重。如某人弄了一部“孵化机”,搞了一年,结果平均每只母鸡  相似文献   

6.
1 原因分析1 1 人员素质差 很多办场人员缺少专业技术知识 ,饲养技术落后。据调查 ,目前 80 %以上的人员是农民和部分下岗工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没有经过养禽技术方面的正规培训 ,对养鸡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多 ,甚至一点也不懂。有一部分人也买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看 ,但也是似懂非懂。更有甚者 ,养鸡多年的养殖户总是循规蹈矩 ,不懂科学就认以前他养鸡的老路子 ,造成鸡群一批比一批死亡率高。总之 ,在饲养技术及管理上存有很大的欠缺 ,致使养鸡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水平较低 ,再加上有的办场者更换人员比较勤 ,技术培训跟不上 ,造成鸡病多…  相似文献   

7.
<正>规模化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和促进了养禽科学的发展。但在生产实践中,疾病问题仍十分突出。为了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障规模养殖业的顺利  相似文献   

8.
《湖北畜牧兽医》2008,(6):40-41
养禽生产中,给家禽打针是常事。但不少养禽户对药物性质不了解,打针部位选不准,方法不对,造成药液注入体内后又流出,打针部位发炎、肿胀,有时引起禽只瘫痪死亡等,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给家禽打针一定要注意以下7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资金周转快,是农民致富的一种好门路,因此肉鸡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肉鸡瘫痪不能站立的现象也比较多,成了一种常见病。它能使鸡只消瘦,体重减轻,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量明量下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越来越引起养禽专业户的重视。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门诊经验,总结归纳了引起鸡瘫痪疾病的原因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大陆养禽业的50年足迹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期间,大陆养鸡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全国养禽2.1亿只,年人均仅0.2只;到1980年总养禽数增长至9.4亿只,比1949年增了4倍,但由于人口也在成倍增长,从而人均年占有量仍不足1只,远低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给大陆养禽业的发展带来契机,由于政策、科技、投入等因素的支撑,20年来全国养禽总数,每年以3%-8%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大陆的养禽总数已达到76亿只,比建国初期增长了38倍,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近9倍,居世界首位。在…  相似文献   

11.
饲料袋本身无毒无菌,但如不注意袋子周转过程和购销环节上的消毒,必将引起后患。据了解,我县不少饲料厂为了方便养禽户购买饲料,在饲料袋使用上采取了二条措施。一以袋换袋,也就是养禽专业户购买饲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农区养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不利养猪或养猪微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农民养禽的积极性更高。农区除家庭传统散养一定数量的鸡鸭外,还出现许许多多养禽专业户、重点户,养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使得我国肉类和蛋类生产连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人均肉类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家禽生产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家禽存栏数:80年为9.4亿只,85年达19.8亿只;禽蛋产量:80年为250万吨,85年达534.7万吨,发展速度之快在畜牧业各畜种中遥遥领先。1986年因饲料价格上涨、流通渠道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家禽的年末存栏量为19.6亿只,比85年稍有减少,但禽蛋产量达555万吨,禽肉187.9万吨,分别比85年增长3.79和17.29%。近年养禽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对家禽产品实行放开搞活的政策,养禽生产本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比较易于成为广大农民,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实现发家致富的行业,在这些地区,中央和地方引进了很多当代商品鸡良种,建立  相似文献   

14.
“禽蛋生产滑坡及时策”一文,反映的问题,是我国当前养禽生产中的一个侧面。1989年,我国养禽生产,虽然遇到许多困难,但由于政府的重视及有关部门相互支持与配合,积极采取和完善了一系列稳定和鼓励发展家禽业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内部潜力,基本上保持了家禽业稳定的发展,家禽存栏量为22.1亿只,比年初仅下降2.2%;蛋类总产量达704.36万吨,完成计划的103.6%,比1988年增产8.9万吨,增长1.3%。但由于饲料紧缺,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禽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养禽积极性有不同程度下降,受冲击最木的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规模养禽生产。在当前养禽生产中,死亡率较高、产品流通不畅、价格尚未完全理顺等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家禽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早采取措施,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检查1999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时,对农村基层兽医防治禽病工作的部分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忧虑。1调查结果1.1农村禽病危害严重。近几年来,农村养禽发展迅速,尤其是养猪微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农民养禽的积极性更高。农村除家家传统散养一定数量的鸡鸭外,还出现许多养禽专业户,养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调查表明,目前有许多因素(尤禽病)制约农村养禽业的发展。饲养户普遍反映,养禽最为担心的就是禽发病。在调查的800户散养户和30户专业户中,1998年春季散养户自孵或购进鸡苗17 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的群众养禽积极性空前高涨,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1986年全省养禽量已达3亿7千万只。应该看到,在数量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省广大农村的养禽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庭院散养方式。许多养禽专业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及禽只成活率均较低,经济效益差。作者在深圳做过鸡病普查,所得到的资料表明:鸡场饲养的石岐杂等  相似文献   

17.
1散养禽的防疫现状分析1.1散养禽防疫意识薄弱(1)广种薄收、不计效益。养殖规模很小的散养户,春天抓回上百只鸡苗,秋后只剩下10~20只,有的户甚至1只不剩。对所养家禽从来不做防疫工作,认为防与不防都一样,防疫意识薄弱。(2)相信社会游医做防疫工作。近几年来,由于乡镇兽医站在许多地区的机构改革中被撤销或撤并,大批乡镇兽医沦为社会游医。他们往往用一些过期或失效的疫苗给农户的畜禽防疫,达不到防疫质量和效果。导致农民对防疫接种失去信心,也成为一些散养农户不愿意为所养家禽防疫的重要原因之一。1.2买回疫苗自己给家禽搞防疫(1)自充兽…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迅速,养禽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重要传染病控制方面,尽管广泛应用了免疫效果优良的疫苗,但仍时常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从而导致大批禽只死亡或淘汰,经济损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以及免疫抑制病的存在所导致。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迅速,养禽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重要传染病控制方面,尽管广泛应用了免疫效果优良的疫苗,但仍时常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从而导致大批禽只死亡或淘汰,经济损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以及免疫抑制病的存在所导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县边境地区涌现出许多小规模养禽户,这类养禽户每批养禽200~1500只,每年饲养3~6批,为丰富边境地区的肉品市场作出了贡献.他们许多人没有经过培训,仅凭经验或向亲友咨询就投资养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